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即刻效应的主客观指标。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中风病手痉挛患者,选取时间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病例数共计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普通针刺法,观察组接受抗痉挛针法治疗。2组患者均观察针刺后的即时效果,分析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Asworth评级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方面,治疗前2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Asworth评级及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痉挛针刺法对手痉挛的即时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9例)和对照组(1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合谷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针刺承山穴治疗,疗程为3d,分别对疼痛分级及镇痛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d拔针前显效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显效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治疗牙痛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刺内关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手痉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脑卒中并手部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单纯采用以Bobath手法为主,配合OT训练及上肢功能训练;针刺加康复组采用针灸针垂直刺入内关穴.得气后,提插捻转,捻针频率为60 /min,提插幅度为10 mm,每次操作30 min,每天2次,与康复训练配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修订的Ashworth 分级和FMA手功能评价.结果 Ashworth 分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经Ridit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P〈0.05).FMA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针刺加康复组改善程度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 针刺内关穴与康复训练结合可有效缓解手部痉挛性程度,改善手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刺四渎穴、合谷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6例中风后手指拘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针刺四渎穴、合谷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手指痉挛分级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手功能评定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四渎穴、合谷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的疗效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能较好地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所致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椎小关节错位所致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针刺组20例和手法组1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手法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胸背疼痛指数低于针刺组和手法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针刺组为75.0%,手法组为78.9%,治疗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手法组(均P〈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是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所致胃脘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魏氏伤科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汕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并采用手法治疗的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魏氏伤科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每周3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84/93),对照组为75.58%(65/86),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屈、右屈等颈椎活动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通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魏氏伤科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手法针刺通里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阳中隐阴组、阴中隐阳组和烧山火组,每组各35例,3组患者均接受语言康复训练,阳中隐阴组给予阳中隐阴针刺手法治疗、阴中隐阳组给予阴中隐阳针刺手法治疗,烧山火组给予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3组患者均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价神经功能,并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1)阳中隐阴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阴中隐阳组为71.43%(25/35),烧山火组为74.29%(26/35)。阳中隐阴组疗效明显优于阴中隐阳组与烧山火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NIHSS、mRS、CFCP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阳中隐阴组在改善NIHSS、mRS、CFC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阴中隐阳组与烧山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通里穴呈现虚损状态,阳中隐阴针刺手法刺激通里穴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推针手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指过屈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取合谷、后溪、外关。推针手法组42例,针刺得气后施以推针手法,带力向下插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重插轻提,留针30分钟;常规针刺组38例,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和掌指关节活动度为指标,对2组患者治疗30天、6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推针手法组的总有效率81.0%,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7.9%(P〈0.05);推针手法组治疗后痉挛程度和掌指关节活动度变化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推针手法治疗中风后指过屈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宇飚  李志远  俞火木 《光明中医》2014,29(11):2479-248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2~7岁具有站立(扶站或独站)功能但不能独立行走的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和单纯康复组,每组20例。针刺康复组及单纯康复组均接受以综合康复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均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连续治疗半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采用GMFM-88中的D区(站立)及E区(走、跑、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结果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效,前者优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透刺法和阳明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予以拮抗肌透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阳明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痉挛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拮抗肌透刺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疗效优于阳明经针刺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筋推拿手法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筋推拿手法,对照组30例予以针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后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推拿手法及针刺疗法均能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但经筋推拿手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平衡能力、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的3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组。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 mg,每天1次,4周后改为预防剂量50 mg)治疗。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按照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分期取穴)结合康复训练,常规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组中软瘫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测定3组血清irisin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平衡功能(FM-B)、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NIHSS、FM-B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risin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4、6、8周血清irisin水平、FM-B评分升高(P<0.01),NIHSS评分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针刺联合火罐治疗军事训练所致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组内区分急性期与慢性期。两组均行针刺、火罐治疗,但针刺委中时手法不同,观察组予平刺,行提插泻法,不留针,对照组施以直刺,得气后留针20 min。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第3次、第6次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首次、第3次、第6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不同分期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首次、第3次、第6次治疗后,观察组急性期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急性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期患者首次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慢性期患者(P<0.05),而第3次、第6次治疗前的得分即低于对照组(P<0.05),故治疗后未行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火罐治疗军事训练致腰肌劳损可以有效缓解腰痛,且疗效与针刺手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手痉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内关穴不同针刺手法治疗中风患者手部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36例)、慢速捻针组(34例)、快速捻针组(30例)、单纯提插组(35例)和提插捻转组(37例)。均取内关穴,每天针刺2次,每次5分钟,并配合康复训练。以修订的Ashworth量表和Fugl—Meyer(FMA)手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手痉挛即刻有效率和治疗8周后有效率单纯针刺组分别为66.7%、55.6%,慢速捻针组为82.4%、85.3%,快速捻针组为96.7%、90.0%,单纯提插组为80.0%、82.9%,提插捻转组为94.6%、91.9%,快速捻针组与提插捻转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P〈0.01)。治疗后Ashworth量表分级和FMA评分提插捻转组、快速捻针组均优于其余3组(P〈0.05,P〈0.01),且提插捻针组和快速捻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有非常肯定的即刻效应,提插捻转手法与快速捻转手法对痉挛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针刺脑清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患儿随机分为脑清穴组74例与常规针刺组72例,在基础治疗(头针治疗、运动疗法)基础上,脑清穴组针刺脑清穴,常规针刺组针刺解溪、阳陵泉、三阴交.两组针刺治疗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5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CSS)、Gesell智力测试量表进行康复评定,并于第1次针刺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足背屈角测量及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以评定两组治疗方法的即时效应.结果:脑清穴组足背屈角测量、综合痉挛量表评分即时效应及3个疗程后效应均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3个疗程后脑清穴组Gesell智力测试社会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而大动作、精细运动及语言发育商与常规针刺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针刺脑清穴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促进其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9例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取患侧颊车、地仓、攒竹、迎香、承桨、牵正、风池,治疗组加健侧合谷穴,针刺。结果:痊愈率治疗组91.43%、对照组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对周围性面瘫有明显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静  李蕾  韦玲  梁雪玲  张捷 《中医药研究》2011,(11):1402-1403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4例)和针刺组(16例),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分别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对照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后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SI评分亦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腰突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腰突症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50例、对照组(针刺、手法治疗)40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15.58±7.11)d,对照组(22.15±7.76)d,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腰突症疗效较好,并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加特定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采用针刺、TDP加特定手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2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TDP加特定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双合谷穴配面部浅刺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双合谷穴配面部浅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急性期采用针刺双合谷穴,1周后配面部浅刺治疗;对照组30例,急性期采用针刺对侧合谷穴,1周后配合面部浅刺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25例痊愈,对照组17例痊愈;4周后,治疗组30例痊愈,对照组23例痊愈。结论:针刺双合谷穴配面部浅刺治疗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