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微柱凝胶法(MGT)与凝聚胺法(MPT)交叉配血的结果,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急诊配血用凝聚胺法,其他配血用微柱凝胶法,发现阳性结果的标本同时用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进行比较.[结果]凝聚胺法耗时约10min,共发现49例阳性标本,微柱凝胶法耗时约30 min,共发现86例阳性标本.微柱凝胶法的假阳性比凝聚胺法高.[结论]微柱凝胶法较敏感,能提高不完全抗体检出率,但耗时长,不适合急诊配血;凝聚胺法简便、快速,假阳性较少,适合急诊配血,但有可能导致抗体漏检.工作中发现交叉配血不合时,最好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便正确区分阳性的真假性.  相似文献   

2.
微柱凝胶卡配血法与凝聚胺配血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法和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工作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微柱凝胶卡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17例,交叉配血不合者51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14例,交叉配血不合49例。微柱凝胶卡法,不受非特异性因素及温度等的影响,但脂血及高纤维蛋白原血清对试验干扰明显。结论提倡推广微柱凝胶卡法,应将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以利于临床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交叉配血中运用微柱凝胶法(MGP)和凝聚胺法(MP7)的优缺点,最大限度的降低输血反应。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1183例运用微柱凝胶法配血,927例运用凝聚胺法配血,410例运用盐水法配血,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通过比较,微柱凝胶法的主次侧阳性、总阳性以及假阳性例数均比凝聚胺法高,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分别为:微柱凝胶法需30min,凝聚胺法需10min;两种方法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比凝聚胺法敏感,能够将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提高;凝聚胺法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但是容易出现抗体漏检的现象,主要适合用于急诊配血。如运用一种方法出现配血不合现象,应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对凝聚胺试验(MPT)交叉配血阳性标本及MPT法阴性但疑有抗体存在的标本,再用微柱凝胶技术(MGT)进一步检查,进行配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输血是某些疾病的特殊治疗方式,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经常需要反复多次输血。交叉配血是输血前必须进行的工作,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有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现以某医院262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对象,用这2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比较这2种方法的临床效果。1对象与方法 (1)对象:某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262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对配血结果呈特异性凝集的阳性标本进一步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再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1 051例配血标本中,交叉配血阳性结果有27例,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检出抗-E 3例,抗-c 1例,抗-cE 1例,抗-M 1例,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其余21例为非特异性抗体或自身抗体。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是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最新方法,应该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三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方法学应用。方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4839例患者用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对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阳性标本及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阴性但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有抗体存在的标本,再用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复查对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做的交叉配血中,发现有4例患者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盐水介质法未查出不规则抗体,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则能同时检测出这4例患者。结论盐水介质法敏感性较差,后两种方法相比较检测不完全抗体的特异性基本一致,凝聚胺法的敏感性略高于微柱凝胶法。  相似文献   

8.
微柱凝胶法在血小板交叉配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采血小板现在已普及应用 ,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在临床长期输注血小板过程中经常遇到无效的情况 ,原因主要是由于免疫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血小板抗原结构复杂 ,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寻找合适的输血者 ,避免出现输注无效情况出现 ,是临床输血尤其是血小板交叉配型中需解决的问题[1 ] 。我们采用微柱凝胶法对 5 7例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了血小板同种抗体筛检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1~ 2 0 0 2年本院申请输注血小板的患者 5 7例。其中 5例有多次输血史 ,输注血小板效果欠佳 ,统计输注前和输…  相似文献   

9.
朱莉  扎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19+1921
[目的]探讨导致交叉配血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9例交叉配血失败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通过增加聚凝胺,抗人球蛋白实验,菠萝酶实验,吸收放散实验和稀有抗体筛查。[结果]31例在增加聚凝胺后配血成功,13例是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1例冷凝集实验阳性。[结论]血液标本中含有肝素,肺炎支原体抗体,抗人球蛋白抗体等均会导致交叉配血失败。工作中一定要与临床联系,尽可能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0.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的必检项目,是确保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因此,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受血者的生命安危。传统的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采用盐水介质法,其敏感度不够。因此,我们引进了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该法在一张板卡上可以同时进行正反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11.
杨小强 《现代医院》2007,7(6):72-72
目的观察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方法95例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94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观察输注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输注后1h和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95例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后1h计数(12.57±4.99)×109/L,24h计数(28.18±11.33)×109/L;94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后1h计数(12.32±5.01)×109/L,24h计数(29.38±13.34)×109/L。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H1、H3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技术,并与单熏PCR技术进行比较与应用. [方法]根据H1、H3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在快速检测中与单重PCR进行比较与应用. [结果]该多重PCR技术能在4 h内同时检测3种型别的流感病毒,时间短于单重PCR技术,特异性和灵敏度相似.[结论]本研究建立多重PCR技术可以准确检测流感病毒,不仅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且可以得到快速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的效果与差异.方法 50例观察组为真空采血器采血组、50例对照组为注射器采血组 ,观察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及疼痛感.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时间短、采血中不适感轻. 结论使用真空采血管及与之相配套的双向采血针,在临床采血中效果优于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5,(6):139-140
目的建立输血科取血凭证管理系统,增强输血科管理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建立输血科取血凭证管理系统,实施动态数据刷新和取血凭证的保存及打印。结果使用该系统后,不必手写取血凭证,且该凭证不易被篡改敏感项目信息及时间,提高该凭证的可靠性。结论通过数字化模式来替代原有的纸质模式是大势所趋,Query作为Excel与LIS之间的桥梁,解决了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为财务部门审核取血过程中产生的车费等额外费用报销提供可靠依据,为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规范实验室文档资料的规范管理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把气体传感器技术引入血液中酒精浓度测定中,从而为血液酒精浓度的测定探索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准确度实验、精密度实验、干扰实验、最低检出限实验、样品的稳定性实验的验证,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稳定性实验显示,4℃冰箱下可保存3 d。与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两方法均值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标回收率实验,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是101.9%、101.1%、100.6%。重现性实验,高中低3种浓度相对标准差为1.7%~4.1%。浓度在0~1.58 m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 mg/ml(分析时取0.5 ml血液)。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氯化钠、糖、钙、镁、锌、铜等物质对本实验无干扰。[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能进行实时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而成本又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技术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的优缺点,为实验室选用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分别进行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方法比较)和干扰五项试验,并对上述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作出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肌酐的精密度均达到美国CLIA′88的规定,准确性均符合要求,而且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85),但是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比较,线性范围宽9倍,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抗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干扰能力均较强。结论用酶法试剂盒测定血清肌酐是继苦味酸速率法后方法学上的又一大进步,而且不存在比色杯污染问题,但相对价格较高,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就放射性从业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的培养、制备,关键环节中的研究、体会与同行进行分享和交流。[方法]通过长期对微量全血培养方法的摸索;进而得出染色体制备过程的体会与应用。[结果]试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改良,使以前单瓶的染色体回收率30%~40%提高到现在80%~90%,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外周血中染色体的回收率,进而获得了更好、更多的染色体分裂象。[结论]对接触放射性职业工作者,所受放射损伤人员的外周血染色体检测,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