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辩证施治(一)湿重于热型邪遏卫气: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  相似文献   

2.
本篇条文共46条,薛氏自加注解,以详述条文中的未尽之处,《温病学》讲义只选录1~40条,综观全文,它实际是论述湿温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因素、临床分型、一般证型(正局)及特殊证型(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部分温病文献中恶寒的病机进行分析,以辨证四要素(病因、病所、病机、病势)为指导,回顾温病医家对恶寒的理论与临床认知,进而为临床与恶寒有关的病证提供更宽广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三焦俱急歌括上焦未清大热渴,痰壅脉躁舌燥黄,小承小陷汤合用,救急结胸阴液亡。注释:痰涎塞盛,是热迫上焦,熬津成痰,壅滞脉络。身大热,口大渴,苔黄燥无津,脉象躁动,为热灼中焦,胃液被劫。邪热炽盛,从上焦发展到中焦,如不遏止,将有趋  相似文献   

5.
温病论治     
温病的论治,应以卫、气、营、血为纲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尽管四时温病发病的季节各有不同,症状也各有特异之处,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规律,就是叶天士所说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可以依据它作为基础,再结合《伤寒论》的"六经"、《温病条辨》的"三焦",进行辨证论治.但必须指出,所谓卫、  相似文献   

6.
邓铁涛 《新中医》1989,21(3):44-45,40
  相似文献   

7.
温病概说     
本文是作者系统温课的有关温病方面的笔记,内容共分五个部分,即:(1)前言(2)上焦温病(3)中焦温病(4)下焦温病(5)结语由于个人学识肤浅,其中很可能存在有缺点甚至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浅谈温病     
本文作者对温病的特点、辨证、治法、预防作了粗浅的阐述,从而认识到温病所特有的性质:大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病情较重,甚至有一定的死亡率或留下某些后遗症;还有许多病种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蔓延,造成程度不等的流行。警示人们要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为原则,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尽快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邓铁涛 《新中医》1989,21(5):44-46
  相似文献   

10.
温病西江月     
第一节温病诊法温病辨证诊断,卫气营血三焦。望闻问切法中求,症状舌苔脉象。病情复杂多变,证候表现无常。独特诊断法高超,辨舌验齿为要。一、辨舌舌诊内容重要,舌苔舌质分清。脏腑气血与衰荣,邪气性质可认。  相似文献   

11.
阳明温病     
徐家村徐衣尧,男,二十三岁。初病时,前医误认为少阴伤寒,连服真武汤加味数剂无效,症状转剧,下利,四肢微厥,烦渴喜饮,神昏谵语,肌热如焚。经请福州市西郊某先生会诊,也认为是少阴症,又连投白通、通脉四逆和云苓四逆汤加沉香,蛤蚧、鹿茸等五、六剂,病情更  相似文献   

12.
<正>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的机理。温病毒邪侵犯人体所激起的异常反应,影响或破坏了机体阴阳、气血的生理功能——动态平衡而发病。其发展过程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卫、气、营、血和“三焦”及所属脏腑方面。由于病邪先后侵犯的部位不同,发展变化不同,其在卫气营血、三焦及所属脏腑之间的病理变化、证候特征也各异,因此,对温病的辨别,就是以卫气营血、三焦的因邪致病而出现的临床证候特征为依据。所以温病学中卫气营血、三焦  相似文献   

13.
温病要义     
温病学说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这是清代医者的卓越的贡献。从叶天士口授温证论,到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王孟英编温热经纬,以及其他温病研究者的努力,温病学说普遍的被医家所学习,在临床实践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写下了清代医学史上辉煌的一页。本篇分为五点来论述:(一)什么是温病;(二)温病学说的发展;(三)温病所包涵的疾病;(四)温病的证候群、诊断及治疗;(五)一些温病学家的生平及其著述;(六)附论温病学说的几个问题。在一九三五年,我编写了一本温病论衡,现在选取原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说是有清一代对于发热性流行性疾病研究的重大科学成果。解放以来运用温病学说治疗急性传染病取得显著的疗效,特别是治疗乙型脑炎、钩端病、出血热、登革热等,直到今天经过大量病例统计,治疗效果居世界领先地位。但三十多年来,中医教育把《温病学》列为经典著作,不看作是临床学科。温病学教师脱离临床,临床医生又好用抗菌素,温病学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不为中医学生所重视,实属  相似文献   

15.
<正> 二、三焦三焦这一学说,作为温病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根据《内经》、《难经》对其部位(上焦—胃上口以上;中焦—胃中脘;下焦—当膀胱上口)和生理功能(包括气、液的生化治理、滋养、排泄及其动态平衡)的论说,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与其发生发展规律,用以论述温病的机理。即:湿热类病的热变最速、易于化燥伤津,湿热类病的湿阻气机,湿郁难化,湿与热搏等直接形响或破坏“三焦”—气液运行的动态平衡及所属脏腑功能。阐述温热或湿热毒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  相似文献   

16.
温病概论     
温病学说,它是在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医治疗热性病的经验总结,也是学习中医必须研读的一门课程。江苏省中医学校为了便于学习中医,特写成“温病概论”一稿,这对帮助读者研究和学习祖国医学有一定价值,特予刊载,以供医工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可侵入直接发病,也可先潜伏体内,过时发病。这种学说对区别温病初起的不同证侯类型,提示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传变趋向,确定不同治疗大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五、辨温病的发热(一)温病辨发热的意义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阳气与阴液的相互依存和制约的作用,阴阳协调,故身热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阳热增多或热少外泄,阴阳就失去原有的动态平衡,在主觉或他觉上感到身热异常,便是处于“发热”状态。发热的原因很多,就温病而论,它是感受温热或湿热毒邪所导致的主要症状,是温病过程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发热的变化贯串于温病  相似文献   

19.
<正> 诊法,是了解、研究疾病现象,以探求疾病本质的一种方法。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温病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因素,有发病急,变化快,或浊滞难解,缠绵反复等特点。因此,临证时迅速地进行检查,及时地作出诊断,不仅对掌握病变机理、决定治疗方法不至于有失时机,而且对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播散,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诊断温病的具体方法和诊断其它各科疾病一样,都是以“四诊”“八纲”等为基本内  相似文献   

20.
温病专题讲座——第二讲 伤寒与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一讲说温病学说是仲景学说的发展,大大补充了仲景的《伤寒论》,两者合起来才成为比较完整的外感热病学说。分开则均有所偏,各有所不足。为了证明这一论点,有必要看看前人对伤寒的定义及其如何从《内经》热论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