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胎肝微核试验检测环氧乙烷(EtO)对胎鼠的遗传毒性。妊娠第13天的NIH孕鼠在静式染毒柜中吸入EtO气体2h,EtO的浓度分别为半数致死浓度(2176mg/m3)的25%、50%和74%。染毒后18h取胎肝,检查微核率。结果:染毒浓度由小至大的3个染毒组的胎肝血细胞微核率分别为6.80‰±0.58‰、12.33‰±2.85‰和15.60‰±4.65‰,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24‰),可见水溶性的小分子EtO可通过胎盘屏障,损伤胎肝造血干细胞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醛灌胃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ICR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个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灌胃的方法给予实验组小鼠甲醛,1次/d,连续5d,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染毒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小鼠骨髓进行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并计算微核率。结果:高剂量组的微核率为(8.41±2.45)‰,低剂量组的微核率为(1.82±1.30)‰,空白对照组的微核率为(0.50±0.8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微核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灌胃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氯氰菊酯微核率的时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早期精细胸微核测定研究氯氰菊酯宵药的致突变性及其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对照组微核率为1.34‰,染毒组为3.9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细胞生物学与细胞遗传学方法,评价茶多酚(TP)对醋氨酚(Ace)致大鼠着床前胚泡遗传物质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大鼠孕第3天igAce0.5g/kg(阳性阴道涂片为孕第0天),呈明显的胚泡微核诱导作用,胚泡微核率为122‰,具微核胚泡率为33.3%,而孕第0~3天每天igTP0.1、0.2和0.4g/kg后再给同剂量Ace,则胚泡微核率和具微核胚泡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6.2‰、4.1‰、3.7‰和18.3%、14.3%、12.5%,并呈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TP对Ace致大鼠胚泡遗传物质损伤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降低Ace在体内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统计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来分析苯对小鼠的细胞遗传毒作用.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设立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1组(间隔触苯组),实验(2组、实验(3)组(连续触苯组).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染毒,阴性对照组未经任何方式触毒,实验(1、(2、(3)组经呼吸道触苯染毒.分别检测以上各组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阳性对照组为28.86‰.阴性对照组4.18‰,实验(1组4.50‰,实验(2组27.81‰,实验(3)组28.27‰.结论 实验(2组、实验(3)组(连续触苯组)与阳性对照组结果相一致,即连续触苯对小鼠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完整性有改变,具有细胞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人胎盘提取物(HPE)的抑突变作用,以环磷酰胺(CP)为阳性染色体损伤物,用1g/ml与0.5g/mlHPE分别与CP同时和间隔3h给药,观察HPE抑制CP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形成率。结果表明,CP与HPE同时给药时微核率1g/ml组为7.0‰,0.5g/ml组为11.2‰;注射CP后3h给HPE,两剂量组的微核率分别为10.6‰与11.4‰。各组与CP阳性对照组微核率16.8‰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HPE降低CP致染色体损伤和抑制突变的作用非常显著,HPE与CP同时应用,其抑突变效果较CP作用后3h给予HPE为佳。  相似文献   

7.
无机氟对小鼠遗传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两个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两种剂量的氟化钠溶液,处死后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的微核率平均值分别为83.00±12.59‰、42.25±8.99‰、29.63±5.87‰,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25±l.67‰的微核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个实验组之间,高剂量组微核率明显高於低剂量组,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这一结果提示无机氟对哺乳动物具有明显遗传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8.
苯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莉平  简洁莹  刘锐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490-1490,1320
目的 探讨苯对小鼠体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式吸入法染毒,将50只动物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0.3、0.6、1.2g/m3 3个剂量组,剂量组每隔24h染毒1次,每次2h,共15d,取胸骨骨髓作微核计数,分析受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苯染毒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苯能诱导小鼠体细胞微核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甲亢女性患者治疗前组和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3、T4水平及淋巴细胞微核率(MN)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微核率分别为3.97±2.24‰和0.97±0.74‰,治疗前组的M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的T3、T4水平亦有显著差异。说明甲亢患者具有疾病发生的遗传素质。本研究为甲亢发生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遗传毒性及对遗传物质可能产生的损伤作用。方法: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及小鼠骨髓微核实验,测丙泊酚对基因突变、染色体改变和原发性DNA损伤3个遗传学终点的影响。结果:丙泊酚在每皿1.0mg~0.01mg范围内,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时,TA97、TA98、TA100和TA1024种菌株的每皿平均回变菌落数未见阳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小鼠经丙泊酚1.5mg/kg、3.0mg/kg、6.0mg/kg和12.0mg/kg染毒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率分别为4%,6%,5%和6%;彗星尾长分别为:(21.51±0.48),μm、(21.67±0.58),μm、(21.89±0.48),μm、(22.01±0.66),μm。各组彗星率、彗星尾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髓微核实验:4个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分别为(2.87±0.64)‰、(3.0±0.53)‰、(3.12±0.64)‰和(3.25±0.89)‰,各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微核率(2.50±0.5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3个配套遗传学终点实验中未见丙泊酚有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4名TNT作业工人和20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名对照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结果表明:TNT接触者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年以上工龄组微核率明显高于1、4、8年工龄组;但TNT接触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本文证实:TNT可以导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增高,引起染色体损害,长期接触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三亚地区翼状胬肉发病与紫外线暴露时间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Yan QC  Liu ZX  Di Y  Wang W  Gao Q  Zhang JS  Liu Y  Liu 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86-1688
目的 研究紫外线辐射与翼状胬肉发病的量效关系。方法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地区95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翼状胬肉组,在当地人群中按相同年龄、性别、民族、是否戴眼镜和帽子的标准选取95名志愿者进行1:1配对,作为正常对照。将两组人群按年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个阶段,通过详细询问研究对象个体累积户外活动的时间,填写调查表,以此计算个体紫外线暴露时间,作为紫外线暴露量,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紫外线暴露时间与翼状胬肉发病的关系。结果 在青年组(35637h+13587h or 26188h+17423h;t=3.352,P=0.006,与中年组(73412h+23082h or 63368h+25091h;t=2.322,P=0.024)患有翼状胬肉人群紫外线暴露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老年翼状胬肉组(106816h+37423h or 106748h+43111h)与对照组的紫外线暴露时间未见有统计学意义(t=0.008,P=0.994);翼状胬肉的长度与紫外线暴露时间呈正相关(r=0.361,P〈0.05),且随年龄增长而其长度也增加。结论 紫外线辐射与翼状胬肉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两项试验对沥青接触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检出率接触者均比非接触者高,经泊松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沥青可导致染色体损伤。但48例的染色体与微核检测的配对卡方检验,X~2=7.84,P<0.01,说明微核检测方法不及染色体检测灵敏。本文还对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染色体畸变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论在接触组和非接触组中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随机选择接受CT检查的患者37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22人。检查前后采集外周血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T检查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说明CT检查对机体的遗传物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生血丸对低剂量辐射致小鼠肝、脾、骨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预防与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生血丸预防给药组(预防给药组)、生血丸治疗给药组(治疗给药组)、模型1组(对应治疗给药组)、模型2组(对应预防给药组)。ELISA法检测肝、脾细胞中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鸟氨酸脱羧酶(ODC)的活性。高倍镜下观察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个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内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量显著增加;与各自模型组相比,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上述指标显著减小。与对照组相比,2个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内ODC活性显著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显著增加;与各自模型组相比,预防给药组和治疗给药组ODC活性显著减弱,外周血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显著降低。各组小鼠脾细胞中各指标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生血丸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小鼠肝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由于低剂量辐射所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迷迭香酸对γ射线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为观测指标,C57BL/6J小鼠经60Co γ射线1~3 Gy照射24 h后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选择合适的照射剂量;C57BL/6J小鼠经60Co γ射线2Gy照射后不同时间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选择照射后取骨髓的时间;2 Gy照射前经迷迭香酸处理的C57BL/6J小鼠照后24 h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以确定迷迭香酸对小鼠微核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结果 2 Gy照射24 h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比较明显,适合作为小剂量照射条件;照射后24 h或48 h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加比其他时间明显;经迷迭香酸100 mg/kg连续7次处理后的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中,微核发生率(6.5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23.65‰)。结论 迷迭香酸对γ射线致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不同浓度苯妥英钠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研究结果。本组资料表明,微核率和染色体断裂频率在各加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该结果提示苯妥英钠对细胞核遗传物质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毒品对男性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以40名男性吸毒者为研究对象,以30名正常男性作为对照,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用χ^2检验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男性吸毒者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正常男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毒两年以上的男性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说明毒品可引起人体染色体畸变,毒品可能是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抗癌药物——环磷酰胺(CP)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 PHA 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12.5~100mg/kg 体重 CP 处理,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分裂指数随其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而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1).采用直接涂片,淋巴细胞与多染性红细胞的微核率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三硝基甲苯(TNT)对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影响,探讨TNT致突变性。方法给3组恒河猴不同剂量TNT经口染毒,取外周血按微量全血培养法加5-BrdU体外培养,制片后分析SCE频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0、120mg/kg组染毒后SCE频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60mg/kg组从染毒前的(8·31±5·22)次/细胞升高到染毒后60d的(19·35±11·61)次/细胞和90d的(23·23±9·92)次/细胞,并呈剂量-反应关系;120mg/kg组染毒后SCE频率已达本次实验的最大值(28·85±9·39)次/细胞,和90d(27·58±8·57)次/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NT可能存在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