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284例断肢再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2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142例)。两组均行断肢再植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简单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敷料维持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护理期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敷料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方式和健康教育方面满意度以及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2%低于对照组的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创面愈合,并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TDP局部照射在治疗肛周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军总医院普外二科接受肛周感染创面治疗的20例患者为例,对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TDP治疗20例肛周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VSD联合TDP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0例患者的肛周感染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15例经1~2次VSD治疗后予以创面缝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联合TDP治疗肛周感染创面过程中加之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促进患者康复,创面愈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术,观察组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皮瓣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和色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换药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修复面部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入笔者医院的120例面部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编号并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依据创面情况采用缝合或继续负压治疗,至创面愈合;研究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红期进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4d创面愈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红期进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1~7d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湿疹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修复面部难愈性创面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复杂创面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四肢复杂创面患者102例,其中常规换药方法治疗33例,普通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35例,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34例,比较三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普通型负压封闭引流术和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复发率均较低(P<0.05),改进型封闭负压引流术愈合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亦较普通型短(P<0.05)。结论〓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复杂创面方面,具有减少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复发率等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银离子敷料在难愈性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年8月-2023年2月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难愈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试验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银离子敷 料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恢复情况、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 验组创面红期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敷料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 及治疗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创 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 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效果良 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敷料使用率,减轻疼痛,同时可降低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和并发症发生 几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住院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皮肤外观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2周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完全愈合后,观察组皮肤均一性、松弛度以及瘢痕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湿疹、瘙痒以及灼痛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缩短慢性难愈性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预后良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效果。方法将68例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对比2组平均创面面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面积(28.12 cm2)小于对照组(48.35 cm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5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可减小创面面积,促进创面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治疗,观察组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次数、每次治疗时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完成治疗后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植皮医生对创面外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次数、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软组织缺损难愈性创面愈合效果、愈合外观优于传统换药治疗法,且具有耗时短、患者疼痛程度低的优势,可为后续植皮治疗提供良好创基条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四肢创面采用整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选择双侧肢体创面烧伤深度相同的患者48例,深Ⅱ度创面浅削痂,Ⅲ度创面切痂植皮,同一患者双侧肢体创面处理方法相同,然后,一侧肢体创面采取整体封闭负压引流,作为观察组,对侧肢体常规纱布包扎,作为对照组.比较48例成活患者治疗后第4、7、10、14天两组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10、14天深Ⅱ度浅削痂创面和Ⅲ度切痂植皮创面的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创面在早期切削痂治疗后应用整体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时间,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滕家松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106-107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及关节感染等骨科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为观察组,68例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作为对照组,随访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更换引流管次数、创面愈合、感染复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时,无1例发生变态反应,更换引流管次数(2.3±0.8)次,住院时间(18.4±5.1)天,医疗费用(5685.6±313.1)元,对照组分别为(3.1±0.5)次、(24.2±6.1)天、(7125.3±362.5)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引流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创面愈合快,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的治疗,更利于患者局部创面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电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8例电烧伤患者的植皮区和供皮区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18例电烧伤患者11例植皮区创面行1次VSD治疗7天后直接上皮化愈合.7例供皮区创面术后8天除1例潮湿未愈合创面外其他均愈合,效果满意.结论: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护理中注意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调整适宜的负压、持续冲洗以充分引流,同时密切观察局部创面皮肤血运及引流的情况,做好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是保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皮肤缺损合并创面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四肢皮肤缺损合并创面感染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敷药方式治疗,待伤口愈合后进行缝合或植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先用负压封闭引流药物将创面湿敖,然后使用吸引机进行治疗一周,结束后进行2期植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创面愈合所耗费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2、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7 d后创面愈合分别为28例(70%)和8例(20%),治疗14 d后分别愈合8例(20%)和16例(40%),治疗21 d后分别愈合3例(7.5%)和6例(1 5%),治疗21 d以上分别愈合1例(2.5%)和10例(2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伴创面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对大面积伤口、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及持续性负压引流(VSD)技术的干 预效果及对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伤口、皮肤组织 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VSD技术,观察组给 予康复护理联合VSD技术,比较两组创面恢复效果、创面分泌物细菌感染情况、预后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创面恢复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细菌计数低于对照组,HA、VEGF水 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 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 康复护理联合VSD技术在大面积伤口和皮肤组织缺损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发挥对大面积伤口和皮肤组织缺损的保护作用,减少炎症反应,促使创面尽早愈 合,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含纳米银聚氨酯敷料的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治骨伤复杂创面患者28例,将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应用含纳米银聚氨酯敷料的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良好,抑(杀)菌效果显著,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纳米银聚氨酯敷料的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于严重软组织创面患者的早期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VSD)治疗肠皮肤瘘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皮肤瘘患者24例,其中16例接受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治疗组),8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对伤口愈合时间、临床换药次数、治疗费用、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组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以及继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可以加速肠外皮肤瘘腹壁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医务人员的换药工作量,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与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将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游离植皮与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引流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疼痛改善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游离植皮与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其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36例骨科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6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患者创面愈合或植皮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与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接受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再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创面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疤痕面积、VAS评分、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94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治疗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低位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后第2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术后4周比较两组治愈率。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2日治疗组VAS评分、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4周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