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视网膜下或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可见于血管样条纹症,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破裂、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玻璃疣、组织胞浆菌性脉络膜炎以及氩激光凝固术后。作者报告1例来源于视乳头附近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病例,并有视乳头水肿。患者31岁男性白人,因右眼视力模糊及阵发性前额部头痛,3周来症状加重。右眼前房有闪光及浮游细胞,用裂隙灯和Goldmann接触镜查见右眼视乳头隆起+3D,左眼+2D。视乳头毛细血管稍扩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轻度水肿,有条纹,右眼视乳头  相似文献   

2.
Wagner综合征又名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变性,于1938年首次报道。表现为玻璃体脱水浓缩、膜状物形成、混浊,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性改变,视网膜血管变细,有白鞘,血管周围脉络膜硬化和色素团块,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周边视野缩小,近视,白内障等。 Wagner综合征具有难以治疗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本文介绍1例(女性,44岁)Wagner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和虹膜新生血管病变的患者。作者首先给予视网膜复位手术治疗,术后发现虹膜与  相似文献   

3.
《国际眼科纵览》2001,25(6):380-381
作者报道2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在单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行视网膜切开、脉络膜巩膜折叠黄斑转位术后24小时出现幻视,分别于术后3天和7天幻视消失.患者有正常认知力、定向力及洞察力,无精神症状.此症状是典型的Charles Bonnet综合征(CBS)的表现. 病例1女性,84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8个月.无精神病史.视力右眼20/40,左眼1/200.右眼老年黄斑变性继发黄斑中心凹下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左眼黄斑盘状瘢痕.患者右眼在球后麻醉下行限制性黄斑转位手术,包括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人为造成视网膜不完全脱离,颞上象限脉络膜巩膜折叠,气液交换.患者在术后第1天眼垫去除前出现幻视.此时右眼视力为手动,玻璃体腔有40%的气泡,下方视网膜脱离.至术后第3天视网膜复位,行近黄斑中心凹处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光凝,视力提高,1周后幻视消失.术后5个月由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发,患者右眼视力仅为眼前指数. 病例2女性,83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数月.无精神病史.视力右眼20/300,左眼20/400.眼底见右眼黄斑地图状萎缩,左眼老年黄斑变性中心凹下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左眼行限制性黄斑转位术.术后第1天,患者在去除眼垫前出现幻视.左眼视力为手动,玻璃体腔有55%的气泡,下方视网膜脱离.术后第3天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为20/400,幻视消失.由于黄斑下出血,术后6个月左眼视力仅为20/300. Charles Bonnet综合征是一组以具有正常认知力和洞察力而出现幻视为特征的综合征,通常发生在由眼部疾病造成视觉剥夺的老年人.此病需与眼部手术后双眼覆盖所引起的"黑盲性精神错乱(Black Patch Psychosis)"和由抗胆碱散瞳药物全身毒性反应所致的幻视相鉴别.后两种情况患者均表现为躁动,不安,易激动,无定向力及意识模糊,而Charles Bonnet综合征无上述表现且只遮盖单眼. 作者认为上述病例的观察结果为理解Charles Bonnet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的信息.1,幻视很快发生于黄斑转位术后视网膜脱离和视力差时.2,幻视消失于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提高时.视网膜的附着状态、视力的急剧变化与幻视的出现和消失之联系支持了幻觉剥夺理论,即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输入减少使以前的知觉加入到意识中产生了幻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2例(32眼).发现合并裂孔者23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将曲安奈德注射于玻璃体腔,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复位率为81.2%,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最高为0.5,最低0.03,平均矫正视力0.2.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阻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再生,提高了视网膜复位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4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一周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7年.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手动/20 cm(矫正不应),左眼:1.0.双眼眼压均为17 mm Hg.右眼眼底检查:上方3/4视网膜青灰色隆起,颞上近血管弓马蹄形裂孔约2PD大小,周边格子样变性,可见6个小圆形裂孔,约1/6 PD大小.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眼B超、三面镜等辅助检查明确临床诊断为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经全科会诊明确无脉络膜脱离征象,于局麻下行玻璃体切割、光凝、注气术.采用三切口20 G玻璃体切割术,切割前检查灌注管已确切插进玻璃体内.在切割前部玻璃体时,周边眼底出现4个半球形隆起.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2 6岁 ,因左眼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术后 3个月 ,右眼闪光感来院就诊。查 :VD:0 .1,VS:0 .1,未散瞳验光、矫正视力 :VD=1.0× 6 .2 5DS,VS=0 .8× 6 .5DS。玻璃体点状混浊、液化 ,左眼网膜复位术后 3个月 ,右眼三面镜下可见周边部 12、1点钟、颞侧 10点钟、下方 6点钟均有多处视网膜格子样、非蛋白变性和 4处小圆形干性裂孔、变性区呈灰白色 ,变性区内的血管呈银丝状。左眼周边部 12、1点钟格子样变性。诊断 :双眼高度近视、双眼视网膜变性、左眼网脱术后。治疗 :双眼氩离子激光光凝周边视网膜变性区及干性裂孔、治疗…  相似文献   

7.
病例1:患者,女,72岁,因“右眼视物不清5 d”就诊。患者主诉无眼红、眼痛等其他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右眼HM/眼前,左眼0.8;双眼眼压14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晶状体皮质混浊;右眼后极部视网膜下可见约15 PD大暗红色出血灶(见图1A),覆盖黄斑,左眼眼底正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示:视网膜组织高度隆起,视网膜下低反射信号,黄斑中心凹厚度1 120μm(见图1B)。根据以上专科检查及病史,诊断:右眼黄斑下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给予患者右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内界膜下积血,见视网膜深层仍有6 PD积血,视网膜上血管弓近视盘处动脉血管瘤样扩张,增加诊断右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术中应用38G针头于视网膜出血灶区穿刺,视网膜下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25μg(0.025 ml),玻璃体腔填充16% C3F8气体,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嘱俯卧位。患者于1周后检查发现右眼玻璃体腔气体填充,黄斑区视网膜下积血吸收。患者于术后1个月复查,右眼视力0.05,黄斑中心凹可见约1/2 PD裂孔(见图1C─D),给予黄斑裂孔内界膜填塞术,玻璃体腔注入16% C3F8气体,术后俯卧位,1个月后黄斑裂孔愈合(见图1E),右眼BCVA 0.05。 病例2:患者,男,74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1 d”就诊。患者主诉无眼红、眼痛等其他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BCVA为右眼1.0,左眼HM/眼前;眼压为右眼18 mmHg,左眼20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双眼晶状体皮质混浊;右眼黄斑区见散在玻璃膜疣。左眼黄斑区视网膜下可见约20 PD大暗红色出血灶(见图2A─B)。OCT示:右眼见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左眼视网膜高度弧形隆起,视网膜下大量低反射信号,黄斑中心凹厚度1 534μm(见图2C─D)。诊断:右眼黄斑下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给予患者左眼玻璃体切割术,38G针头于视网膜出血灶区穿刺,视网膜下注入t-PA 25μg(0.025 ml),玻璃体腔填充16% C3F8气体,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俯卧位。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玻璃体腔血性混浊,术后20 d后,观察玻璃体腔积血未见明显吸收,给予玻璃体腔灌洗术,术中发现黄斑区视网膜下积血大部分吸收,黄斑中心凹约1/3 PD裂孔(见图2E),剥除裂孔周围内界膜,玻璃体腔注射16% C3F8气体,术后俯卧位,1个月后OCT示黄斑裂孔愈合,黄斑下见少量陈旧性积血(见图2F─G),视力达到0.05。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腔内注气发生视网膜裂孔三例戴虹赵本严郭小平例1女,39岁,右眼曾有钝挫伤史,近视-7.00D,眼底检查见颞上方赤道部一小圆形裂孔,周围伴有局部浅脱离。三面镜检查其它部位未见裂孔。局麻下经结膜面行裂孔处冷凝、玻璃体腔注100%SF6,术后保持使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8/2007-10住院治疗的11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眼底病变及预防性治疗情况。结果:在114例中对侧眼存在视网膜病变者31例(27.2%),其中46例高度近视者对侧眼眼底病变发生率高于非高度近视者(P<0.05)。对侧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3例,单纯格子样变性18例,格子样变性合并视网膜干性裂孔3例,单纯囊样变性或其它变性7例。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例,经治疗后视网膜全部复位;18例单纯格子样变性和3例格子样变性合并视网膜干性裂孔眼,行激光光凝或冷凝封闭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经3mo~2a定期随访,未发生新的视网膜裂孔、脱离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病变时,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可安全有效的阻止对侧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对侧眼视力。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后脱离(PVD)、视网膜裂孔和格子样变性是眼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存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的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2019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发布了《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和格子样变性眼科临床指南》,基于循证医学对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和格子样变性的定义、流行病学资料、诊断和治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症状和有症状视网膜裂孔、变性临床特征及氪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散瞳检查无症状视网膜裂孔伴变性58眼,有症状视网膜裂孔伴变性49眼.分析两组裂孔形态视网膜变性等相关临床特征,氪激光治疗效果.结果 无症状组平均年龄28岁,圆孔占81.03%、马蹄孔占18.97%,格子样变性44.83%、囊样变性17.24%、霜样变性37.93%,氪激光治疗有效达100%.有症状组平均年龄43.50岁,马蹄孔65.31%、圆孔34.69%,格子样变性67.25%、囊样变性22.45%、霜样变性10.20%,氪激光治疗有效达94.92%,,两组比较P<0.01.结论 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多见中青年、中高度近视患者,多数为圆孔,多不伴有视网膜脱离,格子样变性多见,其次霜样变性,氪激光治疗效果满意,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有症状视网膜裂孔多见老年人,多数为马蹄孔,格子样变性占首位,其次囊样变性,单纯视网膜裂孔氪激光治疗效果满意,伴玻璃体牵引明显的大裂孔疗效欠佳,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腔内注射硅油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又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11):730-731,T006
硅油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已有 30多年历史 ,为难治的视网膜脱离病例提供了成功的希望。硅油注射入玻璃体腔后 ,在临床上已观察到不少并发症 ;但眼球的组织病理学资料 ,文献上报道不多。我院近期获 3例标本 ,现总结报告如下。例 1 男  5 9岁 玻璃体腔内注射硅油 7年后作眼球摘除。右眼因视网膜脱离而行巩膜环扎、硅油球内填充术。术后 ,视网膜仍未复位。近 3年以来 ,眼球疼痛明显 ,视力无光感。有角膜带状变性、虹膜萎缩后粘连、晶体混浊和眼球轻度萎缩。为解决疼痛而摘除眼球。例 2 男  2 2岁 硅油玻璃体腔内注射 5个…  相似文献   

13.
一例女性18岁Bietti结晶样视网膜变性右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2次抗VEGF治疗后OCTA随访检查CNV病灶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4.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10例224只眼相应视网膜变性的氩激光治疗资料,并与同期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治疗对照。 结果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小于60岁者89.7%,男性53.3%,女性46.7%,格子样变性65.6%,变性范围≤1个象限者87.5%,卵圆形裂孔60.7%,伴有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23.7%。与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相比,≥35岁、囊样变性、视网膜纵向小皱襞、有自觉症状的患眼构成比明显偏高,而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对已出现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疗效明显偏低(P<0.01)。 结论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常见于青壮年,多数患者为1个象限内的格子样变性;裂孔多数为卵圆形,多不伴有视网膜脱离;裂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单纯性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9-41)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8岁,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1。以-6.5DS可矫正至1.0。于2001年7月行双眼激光辅助原位板层角膜磨削术(IASIK)。术后1月复查双眼裸眼视力1.0。2002年3月17日因感右眼视力下降明显1周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02,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0。双眼角膜除手术印迹外无浑浊。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见右眼周边部视网膜12点~1点位有格子样变性区,变性区有4个圆形裂孔,3点~7点位视网膜脱离有巨大裂孔,未见视盘。左眼未见异常。诊断:右眼巨大视网膜裂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ILMP)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者28例28眼,均行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吲哚菁绿辅助的ILMP以及硅油填充手术,术中将曲安奈德注射于玻璃体腔,术后随访6~24mo,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24mo,患者手术后平均LogMAR矫正视力为1.01± 0.31,与手术前平均LogMAR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8,P<0.01).黄斑裂孔闭合19眼(68%),黄斑裂孔未闭合9眼(32%),26眼视网膜复位(93%),6眼出现高眼压.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ILMP及硅油填充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可阻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再生,提高视网膜复位率.  相似文献   

17.
虽然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并发症多种多样,但尚无合并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报告。本文报告1例,男65岁,左眼因视网膜脱离先后2次手术治疗,最后视网膜脱离平复,矫正视力0.1,黄斑部无显著变化。8个月后视力降至0.05,眼底可见黄斑部水肿,并可见大小约2PD的新月形视网膜出血和中心凹颞下方有1PD大小的软性白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视网膜动脉期在软性白斑内出现淡薄的网状荧光,继而有荧光明显渗漏,软性自斑外黄斑部附近在视网膜动静脉期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轻度渗漏。诊断为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本例首次视网膜脱离术后第7天,眼底镜下曾见有黄斑部脉络膜出血。作者估计此种出血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脉络膜出血或出血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当时出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5岁。因右眼下方黑影遮挡半个月于2011年2月24日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就诊,门诊检查后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患者40年前患黄疸肝炎,已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轻度屈光不正,无其他眼病史。无手术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6。眼压: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1 mmHg。右眼角膜透明,前房可,晶状体周边皮质混浊,玻璃体轻度絮状混浊,有少许色素状颗粒,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颞上方视网膜呈青灰色泡状隆起,黄斑累及,颞上可见马蹄形裂孔,裂孔后缘稍有卷边,前缘可见广泛变性区(图1)。左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B超示右眼颞上视网膜脱离,颞上可见视网膜裂孔,左眼未见视网膜脱离;双眼玻璃体混浊;双眼屈光不正。入院后于2011年3月1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巩膜外垫压术。术中颞上放液,裂孔周围冷凝,7 mm硅胶海绵纵行垫压裂孔及周围变性区,玻璃体腔内注入消毒空气0.4 ml。术后第1天患者诉眼前黑影消失。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2,眼压15 mmHg。眼底检查:玻璃体轻度絮状混浊,少量空气泡,颞上垫压嵴明确,裂孔位于嵴上,视网膜平伏。术后第7天,患者诉右眼下方再次出现黑影遮挡。眼科检查:右眼颞上垫压嵴可见,裂孔位于嵴上,裂孔后缘贴伏不良,鼻上视网膜青灰色泡状隆起,可见视网膜裂孔(图2)。B超示右眼颞上方垫压嵴,鼻上方视网膜脱离。左眼未见明显异常。2011年3月9日在局部麻醉下再次行右眼巩膜外垫压术。术中放液,鼻上裂孔周围冷凝,10 mm硅胶海绵纵行垫压鼻上裂孔,观察裂孔位于嵴上,褥式缝线固定。放液后发现11:30方位视网膜脱离皱褶处有新的裂孔,遂拟行颞上垫压带调整。当拆除原颞上垫压带后,突然感觉患者眼球变硬,眼压升高,并且出现剧烈眼痛,头痛症状。眼底检查见颞侧视网膜下棕色实性隆起。嘱患者张口呼吸,保持镇静,立即肌内注射立止血(注射用血凝酶)1000 U。观察颞侧视网膜下隆起无明显进展,眼压适中,手术继续进行。加宽原颞上硅胶海绵,褥式缝线固定,观察原裂孔及皱褶处裂孔均位于嵴上,测光感明确。手术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 ,降眼压及镇静对症处理。术后第1天,患者诉眼胀。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5,眼压:55 mmHg。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颞上及鼻上垫压嵴明确,裂孔位于嵴上,颞侧视网膜下可见球形实性隆起。对症观察,眼压稳定。术后第6天眼底照相显示较前无明显变化(图3)。复查B超示右眼视网膜复位良好,脉络膜上腔积血(图4)。术后门诊观察。1个月后复查见右眼上方垫压嵴明确,裂孔位于嵴上,孔周视网膜稍有皱褶,视网膜平伏,脉络膜上腔积血完全吸收(图5)。复查B超示右眼视网膜复位良好,脉络膜上腔积血吸收(图6)。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门诊观察稳定。2011年8月24日患者因“右眼视物不清半个月”再次入院。诊断:右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右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科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左眼1.0。眼压:右眼9 mmHg,左眼11 mmHg。右眼眼底检查:视网膜广泛青灰色隆起,以视乳头为中心呈宽漏斗状,颞上、鼻上垫压嵴明确,裂孔位于嵴上,裂孔后缘开放,嵴上色素明显(图7)。眼部B超示右眼视网膜脱离,右眼巩膜外垫压术后(图8)。入院后于2011年8月30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全氟化碳液体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粉碎,注入硅油4.5 ml。术后早期视网膜复位良好,后复位不良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内硅油存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对侧眼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有干性裂孔的患者进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常规行散瞳三面镜或间接眼底镜检查,对明确有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变性(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囊样变性等)或伴有干性裂孔的192例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结果:接受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192例患者对侧眼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变性区或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光凝术后随访6~18mo,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对眼底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有干性裂孔的患者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能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未经有效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手术前经睫状体平坦部向玻璃体腔内注入曲安奈德混悬液0.1ml(4mg),注药后观察葡萄膜炎反应及脉络膜脱离消失情况,并于5—10d后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结果有葡萄膜炎反应的13只眼其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裂孔检出率由注药前的2/13只眼提高至注药后的7/13只眼,绝大多数脉络膜脱离眼于注药后10d内消失,5只眼采用巩膜扣带术,6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2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手术后平均随访4.45个月,接受手术者最终视网膜全部复位,无1例出现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减轻葡萄膜炎反应,提高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复位率。(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06-6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