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惠 《当代医学》2014,(24):67-68
目的 比较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7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在试验后第2d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患者的代谢当量,最大心率和运动时间。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显示患者的ST段压低出现时间越早,ST段压低幅度大,ST段持续时间长,其中重度狭窄分别为[(461.74±161.74)s、(3.11±0.97)mV、(655.98±199.49)s;轻度狭窄分别为:[(602.34±196.58)s、(2.17±1.21)mV、(507.47±188.9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慢性疾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其ST段压低出现时间早(456.65±133.48)s、持续时间更长(427.78±89.8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动平板试验可以对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患者是否有合并慢性疾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大的关系,有助于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活动平板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9%、特异性71%、准确性78.8%。这与文献报告的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相似,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相应心肌在活动平板试验中ST-T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出现越早,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越长,出现ST段异常的导联数目越多,常反映出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即活动平板试验强阳性,可反映出多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本组两支及三支病变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分别为93.3%和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98例胸痛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3.1%(49/59),特异性为69.2%(27/39),准确性为77.6%(76/98)。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运动中收缩期血压增量越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就越重。试验中ST段压低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出现ST段压低的导联数目越多,运动中最大心率越小,冠脉狭窄范围就越广泛。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初步估测冠脉狭窄程度及狭窄范围,不失为冠心病诊断中又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纳入年龄在60岁以上拟诊冠心病的老年女性116例,入选前除外心脏瓣膜病、左室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损害、心房颤动、束支阻滞、植入了起搏器及急性心肌梗死8周以内的患者。另外服用地高辛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者也除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入选病例全部行冠状动脉造影、且造影前或后1个月行活动平板试验,观察以直径法确定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对比。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预测值为80.2%,同时发现平板运动试验中, ST段压低出现越早、压低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压低的导联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p均<0.01)。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或病变较轻。结论:简便易行及无创的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并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5.
白桦  卢贺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03-1004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组与ST段压低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ST段抬高组与ST段压低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狭窄程度和血管受累支数有明显差异。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痉挛所致心肌局部缺血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明确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且造影前3个月内做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65例,冠状动脉造影用通用直径法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下移出现越早,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多为单支病变或者病变程度较轻;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80.5%,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63.7%,特异性为78.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者诊断冠心病意义大。上斜型压低准确性低.须行冠状动脉造影。活动平板试验阳性者中男性及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者冠心病发生率高于女性和不典型胸痛、胸闷者。活动平板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中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男性及有典型心绞痛者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运动试验各阳性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各种阳性指标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阳性的15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运动试验各种阳性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156例中ST段抬高组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阳性,ST段压低组116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4例,T波正常化组22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4例,心律失常组10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例。结论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能准确判定冠心病,T波正常化组与ST段压低组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间无差别,可以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新指标,心律失常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较低,注意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性不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在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者中选择资料完整的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心脏变时性不全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联系,并与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相比较。结果846例平板运动试验中有6例心脏变时性不全,并且冠状动脉造影均阳性。结论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性不全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并且较ST段压低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平板运动试验变时性不全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性不全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在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者中选择资料完整的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心脏变时性不全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联系,并与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相比较。结果846例平板运动试验中有6例心脏变时性不全,并且冠状动脉造影均阳性。结论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性不全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并且较ST段压低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1.
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柳  何国祥 《重庆医学》2003,32(2):206-207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范围与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患者447例,对其造影结果与造影前活动平板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拆。结果 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90.32%,特异度为19.64%;阳性预演值为65.12%,阴性预测值为55.00%。冠状动脉多支病变S—T段下移程度较革支病变严重,S—T段下移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运动负荷量较小;运动中、后S—T段缺血性下降>0.1mV的导联在Ⅱ、Ⅲ、avF、V4、V5、V6出现频率高。结论 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范围与程度真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但S—T段阳性出现的导联与冠状动脉分支病变无明显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华  温静  程翠玲  陈玉嘉 《北京医学》2005,27(7):417-4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左主干等同病变在运动中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的方法,对8例门诊疑诊冠心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1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为阳性.结果运动中及运动后即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6例出现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6例为V2~6导联、2例为V4~6导联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8例均有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不同程度的压低.CAG中2例为LM病变,6例为LAD和LCX近端病变(双支病变).结论运动中V2~6、Ⅱ、Ⅲ、aVF导联ST压低及aVR导联ST抬高是预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左主干等同病变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从我院387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中选取恢复期ST段压低者30例为Ⅰ组;选取我院体检或因其它疾病住院的老年人20例为Ⅱ组,按标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Ⅰ组冠状动脉病变25例,冠状动脉正常5例;Ⅱ组冠状动脉病变4例,冠状动脉正常16例。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76.2%,阳性预测率为80.3%。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传统的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340例,2周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者,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开始后的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增加量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逐渐增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运动15秒心率、第1分钟心率与ST段压低值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运动最大代谢当量与ST段压低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运动15秒心率及第1分钟心率增大可反映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作用。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5例中,运动试验阳性23例(真阳性),阴性12例(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51例中,运动试验阳性14例(假阳性),阴性37例(真阴性)。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7%,特异性为72.5%,准确性为69.8%。平板运动试验强阳性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81.3%。往往在低运动量时出现阳性改变者真阳性率高;运动量不足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结论: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时,应综合分析患者运动量的高低、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等,以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作用。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患者8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5例中,运动试验阳性23例(真阳性),阴性12例(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51例中,运动试验阳性14例(假阳性),阴性37例(真阴性)。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7%,特异性为72.5%,准确性为69.8%。平板运动试验强阳性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81.3%。往往在低运动量时出现阳性改变者真阳性率高;运动量不足易出现假阴性结果。结论: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时,应综合分析患者运动量的高低、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等,以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100例平板试验阳性患者造影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春霞  王鹏  张卉  陈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24-2825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及程度,对冠心病及可疑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患者100例与CAG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有典型的心绞痛,平板试验(TET)阳性与CAG阳性符合率较高;不典型的心绞痛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活动TET与CAG阳性符合率较低。运动试验阳性中,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CAG阳性率高;冠状动脉分支病变,运动试验中出现ST段压低持续时间长,导联数多,两者均多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运动试验中出现ST段下移的时间早,持续的时间长,与单纯性冠状动脉病变差异有显著的意义。结论TET阳性患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密切。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对7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0%,特异性75.0%,有效率79.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关;平板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唐胜惠  蒋翎 《广西医学》2009,31(4):554-555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31例具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患者,常规行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检查。结果静息心电图9例正常,22例有缺血性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31例均正常;31例心绞痛发作或运动时ST段压低;平板运动试验31例均阳性。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由于小冠状动脉扩张贮备降低或异常收缩而导致的心肌缺血。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无创性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对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剂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周内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统计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运动试验参数的关系。结果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79.6%,特异性80.3%,准确度80.0%。在运动时间、ST段下移幅度、出现时间及持续长短、峰心率方面,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综合多项参数分析可初步估测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