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及患者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7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MI、FAT、内脏脂肪交叉估计指数(VFA)、腰臀比(WH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AT、VFA、W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脂联素(Adiponeeti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diponeetin水平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可降低患者BMI、FAT、WHR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脂指标,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指数(constitutional index,BMI)、体脂占比(Body fat ratio,FAT)、血脂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MI、FA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A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减肥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BMI、FAT,调节血脂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周八穴针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饲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脐周八穴为主穴,分别为滑内门、天枢、外陵、水分、阴交,采用针灸结合火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饲)采用口服曲美,每天10mg,两组均治疗8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率(F%)进行洲定,观察其减肥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及97.78%.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体重、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WHR、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八穴针罐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与口服曲荚总有效率相当,而脐用八穴针罐疗法更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的WHR,F%,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脐周八穴针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脐周八穴为主穴,分别为滑肉门、天枢、外陵、水分、阴交,采用针灸结合火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曲美,每天10mg,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率(F%)进行测定,观察其减肥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及97.78%。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体重、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WHR、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八穴针罐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与口服曲美总有效率相当,而脐周八穴针罐疗法更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的WHR、F%,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立体埋线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对皮肤的紧致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例数均为3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立体埋线法治疗与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腰臀比指标、皮肤紧致效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BMI、腰臀比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弹性值、胶原值数据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P<0.05)。结论:立体埋线法在单纯性肥胖症中的应用,能够降低体脂率,改善皮肤紧致效果,疗效可靠,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固本方联合耳穴贴压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笔者医院接诊的10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患者按照1:1分配,依据就诊顺序排序1~102,每位患者赋予1位随机数,分为三组,每组34例。三组均予以综合干预(饮食、运动、心理等),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予以自拟益气固本方,对照B组予以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予以自拟益气固本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IGF-1及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4.12%,高于对照A、B组的73.53%、67.65%(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BMI低于对照A、B组(P0.05),观察组FBG、FINS、TC、TG水平低于对照A、B组(P0.05),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A、B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血清IGF-1及25(OH)D水平高于对照A、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固本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重,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清IGF-1及25(OH)D水平,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针灸减肥取穴方法及针灸减肥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67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针灸减肥治疗,其中胃肠实热型16例,肝郁气滞型17例,脾虚湿盛型16例,气虚血瘀型18例,观察四种证型单纯性肥胖针灸减肥的取穴方法以及针灸减肥效果。结果:腧穴选取频率最高为15.2%,四种证型针灸减肥治疗后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BMI值、体重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实施针灸减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重与BMI,四种证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中,胃肠实热型与肝郁气滞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测定瘦素受体(OB-R)基因表达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和下丘脑瘦素(Leptin)和胰岛素(INS)的含量.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前后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Leptin、INS、脂质水平的变化;还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重、Lee's 指数、体脂、血清和下丘脑瘦素和INS 的含量以及下丘脑OB-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Leptin、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后患者Leptin、INS、TC、TG、LDL-C的含量均明显回降,而HDL-C含量却明显回升,这种变化与减肥疗效有关.肥胖大鼠体重、Lee's 指数、体脂及血清Leptin和INS 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及OB-R 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的同时,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和INS 均明显回降,而下丘脑瘦素和INS水平以及OB-R基因表达水平却明显升高.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机体中枢和外周Leptin和INS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以及促进下丘脑OB-R基因表达可能是穴位埋线疗法纠正瘦素和胰岛素抵抗以及异常的内分泌代谢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降压、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载益气化聚法治疗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益气化聚方) 30例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安慰剂) 30例,疗程为12周。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HOMA-IR、血糖、血脂、血压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尿液相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形体体征指标(腰围、腰臀比、体质指数)、血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血糖(空腹、餐后2 h血糖、HOMA-IR及HbA 1c)及血脂(TG)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伴微量白蛋白尿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缓解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状态,减轻中心肥胖程度,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聂莉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2):255-257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埋线法)56例和对照组(口服西药西布曲明)70例,对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臀围、F%、BMI指数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五项指数比较,P<0.05疗效;两组疗效比较,P>0.05,说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腰围、臀围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其塑形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肥胖非PCOS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脂分布差异,探究肥胖PCOS患者脂代谢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盛京医院内分泌科的86例门诊患者,其中56例肥胖PCOS患者为肥胖PCOS组,30例匹配年龄、体重指数(BMI)的肥胖非PCOS患者为肥胖非PCOS组。检测身高、体重、内脏脂肪面积、血脂、性激素、甲状腺功能、hsCRP、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代谢相关指标及激素水平,并做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PCOS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LH、FSH、LH/FSH、睾酮(T)、游离雄激素指数(FAI)高于肥胖非PCOS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肥胖非PCOS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FAI、LH、FSH与TC呈正相关,T、LH与LDL呈正相关,T与ApoB呈正相关(P均<0.05)。肥胖PCOS组内脏脂肪面积、BMI与腰围之间两两呈正相关,腰围、BMI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内脏脂肪面积与T呈正相关,甘油三酯(TG)与FAI呈正相关,HDL与hsCRP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肥胖PCOS患者血脂异常程度比普通肥胖患者更严重,血清TC、LDL、ApoB水平显著升高,高雄激素可能是导致血脂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脂代谢紊乱,可以通过减重有效缓解肥胖PCOS患者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方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6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接受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散结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抑郁评分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T3、FT4、TS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血清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抑郁评分HAMD及SD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散结方可有效提升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药艾条灸对青年群体中脾肾阳虚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肾阳虚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清艾组与药艾组,每组50例。清艾组给予单纯艾条治疗,药艾组给予复方药艾条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0d后,相较于清艾组,药艾组患者体重、腰围数明显下降(均P0.05),且BMI指数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清艾组总有效率为34%,药艾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7.965,P0.01)。结论:自制复方药艾条灸对青年群体中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2型DKDⅡ~Ⅲ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控制饮食、血糖、血脂、血压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通络方,疗程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ET-1和s TM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均有下降;两组患者的尿蛋白量、ET-1、s TM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尿蛋白量、ET-1、s TM含量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益气通络方治疗DKD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尿蛋白量,延缓DKD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方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左甲状腺素钠和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散结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抑郁评分HAMD及SD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散结方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可有效提高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血清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抑郁评分,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表胃电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客观指标。方法:将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研究治疗前、后患者体表胃电图谱。结果:治疗组针刺治疗后胃电振幅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的运动异常与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内脏型肥胖评分对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质量及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1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内脏脂肪面积(VFA)≥100 cm2、内脏脂肪体表比≥85 cm2/m2以及系膜脂肪比(MFR)≥0.44作为临界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类,评价不同评分对直肠癌手术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通用的Quirke直肠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评价时,系膜完整率达97.8%.以BMI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术中术后以及系膜完整度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VF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淋巴结检出率、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内脏脂肪体表比(VFA/BS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切口长度及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FR比≥0.44为临界值进行分类时,两组间在系膜完整度、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仅VFA水平是反映直肠系膜完整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即使对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能达到满意的系膜完整切除,BMI并不能反映肥胖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质量及手术难度的影响.采用更严格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时,VFA作为评价内脏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较VFA/BSA、MFR及BMI能更敏感地反映肥胖对直肠癌术后系膜完整度以及手术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需外科减重治疗的腹型肥胖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法国洛林大学附属Brabois医院内分泌外科行减重手术的腹型肥胖患者278例,体重指数(BMI)≥40 kg/m2或BMI≥35 kg/m2同时合并有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50例,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228例。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腰围、臀围、胰岛素抵抗程度(HOMA-IR)、既往史和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分析与BMI和腹型肥胖程度(腰围、腰臀比)相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吸烟人群比较,吸烟人群的男性比例较高,体重较大,腰围较大,腰臀比较大,对数转换后HOMA-IR较高,高血压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对肥胖症患者的BMI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中该差异显著性仍然存在(P0.05)。单因素分析中,吸烟对腰围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模型2中吸烟对腰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腹型肥胖症患者中,吸烟可能增加BMI和腰围。  相似文献   

19.
徐春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4,(12):1011-10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16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性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70.7%,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体重与体重指数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配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疗效高于常规性针灸治疗,且治疗全面、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刘建国 《中国美容医学》2014,(16):1378-1381
目的:优选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方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联合药杖华佗夹脊穴组(治疗组)及毫针法单独体针操作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分别于45天后比较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18%),与对照组(79.86%)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药杖华佗夹脊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总有效率优于单独体针操作,疗效稳定,不易反弹,且较针刺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