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鼠实验性脑震荡的病变规律和神经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Wistar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于伤后1,3,7,14及30天活杀取脑组织,经光镜,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等技术研究脑震荡的病变规律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100g砝码于1m处撞击大鼠头部可复制大鼠脑震荡的模型,其基本病变为脑血管扩张,淤血,出血,脑组织水肿,神经元变性,凋亡和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伤后1-3天,脑组织呈点状坏死,周围组织疏松,单核及泡沫样细胞增多,神经元变性,凋亡和坏死。7天脑水肿达高,海马锥体细胞减少,呈极度缺血性改变,14-30天内仍见血管扩张,淤血,可见出血,水肿好转。原位末端标记显示,伤后1天见凋亡细胞增多,3天数量达高峰,伤后30天凋亡的神经元持续存在。结果显示,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凋亡是脑震荡神经元迟发性损害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对急性CO中毒大鼠迟发型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及高压氧治疗对迟发性脑损伤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Ischiropoulos的方法制备急性CO中毒动物模型。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大鼠染毒后1、3、5、7、14、21d等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并与高压氧治疗组比较,以此评价高压氧的治疗作用。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方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观察急性CO中毒及高压氧治疗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急性CO中毒大鼠脑内发生广泛的病理损伤,中毒组大鼠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部位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其中大脑皮质、海马等部位损伤较重。TUNEL染色表明,CO中毒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凋亡,凋亡神经元从染毒后第3天开始显著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P〈0.01),以后逐渐减少。CO中毒动物,高压氧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脑内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较轻,各时间点海马区损伤均较轻;凋亡神经元数目较少,尤以CO中毒后第5天和第7天明显(P〈0.01)。高压氧促进CO中毒大鼠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尤以CO暴露后第3、5天明显(P〈0.01)。结论急性CO中毒大鼠出现广泛的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表现为迟发的神经元坏死和凋亡。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元变性坏死,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及7-硝基吲唑(7-NI)和氨基胍(AG)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2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创伤组、AG治疗组、7-NI治疗组、AG+7-NI联合治疗组),每组又分为伤后1、3、6、12h及1、3、7、14d共8个时相点.采用Marmatou法制作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nNOS和iNOS表达情况,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双标染色观察细胞凋亡与nNOS、iNOS的关系.结果 创伤组海马CA1区nNOS表达在伤后6h达高峰,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在伤后3d达高峰,各治疗组凋亡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伤后6h创伤组TUNEL与nNOS共阳性细胞较多,应用7-M后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伤后3d创伤组TUNEL与iNOS共阳性细胞较多,应用AG后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大鼠脑创伤后nNOS和iNOS的过度表达对大脑神经组织具有毒性作用,是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7-NI和AG可抑制nNOS和iNOS的活性,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羧基末端PDZ结合配体(carboxy-terminal PDZ ligand of nNOS,CAPON)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脊髓横断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及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技术结合的方法检测正常成年大鼠脊髓内以及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损伤段脊髓组织中CAPONmRNA的表达,采用cresylviolet染色计数脊髓组织内存活神经元。结果 CAPON mRNA在对照组大鼠脊髓内呈低水平表达于前角神经元,脊髓损伤后表达于灰质各部分神经元及白质。在损伤早期2h表达开始升高,于8h达到高峰,随后1d有下降趋势,3d时稍有上升,损伤后14d恢复至正常水平。而nNOSmRNA在损伤后2h迅速上调,于8h达高峰,随即下降至正常水平。在此过程中,有神经元凋亡现象的发生。损伤后2h存活神经元的数量即减少,随后稍有增多,但仍少于对照组,3d后存活神经元再度减少,持续至14d。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CAPONmRNA表达发生变化,提示CAPON可能通过调节nNOS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而影响神经元的凋亡,在脊髓损伤病理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创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创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病理形式及过程。方法:以大鼠脑创伤模型和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光镜、电镜方法对模型的损伤情况进行形态观察;以DNA-Ladder、TUNEL法对神经DNA损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见神经元出现变性;电镜下观察神经元坏死、凋亡、伤后1d时最严重;DNA Ladder实验可见梯度电泳带,TUNEL法伤后2h神经元即有染色,伤后1d时最明显,伤后7d时仍高。体外实验神经元划伤后崩解、坏死,正常神经元在划伤神经元培养液中培养后出现凋亡。结论:急性脑创伤后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主要表现为坏死和凋亡,凋亡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震荡(BC)鼠认知障碍与大脑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84只,用自制单摆式机械打击装置,复制脑震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脑震荡后1,2,4,8,16,24d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应用Morris水迷宫(MWM)实验评价空间认知功能;用抗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大鼠基底前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胆碱能神经细胞,并对ChAT阳性表达物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震荡后3d内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而4—21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底前脑ChAT阳性细胞数及ChAT蛋白表达活性在脑震荡后明显减少,第8天达低谷,随后增加,至第24天接近正常;脑干网状结构ChAT蛋白表达活性在伤后第1~2天下降,随后逐渐上升,第24天达高峰。结论脑震荡大鼠的认知障碍与基底前脑、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可能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震荡大鼠认知障碍的特征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单纯性脑震荡模型。随机分为伤后1,2,4,8,16,24d六个损伤组和对照组(各12只);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脑黑质致密区(SNC)和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8d组脑震荡后1~3d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16d组和24d组水迷宫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C和VTA的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在伤后各组均不同程度增强,4d组反应最强,24d组有所减弱;24d组的SN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脑震荡后大鼠出现近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2)脑震荡后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8.
右美沙芬治疗对兔急性脑外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N-甲基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右美沙芬(DM)治疗兔脑外伤,并检测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坏死细胞数的变化,探讨DM治疗对脑外伤后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家兔利用颅脑外伤自由落体打击器造成一侧脑外伤模型,伤后动物被分为治疗6h组,7d组,外伤6h组,7d组及对照6h组,7d组,治疗组动物在外伤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右美少芬治疗,剂量为50mg.kg^-1.d^-1,外伤组和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渗盐水10mg/d,分别在伤后6h,7d致死各组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伤灶及周围脑组织HSP70的表达及坏死细胞数。结果:对照组未HSP70阳性细胞的表达,外伤后,伤灶及其周围可见大量HSP70表达。治疗组损伤及其周围的神经元HSP70表达较外伤组显著增加,而坏死神经元数目则显著减少。结论:兔脑外伤后DM治疗可诱导内源性保护因子HSP70的表达增高,提高神经元对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的耐受性,进而增加神经元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在舱室内大鼠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舱室颅脑爆炸伤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8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单纯致伤组(n=40)和致伤+GSNO治疗组(n=40);采用二硝基重氮酚(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爆炸,建立颅脑爆炸伤模型。伤后1、6、12、24、48小时取标本。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浓度;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致伤组伤后1小时脑组织TNFα-、IL-1β、MDA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伤后12小时升高达峰值(P0.01),伤后48小时脑组织TNF-α、IL-1β浓度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致伤组伤后1小时脑组织SOD活性即显著降低(P0.01),致伤后12小时降低至最低值(P0.01),伤后48小时仍低于正常值。致伤组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脑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给予GSNO治疗后各时间点脑组织TNF-α、IL-1β、MDA浓度均较致伤组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或P0.05)。治疗组脑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等表现均较单纯致伤组轻。结论舱室颅脑爆炸伤后可导致大鼠严重的继发性脑损伤;而早期给予GSNO可明显减轻脑组织炎性损伤和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元变性、坏死,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之间相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50只采用成组设计方法分成假手术组、创伤组、7-硝基吲唑(7-NI)治疗组、氨基胍(AG)治疗组、AG和7-NI联合治疗组共5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TBI,伤后1,3,6,12 h、1,3,7,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I区nNOS和i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nNOS表达在伤后6 h均达高峰,各组高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12 h 7-NI治疗组与创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高于创伤组(P<0.05).各组iNOS表达在伤后3 d达高峰,各治疗组高峰值均低于创伤组(P<0.05).结论 大鼠TBI后nNOS和iNOS之间通过NO的反馈机制相互影响,nNOS活性的增强是iNOS表达的始动因子之一,iNOS活性增强可以下调n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大鼠海洛因中毒性脑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损害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同时研究这种脑损害的病理改变及其发病机理。材料与方法 通过建立海洛因依赖及中毒性脑损害大鼠模型 ,观察其脑部光镜与电镜改变 ,总结这种脑损害的病理变化规律。结果 成功建立海洛因依赖及中毒性脑损害大鼠模型。海洛因中毒性脑损害大鼠光镜与电镜表现 :(1)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累加剂量 4 336mg/kg体重组与 1931mg/kg体重组或盐水对照组之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死亡数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4及P =0 .0 32 ,均P <0 .0 5 ) ;(2 )海马CA1 4区光镜下主要表现神经细胞固缩坏死 ,数量减少不明显 ;(3)小脑浦肯野细胞大量固缩变性 ,部分坏死及脱失 ;(4 )首次发现海洛因中毒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周围基质溶解破坏 ;(5 )大鼠大脑及小脑髓鞘轻度变性 ,但未见典型脱髓鞘改变。结论 建立海洛因依赖及中毒动物模型可以有效地研究海洛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损害。大鼠海洛因中毒性脑损害病理改变主要是多部位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微血管基质的溶解破坏。长期海洛因滥用引起大脑持续低氧状态及海洛因直接损害可能是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醒状态下大鼠脑震荡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建立简单实用的大鼠脑震荡动物模型 ,为其损伤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自制装置 ,分别利用不同重量 (2 0 0g,10 0g和 5 0g)砝码 ,从 1m高度对大鼠造成脑损伤 ,选择合适的砝码重量制作脑震荡动物模型 ,动态观察伤后大鼠意识状态、行为学及病理学变化。结果 :大鼠受到撞击后 ,呈现典型的“先昏迷再清醒”的脑震荡临床表现 ,病理学显示顶枕部、额叶、颞叶出血 ,迷宫实验显示其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结论 :该装置较好地复制了脑震荡模型 ,且与临床上造成脑震荡的表现相似 ,有助于进行不同程度脑损伤后继发病理生理变化的机制和相应的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对心肌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HPM对心肌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基本病变规律和分子病理机制。方法:5个不同功率密度的HPM辐照大鼠,于伤后1h,6h,24h,7d,14d及28d采取心肌组织,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其病变规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c-Fos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PM辐照后心肌纤维早期出现细胞水肿,水变性,中后期可见收缩带,透明样变,损伤存在剂量效应关系。bcl-2/bax,c-fos和p53参与了HPM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_H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穿梭质粒与携带复制缺陷的人血清 5型腺病毒基因组的质粒在 2 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 ,构建Ad_HGF。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_GFP)载体注射到局灶性缺血大鼠的缺血侧侧脑室 ,观察其在脑内的表达部位和持续时间。动物给药治疗后 3d ,取大脑 ,平均切成 4片 ,用TTC染色评价Ad_HGF对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Ad_GFP仅在大鼠双侧侧脑室壁及脑室内的脉络膜细胞表达 ,表达持续两周左右 ;Ad_HGF治疗组动物大脑缺血区明显小于非治疗组动物 (P <0 .0 5 )。结论 :Ad_HGF能显著缩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区。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脑外伤后脑神经功能与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HBO组和外伤对照组。建立大鼠侧方液压颅脑损伤模型,观察脑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损伤面积等病理变化。结果:HBO组与外伤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异常较轻、脑组织含水量和损伤面积较小(P<0.05),同时脑组织病理改变较轻。结论:HBO对脑外伤后的脑神经组织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理考虑与纠正脑缺氧,恢复能量供应,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组织病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耐力训练和补充不同剂量外源性L-Arg对耐力训练后和力竭运动恢复期大鼠股外肌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股外肌NOS三种亚型(eNOS、nNOS、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耐力训练显著上调eNOS、nNOS表达(P< 0.01),有上调iNOS表达的趋势;补充小剂量L-Arg可下调nNOS的表达(P < 0.05),有上调iNOS表达的趋势;补充大剂量上调nNOS表达(P < 0.05),有下调iNOS表达的趋势.结论:耐力训练上调eNOS、nNOS、iNOS的表达;补充外源性L-Arg对nNOS、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剂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从而探讨少数小肝癌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方法:52例小肝癌(SHCC)患者行螺旋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形式。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化、坏死囊变、透明细胞变及脂肪变性等。结果:52例患者共发现病灶72个,CT动脉期扫描有48个病灶有明显强化。SHCC在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方式为高-低-低密度等高-等-低密度;不典型方式为低-低-低密度和高-等-等密度。术中见肝硬化者占79.2%,18.1%的病灶内见出血坏死,16.7%的病灶出现透明细胞变或全灶为透明细胞癌。结论:大部分小肝癌在动脉期出现强化,多期扫描不强化的占11.1%,不强化主要是坏死造成,脂肪变性和透明细胞变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高原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红景天制剂给大鼠灌胃(治疗组)。造模30天后取各组的脑组织,采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一氧化氮合酶(NOS),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脑新皮质结构内NOS的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治疗组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在低氧环境下红景天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