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术式之一。子宫切除后供应卵巢的血液减少了50%[1],可加速卵巢功能的衰竭。同时由于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且有分泌功能,是维护妇女生命健康的重要器官,不能轻易摘除。妇产科保留功能手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即妇女患妇科疾病需要手术治  相似文献   

2.
郭哲  王喜华 《中原医刊》2001,28(12):28-29
阴道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 ,也担负着性生活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对人体生理有一个新的认识 ,性医学成为一门新兴科学逐渐被全世界所重视。在子宫全切术时 ,如何保护阴道的完整和生理功能 ,我院妇产科从 1991年元月至 1993年 5月以改良式子官全切术作为一项新术式进行探讨。子宫全切是妇科常见手术 ,以往的术式是 :在阴道的宫颈外口水平切除子宫 ,切除上端阴道长 2 .5~ 3cm ,我们改良术式是沿阴道穹窿附着宫颈处切除子宫 ,保留了上端阴道 ,使之在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使阴道深度增加。施行改良式子宫全切术共 114例 ,追踪随访 …  相似文献   

3.
莫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79-1080
腹式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包括子宫全切术、切除或保留附件的手术。手术适应证:子宫肌瘤或伴有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卵巢恶性肿瘤;严重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两侧附件病变需要子宫切除者;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腺肌症等。  相似文献   

4.
操胜斌 《农垦医学》2016,(4):350-35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对比。方法:将180例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照组实施腹式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略有提高。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微创让患者更满意,临床治疗疗效优于腹式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5.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有普通子宫全切除(筋膜外子宫全切除)及子宫次全切除两种。前者将宫颈完全切除,手术费时长,副损伤机会大;后者完整保留宫颈,存在宫颈残端癌的危险。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克服了上述两术式的不足,达到了手术费时短、防止宫颈残端癌、保持...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是常见的妇科手术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筋膜外(普通 )子宫全切除、子宫次全切除和筋膜内子宫全切除等。各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比较及一些手术方式的改良报道较多[1,2 ] 。近年来 ,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逐渐推广 ,有取代传统的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和次全切术之趋势[3 ] 。但对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术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文献涉及较少。现将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施行的 96例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常规宫颈细胞涂片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的 96例妇女均具有子宫切除指征 …  相似文献   

7.
改良子宫全切除术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春兰 《重庆医学》2006,35(12):1146-1147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各有利弊。而简便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的目的,又能兼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的优点。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的可能性及改变妇女对手术的恐惧、担心。达到对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最小的目的,我科开展了简便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58例,并进行术后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 是在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基础上的一种改良术式 ,它既取普通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之优点 ,又能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阴道的完整性并保留部分宫颈 ,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切除子宫的术式。我科 1997年 10月~ 1999年 5月用该术式实行手术 5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 8例患者的年龄为 3 3~ 61岁 ,其中子宫肌瘤 3 9例 ,子宫腺肌病 9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4例 ;子宫内膜息肉 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4例 ;子宫最大体积如儿头大及有严重盆腔粘连者 3例。2  手术方法与结果2 .1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和麻…  相似文献   

9.
徐德萍  曾庆丽 《华夏医学》2013,26(2):313-315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治疗良性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拟切除良性病变非脱垂子宫的患者72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阴式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结果: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早,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无感染,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手术腹部无疤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40例有切除子宫指征的患者采用改良式腹式子宫全切术,并同时抽样40例普通子宫切除术作对照.结果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肛门排气早.结论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1.
黄小桃 《华夏医学》2007,20(1):102-103
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以来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80例进行回顾分析,与同期传统子宫全切术80例进行比较。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目的,又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之优点,术后并发症减少,保持了盆腔张力,切除宫颈内膜移行区,消除残端癌之顾虑,术后对性生活无影响,并防止阴道及脏器脱垂,有利于保持直肠、膀胱的正常功能,是一种实用易行的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优点并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比较。方法:对56例妇科患者实施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32例行经典式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典式子宫全切术使盆底结构变化大、阴道短缩、手术副损伤大。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发率低等优点,并可避免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非脱垂子宫因良性病变而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30例。观察组施行阴式子宫全切术 ,对照组施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术。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 ,术后病率低 ,肛门排气时间早 ,住院时间短 (均P <0 .0 5 ) ,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P >0 .10 )。结论 :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 ,恢复快 ,不增加并发症等优点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子宫全切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金娟  张玮 《北京医学》2008,30(2):96-99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子宫切除对中青年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各种良性子宫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根据术式不同,随机分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保上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次切组)及全子宫切除术组(全切组),每组50例.比较不同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3组术前及术后性激素水平、更年期症状、性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次切组和全切组术后雌二醇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保上组术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保上组术后更年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次全切组和全切组,性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全切组.结论 三种子宫切除术式中,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最小,该术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手术,传统方法多用于脱垂子宫.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日益提倡和发展,非脱垂子宫阴道手术多采用子宫全切术.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是由其衍变而来的一种术式,它既保留宫颈,又具有不开腹的优点.现将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20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全切术在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40例,其中25例行子宫次全切术,15例行子宫全切术。结果:子宫次全切术组止血成功23例(92.0%),子宫全切术组止血成功14例(93.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次全切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都明显少于子宫全切术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可以有效控制产后大出血,而子宫次全切术更加有利于术后恢复,可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经典式子宫全切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术式优点并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比较。方法:对112例妇科患实施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64例行经典式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典式子宫全切术使盆底结构变化大、阴道短缩、手术副损伤大。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痛发率低等优点,并可避免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腹式子宫全切术相对传统子宫全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改良腹式子宫全切术122例与接受传统子宫全切术1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性生活满意度等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肠排气时间改良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良组术后阴道无缩短,性生活无影响。结论改良腹式子宫全切术较传统子宫全切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符合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牛宗花  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01-101,10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保持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分泌轴完整性术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需子宫切除者行保留子宫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选同期子宫全切除术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病率及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无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差异,手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无改变,而且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提示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结论保留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韦玉萍  谭小平  李伟芳 《吉林医学》2013,34(9):1616-1617
目的:比较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组和腹式子宫全切术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阴式子宫全切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阴式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疗效优于腹式子宫全切术,是临床治疗子宫病变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