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人女 28岁病历号10026 1990年5月10日因症就诊诊为浸润型肺结核,予以EMB、INH、SM治疗。用药当天出现上腹不适、肠蠕动增强,大便不成形,日1~2次,持续1周后又出现恶心、呕吐,日1~3次,为少量胃内容物,且腹泻加重,粘液稀便,日6~7次,大便常规检查未见红、白细胞及其它异常。予以复方新诺明、胃复安、维生素B_6治疗,症状无缓解,呕吐、腹泻增重,乃医嘱停服INH、 相似文献
2.
3.
4.
患者男,因结核性脑膜炎于1993年12月19日入院。链霉素皮试阴性后予以HRES方案治疗。用药1个月后出现皮肤瘙痒、散在红色斑丘疹,考虑为药物疹,予扑尔敏、赛庚啶口服。1周后瘙痒加重,皮疹增多,且融合致皮肤鲜红、肿胀,伴渗液,面部水肿明显。体温达40℃,血常规正常。停用抗痨药,予以葡萄糖酸钙静注,氟美松、维生素C、先锋霉素静滴。1周后体温复常,浮肿消退,面部及周身大量斑片状鳞屑脱落,手足部皮肤呈手套、袜套状脱落。历时约2周,病情稳定。为继续抗痨治疗及寻找过敏原,于1994年2月25日始先后试用异菸肼(H)和链霉素(S)各3天,均无不良反应。第7天用利福平(R)0.45g/d,次日复现皮肤瘙痒、皮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女,27岁,因“午后低热伴右侧呼吸性胸痛20天”入院,患者午后低热,在38℃以下,伴夜间盗汗,右胸咳嗽时胸痛明显,轻度胸闷,无咳血,院外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查体:T:37.5℃,BP:115/70mmHg,神清,呼吸平稳,皮肤黏膜无出血及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中下肺野叩浊,呼吸音减低,胸膜摩擦音(-),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率72次/min,律齐,无杂音,血常规WBC:5.4×10^9/L,血沉:65mm/h,PPD++,胸水常规示渗出液,胸水TB-DNA(+);诊断为“右侧结核性胸腔积液”;予以“异烟肼0.3,1次/d,利福平0.45,1次/d,乙胺丁醇0.75,1次/d”联合抗痨,患者服药当天2小时后出现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6.
病人女 29岁患肺结核5年,曾用R、H、S、Z等治疗未愈。于1991年2月20日因咳喘20天入院。入院后用利福喷丁0045,周2次,H0.3、S0.75日1次。必嗽平16mg日3次口服。入院后1月体温正常、咳喘症状缓解。3月19日停S,加E0.75,日1次。用药第4天(3月23日),病人体温 相似文献
7.
8.
病人女 50岁 1年前开始间断低热、咳嗽、盗汗,在农村服中药治疗效不佳,7天前拍胸片诊为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自用H0.1、E0.75(河南医药工业公司新星制药厂生产,批号900701),日3次口服。3天后出现两手不自主震颤、烦躁、言语不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胸痛1月就诊本院,胸片示:Ⅲ 上中下/上中下(渗出)。予链霉素1克、异烟肼0.3克、利福平0.45克、吡嗪酰胺1.5克,每日一次抗痨,3周后症状逐渐缓解。3个月后停链霉素,改用乙胺丁醇0.75克每日一次,服药10天下唇出现溃疡,查见下唇有3个大小不等溃疡面,最大者约0.6cm×0.8cm,予多种维生素、息斯敏、病毒灵等口服,溃疡面涂2%碘甘油,溃疡无好转,考虑为乙胺丁醇所致,停服乙胺丁醇,未再做其他处理,1周后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1岁。因低热伴咳嗽、咳痰20 d,于2004年3月24日至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结防所就诊,经拍X线胸片、痰查抗酸杆菌诊断为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涂(+),初治。给予异烟肼0·31次/d口服,利福平0.45,1次/d口服,乙胺丁醇0·75,1次/d口服,吡嗪酰胺1.5,1次/d口服,肌苷片0.4,3次/d口服及对症治疗20余天,咳嗽、咳痰明显缓解,但四肢肘膝关节下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瘙痒,无其他不适,故未予诊治,继续服药。斑丘疹渐增多,融合成片,至7 d后,全身均可见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且出现水肿,局部因搔抓而破溃,呼吸急促。故去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剥脱性皮炎,考虑为抗结核药过敏所致,故停用所有抗结核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0余天,症状好转后转我所住院治疗。入院时仍偶咳嗽,咳痰,无发热。查:T:36.8℃P:20次/min BP:110/80 mm-Hg。两上肺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无异常。X线胸片示:双上肺可见点片状密度不均影,痰涂片(+),其他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当时考虑几种抗结核药均有可能致过敏反应,但利福平过敏反应更常见,故慎重使用。首先试用异烟肼,第1日0.1 g,无异...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 68岁 1991年2月24日因肺结核咯血就诊。患肺结核3年,曾用含S、R、H方案治疗3个月,后间断用H至今。此次就诊予以H0.3、R0.45、Z1.5、E0.75,每日1次治疗,用药1次后即出现四肢痉挛,急来求诊。检查:四肢、躯干满布玫 相似文献
12.
病人女 32岁住院号7270 因间断小量咯血9天,于1987年8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双侧浸润型肺结核,痰集菌( ),予以每日1次 INH0.3、RFP0.45口服。SM0.75肌注。治疗第41天,即9月13日。病人觉头晕、口周麻木而停用 SM,改口服EMB0.75,每日1次。第3天全身皮肤搔痒并灼热感,体温上升至38.7℃,第4天出现全身麻疹样及猩红热样红斑,颜面及眼睑浮肿,不能睁眼,继而全身泛发性红色丘疹,融合成片,颈、腋窝、眼睑皱襞处 相似文献
13.
病人女 69岁于1991年1月18日因咳嗽、咯痰、发烧1周来我科门诊。曾抗炎治疗2周无效,痰查抗酸杆菌(—)。根据胸片确诊右肺浸润型肺结核。经含SHR方案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后改用HRE治疗,3天后,感全身皮肤搔痒、色红、脱屑,尤以皮肤皱折处明显,且有少许糜烂。乃停药1周辅以抗过敏治疗,2周后,皮肤过敏反应消失,恢复正常。再次予以HR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病人男 35岁 1982年7月11日,因咳嗽咯痰、午后潮热盗汗、胸痛等不适就诊。诊为右上肺结核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SHP并青霉素、氢化考的松等抗炎治疗,3月后复查病变吸收好转,改用H0.4、R0.15、E0.75治疗。用药后第3个月右颈部及右上肢桡骨外侧皮肤开始发痒,并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17岁,因咳嗽、咳痰、右侧胸痛1个月余,痰带血少许3天,于2003年6月3日来我所就诊,经摄胸片,三次痰检阴性,PPD检测20mm×20mm,结核抗体阳性,被确诊为右肺中、下野浸润型肺结核病,化验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2003年6月7日开始给予2HRZE/4HR(H0.3g,R0.45g,Z1.25g,E0.75g)每日清晨空腹顿服,患者服药第14天即出现全身水肿,睑面部尤甚,嘱病人立即停用四联口服抗痨药,并给予双氢克尿塞25mg,3次/日,强的松10mg,3次/日,扑尔敏4mg,3次/日,第二天水肿就开始消退,复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10天后为了筛出导致全身水肿的药物,经病人同意,采用了再次药物攻击法,第1天先用H0.3g1次/日,第三天加上RFP0.45g1次/日,第六天加上吡嗪酰胺1.25g1次/日,第九天加上EMB0.75g1次/日,第十天就出现全身水肿伴有骚痒,即停用EMB,而继用其它三种药治疗,至今未再出现全身水肿,这说明全身水肿是EMB所致.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 60岁因咳嗽、盗汗、无力于1990年5月5日来诊。检查:T37.2℃,P70、R20、BP20/11.7kPa。胸片示两肺浸润型肺结核痰涂片抗酸菌(+++)。以H0.3、R0.45、E0.75,日1次顿服,S0.5,日2次。2月后感四肢麻木,全身搔痒、有麻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1岁。因低热伴咳嗽、咳痰20 d,于2004年3月24日至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结防所就诊,经拍X线胸片、痰查抗酸杆菌诊断为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涂(+),初治。给予异烟肼0.31次/d口服,利福平0.45,1次/d口服,乙胺丁醇0.75,1次/d口服,吡嗪酰胺1.5,1次/d口服,肌苷片0.4,3次/d口服及对症治疗20余天,咳嗽、咳痰明显缓解,但四肢肘膝关节下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瘙痒,无其他不适,故未予诊治,继续服药。斑丘疹渐增多,融合成片,至7 d后,全身均可见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且出现水肿,局部因搔抓而破溃,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 41岁 1986年1月就诊本所,系复治排菌肺结核,给予3HRZ/9HR方案治疗。同年10月,因疗效不佳,加服E0.75,1/日。10天后出现声嘶、咽干,嘱停E并对症处理,声嘶好转。1987年2月,又自行加服E0.75 1/日,1周后声嘶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