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锦红  王龙武 《中国药业》2010,19(11):66-6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在米氮平维持治疗期的体重增加问题。方法对单一服用米氮平治疗,出院时体重增加不低于3kg的45例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门诊随访,患者每隔3月自来门诊1次,由原主治医师负责体格检查、精神检查、心理治疗及指导用药等。结果 45例患者中,有10例因病情反复退出研究,实际完成随访35例。与入院时比较,出院后3~6个月患者体重明显增加(P〈0.01或P〈0.05),第9个月后逐渐恢复到入院时水平(P〉0.05)。结论使用米氮平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在出院初期体重明显增加,后期可恢复到入院时的水平。米氮平维持治疗抑郁症对患者体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服用米氮平治疗后体重变化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55例抑郁症患者接受米氮平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开放性观察12周,以HDRS-17评价疗效,于基线及治疗后第一、二、四、八、十二周末重复测量体质量和HDRS-17评分,对连续性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 ROC 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平均体重增加值为(3.4±0.4) kg,HDRS-17总分明显改善( F =893.14,P=0.000),体重增加(F=2.43,P=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患者体重增加与量表减分率之间呈弱相关(r=0.270~0.306,P=0.044~0.022),但抑郁症状的早期改善对终点体重增加没有预测价值(AUC=0.64〔0.48-0.79〕)。结论米氮平所致患者体重增加与疗效呈弱相关相关,应注意相关健康教育以免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侃  郭中孟  罗明辉 《江西医药》2006,41(12):1008-1010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抗抑郁药加心理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治疗,疗程8周。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RRAQ)评定疗效及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的第1、2周末,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组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表明对抑郁症病人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第4、8周末的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最终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别。治疗的全程,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组ITAQ评分均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2周末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1),提示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结论 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精神症状,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卒中后抑郁症诊断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对照组48例单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及病程1、3、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BI、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D、BI评分于治疗3、6个月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5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与帕罗西汀,6周为一疗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接近,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分成2组,一组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组),另一组单用米氮平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按服药和复诊情况评定治疗依从性.出院1年时跟踪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 在治疗12周及治疗结束后12周时,研究组体重分别为(48.6±5.2)kg和(49.9±4.9)kg,对照组体重分别为(44.1±5.1)kg和(45.0±5.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为(6.3±3.3),对照组为(10.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出院1年末,治疗依从性比较,研究组(62.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43.8%,31.3%) (P<0.05,P< 0.01);出院1年末,研究组病情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结论 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明显增加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体重,改善其抑郁情绪,并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首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应用米氮平片30mg/d治疗,治疗组在应用米氮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左额叶前部背外侧,每周5次,共治疗20次;对照组应用伪刺激线圈,刺激部位、次数、频率同治疗组,有振动声音,但不产生磁场效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第2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起效快,能增强抗抑郁效果,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国产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5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1周及2周后,米氮平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紊乱因子评分减少较帕罗西汀组明显(P〈0.05)。米氮平组副反应少且轻,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且起效较快,具有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多塞平组各60例,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出现不良反应24例占40.0%,多塞平组出现不良反应44例占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多塞平相当,前者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氮平片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米氮平片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米氮平片治疗。2组均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盲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采用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参照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结果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P <0.05),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 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 P <0.01),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 P <0.01)。对照组60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16例,口干3例,心悸7例,体位性低血压14例。治疗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片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能改善抑郁症状,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碘化壳聚糖季铵盐(TMCI)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分别给予小鼠小、大剂量(2.25、4.50g·kg-1·d-1)的TMCI7d,记录小鼠体质量;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脂模型组、考来烯胺(CLST)组和TMCI组,后3组建立高脂模型3周,再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前及给药后2、4周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体质量。结果:小、大剂量的TMCI对小鼠生长无明显影响;与给药前比较,大鼠TMCI组HDL-C水平升高,TG、TC、LDL-C降低(P<0.05或P<0.01),但作用不如CLST明显。结论:TMCI对小鼠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经口服给药后对高血脂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滕威  张丹 《中国药房》2014,(26):2479-2482
目的:为提高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用药依从性,构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药学服务路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临床药师根据所设计的药学服务路径参与药学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19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增高(P<0.05);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对于遵循药学服务路径过程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1);用药差漏率显著降低(0.01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的米氮平。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删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以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6周后,两组治疗PSD均有效,观察组的基本治愈率为29.82%,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为21.05%,两组患者间的基本治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71%),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HADM和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在失眠及头痛或头晕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利于神经功能康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90例,根据就诊单双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被告知用药事项说明,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认知程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94.4±5.1)分vs.(72.3±9.0)分,P<0.01],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的优良率(91.6%)高于对照组(45.3%),用药依从性(86.3%)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用药依从性较差,采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知识认知度和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国汉族人群203例,对纳入人群进行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合基因型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性别、吸烟、饮酒及高血压病史对华法林剂量无明显影响(P>0.05)。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155,P=0.027);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r=0.166、0.190,P=0.009、0.003)。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拟合得到华法林给药模型D=2.855-1.173×CYP2C9(AC)+0.020×W-0.024×A+4.064×VKORC1(GG)+1.486×VKORC1(GA)。结论:华法林的剂量受到年龄、身高、体质量及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依据华法林给药模型可优化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但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凌洁  袁荭  胡丽秀 《中国药房》2014,(30):2856-2858
目的:探讨临床开展药物咨询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认知度中的作用。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取药,自行按照说明服用药物,有疑问者给予答复;研究组患者则在用药前由医院药师开展临床药物咨询。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开展用药咨询后,其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1.13,P<0.05);其合理用药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32、5.23、10.47、9.82、12.36、6.32、5.68,P<0.05)。结论:药物咨询服务是一种全方位的药学服务,对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方案中,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肿瘤患者用药依从性、给药规范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住院肿瘤患者140例,根据是否接受药学监护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个月后用药依从性、住院费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化疗方案给药规范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和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化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是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时采用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ICU中需要镇静的机械通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组(MSF组)、咪达唑仑组(M组)。两组均在给予负荷剂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药物方式镇静。监测用药初期(0、15、30 min)两组患者呼吸及循环参数的变化,以后每2小时评估镇静深度,以MAAS镇静评分3分、ATICE人机顺应性评分≥3分为镇静目标,优先保证人机顺应性进行药物输注速度的调整;并于24 h停药后观察苏醒时间、相关并发症、用药量及镇静满意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15 min和30 min的心率、呼吸频率、气道峰压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P〈0.01或P〈0.001);MSF组收缩压较镇静前下降(P〈0.05),但两组舒张压镇静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M+F组的镇静满意程度、人机顺应满意程度明显高于M组(P〈0.01,P〈0.05)。M+F组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1);MSF组咪达唑仑的用药量少,相关并发症少。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提高人机顺应性,适当改善通气效果,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