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巫相宏  陈宇明 《微创医学》2004,23(5):557-558
目的评估高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已进行选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1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支架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并与150例非高龄患者作比较.结果高龄组的支架术成功率为94.7%,非高龄组为96.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组的冠状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3%,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3%,术后近期硝酸酯类药物停用率为44.4%,非高龄分别为6.6%、6.0%及4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均高,高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相宏  陈宇明 《医学文选》2004,23(5):557-558
目的 评估高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进行选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 1 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支架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并与 1 5 0例非高龄患者作比较。结果 高龄组的支架术成功率为 94.7% ,非高龄组为 96.0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高龄组的冠状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 5 .3 % ,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 5 .3 % ,术后近期硝酸酯类药物停用率为 44.4% ,非高龄分别为 6.6%、6.0 %及 42 .4%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7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均高 ,高龄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无复流现象的控制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以普萘洛尔配合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以安慰剂配合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各36例;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无复流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以普萘洛尔配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无复流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78%),两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以普萘洛尔进行辅助,可有效对术后无复流现象进行控制,应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玉英  张红岩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64-1264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PCI)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可靠方法之一,它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现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对支架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相关预测价值.方法 对5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浆CGRP水平,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情况.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组CGRP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组(166.36±10.18,182.5±11.36,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组(53%,34%,P<0.01).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浆CGRP水平相对降低及糖尿病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6例240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265只支架.其中左前降支139只,右冠状动脉84只.左回旋支40只,左主干2只.结果 206例全部成功.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即刻效果良好.其中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置入支架后22例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死亡1例,死因为颅内出血.其他并发症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术中低血压反应9例.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薛靖惠  孙婷  马丹 《中国医药导报》2022,(12):173-176,189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10例行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可能和体会. 方法对我院54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性诊疗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54例冠状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4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全部成功.术中和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谨慎开展PTCA操作是安全可行的,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9.
吴志蓉  李东琴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187-2188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疗效优良、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我院于2002年至今已开展了8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支架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术前护理1.1做好心理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对患者和家属都是一种极强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影响手术效果。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1.
刘彦 《当代医学》2013,(18):56-5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8例,采取介入治疗技术,分析诊治过程及临床效果,指导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实践。结果 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得到介入治疗,其中26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2例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2例出现并发症,总成功率94.73%。结论介入治疗能很好地解除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以护理手段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方法根据国际冠心病预防专题委员会提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编制调查问卷,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13例患者中进行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病人均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其中以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脂血症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70%、50%、40%。结论在做好出院指导的同时,对冠脉支架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定期随访选择合适的时间不断强化,巩固病人的保健意识,不断改变病人不良生活习惯,坚持降脂降糖治疗,可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支架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发现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现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低,可导致患者发生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后果严重,危害极大,已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各适应证的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在局麻下通过外周动脉穿刺、插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保持血流通畅,从而减轻冠心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我科自2005年至今共行冠脉造影检查87例,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术16例,笔者从临床总结出几点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心肌缺血总负荷在评估不同程度、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病人均行冠脉造影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两组.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另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但未完全阻塞.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心肌缺血总负荷值、24h心肌缺血总时间、24h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结果 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肌缺血总时间、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增加显著.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心肌缺血总负荷、缺血时间、缺血次数有进一步增加,但只有三支病变时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才明显增加.冠状动脉内药物j余层支架术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明显下降.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增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若明显增加,反映冠心病病情加重;冠脉内药物狳层支架术是冠心病的最佳治疗:心肌缺血总负荷对判断冠心病病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d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一种有效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冠状动脉支架术作为PTCA的补充手段选择性用于部分病变冠脉使PTCA适应性增宽近期及远期疗效提高且安全性增加.1999年10月~2001年8月本院心导管室行PTCA加支架术治疗冠心病48例经术后严密监测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56例患者,平均年龄(61&#177;5)岁,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冠状动脉显示优良率为98.2%.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筛查、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评估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床实践和大规模临床实验已经肯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价值,其技术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部分临床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6例240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265只支架,其中左前降支139只,右冠状动脉84只,左回旋支40只,左主干2只。结果206例全部成功。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即刻效果良好。其中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置入支架后22例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死亡1例,死因为颅内出血。其他并发症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术中低血压反应9例。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近期临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5 6例年龄≥ 6 0岁 (老年组 )和 4 3例年龄 <6 0岁 (非老年组 )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 ,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96 .3%与 97.6 % ,P >0 .0 5 ) ;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 ,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0 1) ;老年组左主干病变化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0 1)。随访 6 - 18个月 ,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但老年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结论 对 6 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PT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成功率较高 ,并发症少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