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温病的治法很多,目前常归纳为十法,各有其代表方剂及适应范围。以下只谈治疗中几个具体法、方的临证运用。一、辛凉解表法及桑菊饮银翘散的运用(一)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是“解表法”之一。它具有轻清透邪,祛邪外解的作用。吴鞠通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旨,在仔细研究叶天士经验的基础上,本初病宜“轻”的原则,又按病变轻重、依法定方,拟订了辛凉解表的轻、平、重三方。其中的轻剂是桑菊饮,为治风热兼  相似文献   

2.
辛凉解表法是温病初起治法,有必要追溯辛凉解表之古义以融会新知。通过分析古今外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可发现清代温病学家所言"辛凉解表"十分牵强,《内经》辛凉为运气之说,金元辛凉指辛温、寒凉并用,清代温病学家指轻清宣上之药为辛凉解表药,混淆药性以附会"首先犯肺"之说,刻意制造伤寒与温病的对立,瑕瑜互见。温病初起当随其病所清热,清上焦之药不当称"辛凉",辨明辛凉解表法可使我们不泥于温病学家一时之经验,灵活应对今日温病之时变。  相似文献   

3.
银翘散是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其透邪之力介于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之间,故称之为辛凉平剂。临床上多用该方治疗风热上犯之外感,但实践中,银翘散加减亦可治疗多种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4.
<正> 清·吴塘所撰《温病条辨》一书,提出三焦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今就辛凉轻剂桑菊饮(简称轻剂),辛凉平剂银翘散(简称平剂),辛凉重剂白虎汤(简称重剂),在其方剂组成、煎服法、临床运用三个方面试加剖析,从而探讨吴氏“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的含义。一、方剂组成,轻清突出“辛凉三剂”皆治上焦温病。上焦温病主要表现为肺、心二经的病变。邪在肺卫可  相似文献   

5.
清代温病大师吴瑭 (字鞠通 )擅用辛味药。据统计 ,其所著《温病条辨》总载方 2 0 0余首 ,而用辛味药的者竟达百余首 ,其中以苦、辛并用最多 ,中焦及湿温病证应用较为广。兹就其应用特点浅探如下。1 辛凉轻宣以透表对温病初起病邪在表 ,内应于肺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一系列肺卫表证 ,吴氏宗《内经》“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的原则 ,并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之经验 ,提出“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的治疗细则 ,以揭示临床选用药物应注重以辛凉轻宣之品为主 ,充分体现出轻巧灵活、宣举上焦之特点。其代表方如桑菊饮、银翘散。桑菊饮以…  相似文献   

6.
银翘散加减在儿科的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为治疗‘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为温病名家吴瑭所创立,本方属于“辛凉平剂”,用治“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因认为其有辛凉疏风清热之功,后人以之治疗温病初起,热郁肺胃  相似文献   

7.
各论第一章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肺卫见症:发病初起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浮等见症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吴鞠通提出的治疗上焦心肺病变的治疗原则,采取以轻清宣透之品清宣肺卫之邪的治疗方法。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方剂,因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  相似文献   

8.
温病初起治疗用药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病初起的治疗用药从传统用药、应用苦寒药及清热解毒药配伍辛凉解表药、辛温解表药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温病初起除可应用辛凉解表药以外 ,还可应用辛温解表等温性药物 ,尤其是辛温解表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治疗温病高热不退经临床验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6 关于“辛凉三剂”的划分标准问题所谓“辛凉三剂”,是指《温病条辨》治疗上焦太阴温病的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而言,原文对轻、平、重剂的解释语焉不详,教材则在“风温”章对辛凉轻、平剂作了如下说明:“本方(指桑菊饮)与银翘散俱为辛凉解表方剂,均可运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  相似文献   

10.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在卫分之证。方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辛凉质轻之品,疏散风热,宣透肺络之邪,正符合吴鞠通所说:“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且方中药量较轻,解表之力较弱,故称辛凉轻剂。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邪留肺卫之证。  相似文献   

11.
临床解惑     
治风热方中是否可加温热药味,治风寒方中是否可加寒凉药味?答:风热证初起当选辛凉解表剂,风寒证初起当选辛温解表剂。无论辛凉解表或辛温发汗,都是指方剂而非药物的性味和功能而言。以方剂作为治疗的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种辛凉解表法概念、内涵及方药特点的分析,明确温病辛凉解表法所言之表实为上焦、肺卫及其所连属清窍部分;伤寒辛凉解表法所言之表实为三阳之表.针对病位在肺系卫分或清窍,辛凉透表以散热,病位在上焦及肺脏气分,清化凉解以泄热;针对伤寒化热后寒热轻重的不同,寒重热轻则重用辛温,热重寒轻则重用苦寒.阐释了2种辛凉解表法的用药...  相似文献   

13.
浅谈《温病条辨》之用辛凉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病条辨》中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即谓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先病始于太阴肺经。故治肺乃为首。肺主皮毛、司呼吸,为气之主。其病则为卫分表证,或为肺经本脏病。临床上的表现,往往有以卫分表证为主,或以肺气不宣为主,或以肺热津伤为主等不同类型。温病初起,邪犯肺卫,肺是初起阶段的病变重心,以及这时温热之邪最易逆传心包,根据这一特点,吴鞠通确立病位在上焦心肺当用轻清之品,以宣肺达邪,透热外出的治疗措施,并将其概括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据此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以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3方治之。他破旧俗,创立新学说,对温病的认识和推动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温病条辨》是祖国医学论洽外感温热病的专著,今已被誉为经典著作之一。仅就书中辛凉平、轻、  相似文献   

14.
<正> 5.银翘散类方鉴别运用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和喻嘉言芳香逐秽法,叶天士辛凉清上法,由东垣清心凉膈散去黄芩,加银花、荆芥、牛蒡子组成。其方辛凉轻清,药性平稳,为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剂,故吴氏称本方为辛凉平剂,“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素为临床医家所常用。银翘散自吴鞠通创制以来,后世治疗风温、温热,以及某些杂病属于邪在卫分、上焦,治当辛凉清解者,其所用方剂多从银翘散化裁而来,且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银翘散类方。这类方剂从源流关系来谈,大致是:由清  相似文献   

15.
治疗温病运用大量苦寒药是目前临床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苦寒清热用治温病 ,本属正治 ,但必须掌握时机 ,适时适量运用 ,否则易致失误。鉴于目前在临床中屡见温病初起时滥用苦寒药 ,忽视辨证论治 ,导致临证失误的情况 ,笔者特撰本文 ,旨在提醒医者正确运用治疗温病以苦寒清热为主的治则。1 古今温病临证失误概述回顾温病学的发展、形成过程 ,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 :仲景时代至金元以前 ,由于临床实践不足 ,人们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仅立足于“寒邪” ,未能认识到外感“温邪”是致温之因 ,故遇到温病时 ,习惯于沿用《伤寒论》之方统治一切外感热…  相似文献   

16.
轻剂是方剂中"十剂"之一,即使用轻清升散的药物为主,以治疗上焦或体表病证的方剂。当今中医处方多见重剂、大方,轻剂逐渐为人所忽视,尉中民善于运用轻剂治疗临床诸证,如以清扬疏散去上焦实邪,治用辛凉佐以苦甘,散上焦风邪,常用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属;轻苦流动以疏中焦郁滞,治用芳香佐以辛凉,疏中焦湿邪,多用藿香、佩兰、白蔻仁属,或疏脾胃湿热,少用知母、黄柏、滑石属;轻捷扶正以祛虚人之邪,治用甘温佐以辛凉,健脾胃虚弱,酌用党参、黄芪、升麻、柴胡之品。  相似文献   

17.
小儿用药特点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欣 《陕西中医》2003,24(6):573-573
1 治外感用药轻灵 寒温并用 小儿肌肤薄弱 ,“肺常不足”,卫外功能较差 ,寒温不能自调 ,易为外邪所侵而患外感病。外邪初犯 ,出现表证 ,解表法为其主要治法。但由于小儿为“稚阴”“纯阳”之体 ,常表现“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故小儿外感单纯风寒或风热比较少见 ,一经感冒 ,易寒从热化 ,或热为寒闭 ,形成寒热夹杂之证。单用辛凉 ,往往汗出不透 ;单用辛温 ,又往往汗出而热不解。因此应采用辛温辛凉并用 ,风寒风热两解。在具体应用药物时 ,应权衡轻重 ,灵活掌握。若外感风热或热为寒闭 ,寒从热化 ,热重于寒者 ,治以辛凉为主 ,佐以辛温。可…  相似文献   

18.
李跃进 《河北中医》1990,12(2):11-12
升降散载于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由蝉退、僵蚕、姜黄、大黄、蜜黄酒组成。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热性病,可谓得心应手,兹论述于下。一、寒温权变治外感以本方为基本方根据感寒感温之异,随证选用辛温、辛凉解表药治疗风热外感或风寒外感,多可取得“一剂知,二剂已”的疗效。案1 耿某,男,35岁。1988年11月4日初诊。感冒发热已10天,已不恶寒,体温39.8℃,咽干痛,口渴,苔薄黄,质红,脉浮  相似文献   

19.
清代温病大师吴瑭(字鞠通)擅用辛味药。据统计,其所著《温病条辨》总载方二百余首,而用辛味药者竟达百余首,其中以苦、辛并用最多,中焦及湿湿病证应用为广。兹就其应用特点浅探如次。1 辛凉轻宣以透表 对温病初起病邪在表、内应于肺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一系列肺卫表证,吴氏宗《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的基本原则,并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之经验,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辛凉解表是温病学派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实效。然而 ,明清温病学说成熟之前 ,人们受广义伤寒学说的影响 ,普遍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即用经方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广义伤寒的太阳表证。而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用之不当 ,则易变成坏病 ,形成弊端。所以 ,历代医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 ,逐渐认识了辛凉解表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既发展了外感热病学说 ,又丰富了外感热病表证的治疗方法。1 仲景之前无辛凉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