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腰部拔伸按压手法时腰椎内部结构变化。方法:使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多节段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模拟拔伸按压手法的条件。结果:在拔伸按压状态下,腰椎前屈30°椎间盘组织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变化最明显,提示在设定的条件下手法治疗腰椎疾患是安全的。结论: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各种腰部拔伸按压手法的状态,并可以得到与生物力学实验基本一致的结果,为研究腰部拔伸按压手法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的作用机理,为手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应用模拟杠杆定位手法建立生物力学建模,用CT对健康志愿者的腰椎4~5进行实时扫描,观察3种体位下的腰椎生理曲度、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距离与腰椎管前后径的变化。结果:平躺位、后伸位、加力后伸位分别实时测试取腰椎4~5最中间层数据比较,发现后伸加力位的腰椎生理曲度、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距离与腰椎管前后径的距离均变大。结论:杠杆定位手法可使腰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即腰椎在原有基础上曲度加大,增加了腰椎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使椎间盘与神经根发生位移和腰椎管前后径的距离变大,初步明确了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3.
<正>杠杆定位手法经多年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关于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涉及不多。为此,作者选取健康志愿者为对象,研究该手法作用时腰椎后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该手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依据,进而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建立正常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以利于模型用于推拿手法的机理研究。方法:纳入正常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一名,采用Mimics、Geomagic、Patran及Nastran软件创建及分析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所建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体外实验生物力学研究数据对比和与MRI图像比较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该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含了两种非线性类型: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正常人体腰椎腰1~骶1三维有限元模型总计共有结点27453个,其中实体单元共106242个,线单元98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腰1~骶1三维有限元模型总计共有结点31193个,其中实体单元共120277个,线单元124个。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正常人及患者的腰椎MRI图像与模拟加压相同工况下腰1~骶1有限元模型的腰椎曲度(cobb角),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腰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可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拟腰部按压手法时腰椎内部结构变化。方法:使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多节段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模拟按压手法的条件。结果:当模拟按压作用力加至最大300N时,从椎间盘、纤堆环、髓核云图的位移变化综合比较得出:后伸10°位时临床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水平位时,最后为前屈30。位时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三雏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各种腰部按压手法的状态,并可以得到与生物力学实验基本一致的结果,为研究腰部按压手法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好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吕立江应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阐述筋骨平衡理论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筋骨失衡的发病机理,对吕师的筋骨评估方法、创新的杠杆定位手法的生物力学原理进行探析,同时对吕师运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与归纳,最后附一例验案佐证。结果:吕师认为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基于“筋骨平衡理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失衡关系密切,筋骨失衡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动力性和静力性失衡的主要因素,强调诊疗过程中筋骨评估的重要性,指出推拿手法在筋骨平衡理论指导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性。应用生物力学原理研究杠杆定位手法在临床作用的机理,详述杠杆定位手法的操作要领。结论: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省力、定位准确、疗效理想等优点,能实现“以巧代力”的目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杠杆定位手法联合强筋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多裂肌(MF)激活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腰椎电动牵引以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则予杠杆定位手法联合强筋功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部功能,采用表面肌电设备检测MF的平均肌电振幅值(AEMG)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和8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OD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F的AEMG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MF的AEM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杠杆定位手法联合强筋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明显提高腰部多裂肌的激活程度,对进一步恢复腰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杠杆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着重综述了定位杠杆、长杠杆、短杠杆微调手法及反杠杆复位法等推拿手法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研究成果,并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原理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杠杆类手法治疗腰突症的机理,以获得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近年文献中从脊柱内、外源性稳定系统的角度对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脊柱内、外源性稳定系统的破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颇多,其中中医推拿手法有其明显的优势,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正确的手法治疗而使临床症状得以充分缓解。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疗效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腰椎内、外源性稳定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 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患者93例,随机分为杠杆定位组和腰椎斜扳组。2组患者均先采用柔筋手法松解肌肉痉挛,然后杠杆定位组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斜扳组采用腰椎斜扳手法治疗。隔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评价患者腰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Seze氏法测量腰椎曲度值,采用Ferguson’s法测量腰骶角;并在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LDH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综合疗效。对2组患者的评价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3±1.49)分,(11.13±1.34)分,t=-0.354,P=0.72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JOA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杠杆定位组高于腰椎斜扳组[(21.29±3.98)分,(18.74±4.20)分,t=3.590,P=0.001]。治疗前,2组患者腰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7±2.00)分,(46.22±1.89)分,t=-0.117,P=0.907];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部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杠杆定位组低于腰椎斜扳组[(20.55±8.34)分,(26.80±10.36)分,t=-3.209,P=0.002]。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曲度值和腰骶角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62±0.11)cm,(0.65±0.10)cm,t=-1.298,P=0.198;24.72°±1.14°,25.00°±0.99°,t=-1.251,P=0.21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椎曲度值和腰骶角均增加,且杠杆定位组均大于腰椎斜扳组[(1.62±0.39)cm,(1.31±0.44)cm,t=3.571,P=0.001;33.17°±3.14°,30.91°±3.59°,t=3.571,P=0.002]。治疗结束后评价综合疗效,杠杆定位组治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3例,腰椎斜扳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无效10例,杠杆定位组综合疗效优于腰椎斜扳组(Z=-3.632,P=0.000)。结论: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LDH,可缓解腰部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改善腰椎曲度和稳定性,疗效优于腰椎斜扳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