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风反应是麻风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往往给病人造成严重畸形残废,甚至终身失去劳动力。目前,国内外治疗麻风反应尚无理想药物,反应停(Thalidomide)不仅对第Ⅰ型麻风反应(主要是结核样型麻风反应)疗效很差,而且会产生畸胎、头晕、浮肿等副作用。皮质激素类药长期使用可使病人产生依赖性,后果更坏,同时副作用也很多。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试用草药雷公藤治疗麻风反应,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雷公藤治疗Ⅱ型麻风反应284例次,有效者281例次,有效率98.95%,对照组反应停治疗Ⅱ型麻风反应113例次,有效者109例次,有效率96.4%。雷公藤治疗Ⅰ型麻风反应34例次,有效者32例次,有效率94.1%,反应停对Ⅰ型麻风反应无效。根据临床和化验室检查,雷公藤对Ⅱ型麻风反应的疗效不亚于反应停,对Ⅰ型麻风反应的疗效可能优于反应停。雷公藤药源丰富,使用方便,其提取物“104”和“124”的副作用很少。  相似文献   

3.
在29个江苏汉族麻风多发家系中进行了HLA-A、-B、-C和-DR分型,并对其中26个家庭进行了单倍型分离分析。患瘤型麻风(LL或BL)的同胞共有亲代单倍型显著多于预期值(p<0.05);L/T“同胞对”显示了亲代单倍型显著的非随机分离(p<0.0005)。提示:瘤型麻风易感素质受控于HLA;HLA连锁基因并不提供对“整个麻风病”本身的易感性或抵抗性。瘤型和结核样型麻风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4.
麻风溃疡是麻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报导,其发病率为20~40%。我所住院部1966年统计占23.4%,其中以结核样型麻风的溃疡发生率较高,次为瘤型及界线类、未定类麻风并发溃疡者极为罕见。结核样型麻风溃疡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麻风杆菌较早侵犯周围神经引起神经、血管及局部组织发生营养及功能障碍,再加上外界的刺激和皮肤损伤,或较长时间的站立和走路的压迫,均可引起局部瘀血,水皰形成,破损以至坏死不能愈合而形成溃疡。因此,90%以上的溃疡好发部位都是在足底及足趾部。若溃疡反复感染,容易并发骨髓炎,甚至发生败血病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麻风溃疡的治疗,是临床上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从1969年6月开始,先后采用自体表层皮片植皮和用“920”湿敷两种方法治疗麻  相似文献   

5.
1973年7月以来,我们用带菌的麻风患者皮肤组织接种了13批小鼠,现将接种时间超过4个月的11批试验情况简单汇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人麻风菌的来源:21名麻风患者中界线类偏瘤型8名,界线类偏结核样型2  相似文献   

6.
麻风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傳染病。作者在上海所见麻风病例頗多,1950年會分析1947-50年在上海同济医院所見麻风66例并发表“麻风的診断与型类,上海所見特殊麻风病例之討論”一文。白1950年迄1954年底,所見麻风病例数目,包括以前所見的共达190例,其中临床观察,細菌檢查,麻风的免疫学檢查及病理檢查,四項俱全者計71例。本文即根据所見病例,观察及研究所得,重点报告并研究麻风的临床观察、診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多菌型瘤型麻风(LL)13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3例,界线类麻风(BB)2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4例,结核样型麻风(TT)2例以及5例正常人皮肤水泡液内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明显高于病人组(P<0.01);各病人组间HLA-DR表达率亦有显著性差别(P<0.01和P<0.05),其中以LL/BL组最低,依次为BB组、TT/BT组。提示麻风,特别是LL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特异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病人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减少,影响其向T细胞传递抗原关。  相似文献   

8.
麻风病有很多类型。在两个极型,即皮损局限,通常查不到菌的纯结核样型(TT)与皮损广泛,大量带菌的纯瘤型(LL)之间,存在一系列中间类型,分别称为偏结核样型的界线类(BT)、中间界线类(BB)和偏瘤型的界线类(BL)。各型的预后相差悬殊,临床表现呈现连续光谱似的改变,显然反映了宿主对抗麻风菌的免疫力有所不同。 近年来关于麻风患者免疫状态研究的资料很多,往往选择瘤型(包括BL与LL)麻风  相似文献   

9.
组织样麻风瘤往往发生于经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后病情恶化或复发的病例,也可发生于未经抗麻风治疗的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患者中.笔者报道的是一例未经过化学治疗的组织样麻风瘤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勇  陈春梅 《海南医学》1993,4(4):14-15
1984年以来,我院对86例麻风进行联合化疗,现将有关临床、细菌、麻风反应和毒副作用的观察,以及停药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共有患者89例,接受联合化疗(MDT)的86例,占96.6%。其中瘤型(LL)44例,界线类偏瘤型(BL)14例,中间界线类(BB)6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22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15~85岁,平均47.4岁。病期0.5~42年,平均6.7年。分为初治组(未经抗麻风治疗)50例,经治组(曾用过抗麻风药物)36例。86例麻风中属复发病例的36例。  相似文献   

11.
砜类药治疗麻风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虽已治愈大量病人,但由于长期应用氨苯砜一种药物,相继出现了耐药菌株和残存活菌以及治愈病人复发的问题,给进一步控制麻风造成巨大困难。第二次全国麻防治工作会议,为加速消灭麻风的进程,提出对多菌型麻风采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中央对麻风防治工作提出了七年内基本控制传染、随后消灭的规划,各地在防治工作中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近年来各种有效治疗药物之发现,为防治工作带来更有利的条件。目前砜类莉物在麻风治疗上是一种有效的化学药品。第六次国际麻风会议亦认为是治疗麻风的主要药。1943年乏氏(Faget)首先采用二氨基二苯砜,简称(D.D.S.)化学公式为:“普洛明”治疗麻风病,取得良好效果,这是在麻风病的治疗上有了很大进步。其他砜类药的衍化物,如苯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975~1977年在江苏太县溱湖医院发现组织样麻风瘤16例。其一般临床表现与瘤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相似,组织样损害分为四型;临床资料提示其为耐砜类药物菌株所致。8例中之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实为耐氨苯砜菌株,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典型组织样麻风瘤4例,不典型12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疫学检查。作者认为麻风杆菌耐砜类药物突变株可能是产生组织样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细胞内鸟型分枝杆菌(M A I)引起的皮肤感染在一般患者中不常见,但对那些免疫受损的患者包括H IV患者可能会造成严重感染。作者报道1例A ID S患者皮肤感染M AI,临床及组织表现极似组织型麻风,这种表现在此类患者中未见描述。细胞内鸟型分枝杆菌感染的1例HIV阳性患者表现为组织型麻风@Boyd A.S.$Dr.3900 the Vanderbilt Clinic, Nashville, TN 37232, United States @Robbins J. @崔荣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55年至1959年中共有麻风门诊患者195例,占同期全部初诊病例的0.49%,现选择其中169例病案分析报告于下。病例分析 1.分型:169例麻风患者中,结核样型128例,占75.8%;瘤型34例,占20.1%;未定类6例占3.5%;界线类1例占0.6%。  相似文献   

16.
两型麻风反应与预后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们的看法也不一致;阿根廷麻风专家 S.S,Chujman氏认为瘤型麻风反应对患者有益,结核样型麻风反应预后不良。我们就湖南永顺高峯坡医疗站近五百例麻风患者中,以其生活及病症的情况大致相同的而病期均在十五年以上的六十六例两型的晚期患者,以其麻风反应的有无、患者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江苏省的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全省性普查普治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麻风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有大批瘤型麻风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如何严格而又恰当地掌握瘤型麻风治愈标准,成为当前麻风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对判断瘤型麻风治愈起着重要作用,1963年福州会议制定的暂行标准要求出院瘤型麻风在病理上无麻风性特异性病变和抗酸染色查菌阴性,并在纪要中强调提出出院条件不得低于此标准。。试行十六年来,有些  相似文献   

18.
麻风反应,尤其是神经痛,一旦发作,疼痛难忍,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是麻风病学中急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最近我们试用“斯锑黑克”治疗麻风反应神经痛,尚有较好的效果,因时间较短,例数不多,先作初步介绍,以供同道参考,并请指正。我们共治疗患者10例,其中结核样型麻风7例,瘤型麻风3例,均系服氨硫脲、氨苯砜、苯丙砜治疗的患者。神经痛的程度不等,重者为全身痛,断续三年余。轻者只有一个肢体疼痛,不过10天。对神经痛反应,我们过去曾用过不少疗法;如普鲁卡因封闭  相似文献   

19.
1.从1970年7月~1974年7月4年时间内从事人麻风杆菌的培养与鉴定工作,采取人麻风标本71份共做139次培养。 2.在56例供材病人中,瘤型患者36例,界线类19例,结核样型1例;病期为1年~20年。均为苏北地区病人,除10例未经化疗外,余均接受过砜类或共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63例麻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麻风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3例麻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及结论:63例麻风患者瘤型麻风35例,为麻风主要临床表现型,麻风样反应3例,易引起误诊,误治;合川26例,为重庆市主要发病地区,城镇患者15例,并不少见;由于麻风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对麻风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