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了A、B、C法7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南京地区23例成人非何杰金淋巴瘤活检标本,结果示9例T系淋巴瘤,8例B系淋巴廇,非T非B及未定型淋巴瘤各3例。病理组织学表现与免疫表型符合率B系达80%,T系达60%。故根据形态学表现估测免疫表型是可行的。经HTLV抗体血清检测,仅1例多形细胞性T淋巴瘤患者阳性。  相似文献   

2.
我院肿瘤科自1990年8月至1995年1月收治非何杰金淋巴瘤(NHL)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3~74岁,其中10岁以下有3例;初治15例,复治8例,在初诊15例中,入院时未能作出明确诊断的有13例,误诊率87%(13/15)。结外型5例,结肉型18例(其中结节型5例,弥漫型13例)。临床表现:浅淋巴结一处或多处肿大的有9例,腹内肿块4例(其中巨大肿块2例),呼吸系统症状3例,便血2例,牙龈肿块、扁桃腺肿块、巨脾、右腋窝巨大恶性溃疡、上颌窦病变各1例。20例经病理确诊,3例经er及诊断性治疗得以诊断。临床分类…  相似文献   

3.
我科1989~1991年收治恶性淋巴瘤15例,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12例,本病在临床治疗与预后上与何杰金氏病有所不同,现将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9人,女3人;年龄3~13岁,中位数8.5岁,6岁以上8例,占66.7%。发病地区:均为河北省人,其中邯郸地区占  相似文献   

4.
张爱泓 《中原医刊》2003,30(2):41-41
恶性淋巴瘤是指淋巴系统的恶性实体瘤 ,也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而非何杰金淋巴瘤是其中一型 ,是源自淋巴系统不同系别、不同阶段细胞的各种恶性实体瘤 ,它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不相同 ,分布为弥散性或局限性 ,发生部位可为不同的器官和组织 ,所以临床症状及其预后差异很大[1 ] 。临床表现为丘疹、红斑、结节状肿物、坏死肉芽肿、炎症性肿块、牙龈弥漫性增生及颌骨内浸润等多种形式的病变 ,与慢性炎症在临床及病理上都容易发生误诊[2 ] 。下面报告非何杰金淋巴瘤误诊为慢性炎症一例。1 病例报告赵某某 ,男性 ,5 9岁 ,病案号 993 5 9,确诊…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3岁,因下腹部痛20 h,于2014年4月19日入院。腹痛呈持续性,伴恶心,无呕吐,无发热,有寒战。体格检验:体温36.7℃,血压120/80 mmHg,神清,痛苦貌,心肺未见异常,腹平,中下腹压痛伴反跳痛,局部肌卫,腹部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结肠充气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0.5%,血淀粉酶水平正常,血生化检查正常,凝血系列检查正常,尿常规检查红细胞10/HP,白细胞3/HP。影像学检查:B超示盆腔偏右侧隐约见混合性回声区,范围约7.2 cm ×6.6 cm,形态欠规则,边缘欠清晰;诊断为盆腔偏右侧混合性回声区。胸部平片正常。腹部立卧位平片示中腹部肠腔内小液平。下腹部螺旋CT扫描见右侧结肠旁阑尾区软组织团块影,直径约2.5 cm,大小约2.5 cm ×7.0 cm ×6.0 cm,团块呈腊肠状,边缘欠清晰,周围少量渗出,团块一端占据部分肠腔,局部肠壁增厚,肠腔轮廓不规则,肠壁不能与团块影区分;诊断为右侧结肠旁阑尾区占位,急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放射治疗效果。方法:自1980年1月至1991年11月间,用钴-60体外照射97例NHL患者。局部照射12例,扩大野照射76例,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9例。常规照射肿瘤剂量180~200cGy/次,不规则野肿瘤剂量140~180cGy/次,总剂量23~60Gy。结果:Ⅰ、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0.0%,14.3%,0。总5年生存率46.4%。淋巴结直径≤5cm和>5cm生存率分别为62.2%(23/37),25%(11/44)(P<0.01)。治疗结束时淋巴结残留者5年生存率22.7%(10/44),全消者5年生存率64.9%(24/37),(P<0.01);野内复发占19.1%,野外复发占80.9%,死于野内、外复发者分别占15.8%和84.2%。结论:淋巴结直经>5cm或治疗结束时淋巴结残留者预后差;复发是本病的主要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7.
粟世勇 《华夏医学》2002,15(4):503-503
本院从 1 993年 6月至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 98例 ,其中有完整资料的老年性 NHL 1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5例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60岁 ,最大 88岁 ,其中 60~ 69岁 7例 ,70~ 80岁 5例 ,80岁以上 3例 ,平均年龄 64.8岁。本组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低度恶性 2例 ,中度恶性 6例 ,高度恶性 5例 ,未分型 2例。临床分期 :I期3例 , 期 6例 , 期 4例 , 期 2例 ,全部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 ,1例有骨髓侵犯 ,余病例未见骨髓侵犯。1 .2 首发症状腹痛 1例 ,左颈肿块 5例 ,右颈肿…  相似文献   

8.
25例扁桃体非何杰金淋巴瘤。平均年龄43岁,15例发生于50岁以上,临床表现咽喉痛、异物感或吞咽困难。病理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10例,高度恶性11例。3例病变局限在扁桃体仅用放射治疗已生存>4年。有淋巴结受累者实施放疗和化疗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22岁。右前臂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8个月。查体:体温37.5~38.5℃。右前臂红肿明显,未见溃破,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右尺骨近端可及一约12cm×7cm×7cm大小肿块,质硬,压痛明显,最大周径35cm,肘关节屈曲受阻。右手掌尺侧皮肤感觉麻木。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378μmol/L,细胞沉降率126mm/h。X线检查:右尺骨近端虫蚀状、斑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长约8.0cm,骨皮质变薄,局部呈筛孔状破坏,界限不清,背内侧骨膜呈层状增生,未见骨质增生及肿瘤骨,周围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9.5cm×12cm,肘关节正常。27天后复查示…  相似文献   

10.
我科1993年收治3例颅内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均为女性。术前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快。CT、MRI仅发现颅内瘤结周呈大片低密度影,肿瘤界线不清,报告为胶质瘤。后经手术切除、脱水剂、激素应用,10d后均痊愈出院。肿瘤经病理切片证实为非何杰金淋巴瘤。 非何杰金淋巴瘤大多数患者发生在外周表浅淋巴结。部分可在深部(如腹腔、胸腔)淋巴结出现。还有部分患者先表现在表浅淋巴结,后播散到结外,如  相似文献   

11.
陈前  杨永福等 《中原医刊》2003,30(2):F004-F004
我院于 2 0 0 0年 1月 15日收治一例眼睑非何杰金淋巴瘤 ,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 ,48岁。因左眼下睑无痛性包块生长 3个月 ,于2 0 0 0年 1月 15日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左下睑包块性质待查收住院。体检 :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余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左下睑扪及硬性肿块 ,无触痛 ,边界欠清 ,活动度差 ,眼前、后节未见异常。辅助检查 :B超示 :左眼睑皮下实性欠均质异常回声区。CT示 :左侧眼球下方眼睑部肿块 (3 8× 2cm ) ,肿块与眼球下界边缘显示欠清楚。肿块穿刺行细胞学检查 ,镜下 :瘤细胞大小较均匀 ,似淋巴母细胞样细…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29岁,因“右颈部无痛性包块3a余”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颈部发现包块,起始约核桃大小,无疼痛、渐增大,一年前双腋下、左颈部、双腹股沟发现包块,曾在多家医院检查,均无明确诊断。检查:右颈隆起约20cm×17cm×12cm包块,质硬、结节状,边界不清,双颌下、左颈部均扪及1.5cm、3cm不等淋巴结。辅检:CT示右颈部良性肿瘤可能(不排除淋巴瘤)。穿刺细胞学:镜下见较多小淋巴细胞、梭形细胞,部分细胞核染色质粗,有核仁,为排除低度恶性淋巴瘤,建议病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Ploton改良的一步胶银染色法,对49例弥漫性B细胞系N+L、6N弥漫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石蜡片进行研究,结果示;AgNOR颗粒数>2.96±0.44为恶性NHL,AgNOR颗粒<1.97±0.81为良性病变,两者之间为“灰区”.良恶性间有一定重合。同时,AgNOR颗粒数对恶性度的分类有意义:低恶性度NHL其AgNOR颗粒数为2.96±0.44,中恶性度为4.67±0.73,高恶性度为6.60±1.38,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果还提示,AgNOR瞩位数的多少及颗粒大小有助于NHL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5.
对80例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作回顾性分析,一般以局部包块,局部压迫或阻塞为主要症状,病变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分析统计结果,肯定了治疗方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等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7年~1993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非何杰金淋巴瘤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