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霖 《护理研究》2014,(35):4458-4459
<正>眼部给药是治疗眼部疾病及实施眼部检查的主要途径,给药时药液易沿泪囊流入鼻腔内,导致药效差、作用慢,甚至引起全身不良反应,造成过敏、中毒等严重后果。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给病人眼部用药后一般要求病人用手指压迫泪囊处,防止药液沿泪囊进入鼻腔。由于多数病人不了解眼部结构,指压方法不正确,压迫时间稍长,病人容易因手臂疲劳而放弃指压,  相似文献   

2.
杨继华 《全科护理》2013,(27):2530-2530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45例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病人经过周详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病人手术治疗效果佳,感染症状和泪溢症状改善或消失。[结论]为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病人进行周到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效果、治愈慢性泪囊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11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58眼)和对照组(43例,54眼)。对照组接受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对2组的疗效、术后3d鼻腔渗血量、感染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72.41%比53.70%,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内鼻腔渗血量及感染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SF-36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明显(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符合微创的要求。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46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67例。结果1a后泪道冲洗通畅者41例(89.13%),5例通畅度不满意(10.87%)。传统组:1a后泪道冲洗通畅者62例(92.5%),5例通畅度不满意(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其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避免了面部疤痕,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正确选择病例,并与眼科医生密切合作可以提高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  我们自行研制的三腔二囊管牵拉器用于牵拉固定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效果较好 (专利号 :ZL 992 4 6 92 6 .0 ) ,报告如下。1 结构与组成本牵拉器由三腔二囊管牵拉架、三腔二囊管套钩、线绳、牵拉重物、皮垫共五部分组成。临床应用时 ,三腔二囊管套钩牢系于线绳一端 ,线绳另一端系于挂重物的 14号铁丝上端环上 ,将所需重物组合后 ,从细铁丝的下端环穿于铁丝上 ,再将小铁丝插屑穿于下端小环上 ,以挡住重物不从细铁丝上滑脱。2 具体步骤1患者躺于病床上 ,给患者插入三腔二囊管 ,气囊充气成功后 ,取仰卧位 ,用手…  相似文献   

6.
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由于术后骨切孔处肉芽组织增生,疤痕形成,其远期疗效有所下降。借鉴于丝裂霉素C(MM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纤维化的成功经验,作者从1998年开始对部分慢性泪囊炎患者DCR术中应用MMC,收到了良好的远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4例(15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吻合术组和造孔术组各62例(77眼),吻合术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造孔术组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造孔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6.1%,说明两组术式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孔术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显著高于吻合术组的60.2%(P0.0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造孔术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但造孔术不会引起面部皮肤瘢痕,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的微创要求,符合患者的审美要求,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韦春教 《全科护理》2014,(3):215-216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对41例慢性泪囊炎病人施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病人均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泪溢症状消失,术后鼻泪道通畅,切口愈合好,无感染和出血发生。[结论]做好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 对14例(28侧)成人尸头的泪囊窝内侧壁的骨性结构构成、泪囊窝与前组筛窦、中鼻甲腋的解剖学关系进行观察,并测量泪囊窝内侧壁前后部骨质厚度.结果 泪囊窝内侧壁均由上颌骨额突与泪骨组成.泪囊窝中部以下泪骨约大于上颌骨额突,中部以上相反.前半部骨质平均厚度2.96 mm,后半部平均厚度0.02 mm.将以上二者解剖关系分为3型,Ⅰ型10侧,Ⅱ型13侧,Ⅲ型5侧.泪囊大部分位于中鼻甲腋前下方,小部分位于上方.结论 手术造孔位置选择泪囊窝中下方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10.
慢性泪囊炎中眼科常见病,他作为感染源,是眼外伤和眼部手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作者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经皮肤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对常规术中的一些方法进行改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动静脉穿刺是非常常见的操作技术。但是当病人意识不清、躁动不安、需要长时间留置动静脉针时,对于护理操作的难度就提高了很多。由于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病人穿刺的肢体需要处于制动状态,而大多数病人因不能耐受而翻动身体,特别是当病人的意识出现障碍时,穿刺针脱出的几率就增加了很多。常导致治疗停止,耗材浪费,需重新穿刺,增加病人的痛苦。为此,研制了动静脉固定架,可以将病人的动静脉针穿刺在同侧肢体上,根据血  相似文献   

12.
邹学敏  郭洪 《护理研究》2014,(6):2152-2152
常规输液器使用过程中,部分药液不能进入输液器的液体通道中,存在浪费现象。特别是在贵重药物的使用中,病人往往会将瓶塞穿刺针拉下以减少药物的浪费,但这又给后续输液带来了感染的危险。为此我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瓶塞穿刺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蔡郁  蔡敏  郭新荣 《山西护理杂志》2014,(11):3886-3886
在临床工作中,为病人进行穿刺是基本内容之一。在耳鼻喉科鼓膜穿刺操作中,传统的针头使病人对穿刺产生强烈的畏惧感,且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固定穿刺针也存在不稳定性,穿刺针长度太长也可造成中耳内积液不能有效吸出。本研究针对耳鼻喉科鼓膜穿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一次性使用注射针进行操作,经临床实践验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眼科病人术后需要进行术眼光感的判断,但在判断术眼是否存在光感的同时健眼必须遮蔽。目前临床主要用手指或者病人的棉被遮蔽健眼,弊端在于指缝漏光,病人健眼看到的光源会误认为是患眼看到的,产生假性结果,另外病人的被子不卫生容易继发眼部感染,而且整个操作过程不规范。因此设计制作了遮眼器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遮眼器主要由不透光材料和软胶组成。软胶直径约8cm,高约5cm,上半部分为遮光材料,高约3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德莫林敷贴与普通敷料在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德莫林组和普通敷料组,德莫林组术后用德莫林敷贴覆盖手术切口,普通敷料组用无菌敷料覆盖手术切口,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瘢痕形成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瘢痕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早期应用德莫林敷贴,较普通敷料包扎伤口能够提高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且切口愈合后美观,很少留有瘢痕。  相似文献   

16.
17.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中应用广泛,其根据胸膜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目的在于引流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进肺复张。此装置由引流连接管和水封瓶组成。通常引流连接管采用外径约0.8 cm 的透明塑料管。水封瓶一般分为单瓶、双瓶、三瓶式。我科单瓶式闭式引流装置较常用,在胸腔闭式引流临床护理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夹闭引流管。在引流术中,若过快排气或排液,病人可出现呼吸浅快、剧烈咳嗽、口唇发绀等急性肺水肿症状。通过将普通引流连接管改装成可调节式引流管后即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飞速发展,随着急诊内镜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技术的开展,消化内镜的诊疗不单只在内镜中心进行,还需要不断移动操作地点,在ICU、手术室、普通病房和放射科等场所进行操作。临床工作中,内镜诊疗所需的附属器械种类较多,而器械的移动运送工作是个难点,亟待解决。原来我科购置整理箱进行集中放置,但分类不明确,造成工作混乱,效率低下。针对工作中的困难,我科于  相似文献   

19.
张晓云  周兰姝 《护理研究》2014,(4):1394-1394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需要多种器具,如棉签、笔、止血钳、胶布、手表等,护理人员并无随身放置这些物品的常规收纳包袋,往往将这些物品分置于护士服的左、右口袋内,或临时往返护士工作站取用,紧急情况下有延误治疗、护理的风险。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集中收纳各种常用护理器械、取用方便迅速、便于日常携带的护理工具包袋。由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便携式护理用具包袋,以适应临床护理操作的用具需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