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病是民国初年著名医家张锡纯的临床理论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气论、元气论、冲气论以及从冲脉论治妇科疾病等方面,其中多有创新之处,不落前人窠巢,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思路和措施,创制或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并列举了多数医案,对后世临床有较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病气现象初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徐洪涛,吕广君,赵光病气属于气的一种。与其它种类的气一样,由于它不能被一般的感官所感知,所以讨论起来比较困难。在此,仅据笔者的练功体验和临床实践,对我们所观察到的病气现象作较详描述,以供同道参考斧正。一、“气”的认...  相似文献   

3.
肝郁脾虚证是多种疾病的关键证候;虚气留滞是多种病证的动态化规律;分析肝郁脾虚证中肝郁与脾虚的虚气留滞病机演变对于“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肝郁是引起疾病的始动因素,脾虚是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二者相互影响形成虚气留滞动态变化。肝郁脾虚证进一步发展演变,则伤及元气,形成元气亏虚,气血阴阳受损;虚则加重留滞,形成痰湿、瘀血、火热和浊毒等壅聚,虚滞裹挟,疾病缠绵难愈。对肝郁脾虚证的治疗,疏肝尤应重视补脾;针对虚气留滞,特别应先培补元气。因此,充分理解肝郁脾虚证的虚气留滞病机演变是防治多种慢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气与元气     
从气之原始意义、气与自然的关系、气与机体的联系、气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演化等方面就气的涵义及与万物的化生关系阐述,从元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元气理论在传统医学中的运用2方面就元气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论媒介之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奔豚气病专篇论述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篇中记述了奔豚气的发病基础、发病原因,并载有三方,被后人广泛应用于此病的治疗。通过研习经典,认为奔豚气病当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发病基础离不开肝肾不足、肝胆气郁不舒和阳气不振,故治法除了平冲降逆,还应重视补益肝肾、疏肝理气和温补阳气在奔豚气病治疗中的作用。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杂病源流犀烛》治气总则 :气虚当补 ,人参、黄芪、炙干草、白术 ;气升当降 ,苏子、橘红、乌药、沉香 ;气逆当调 ,木香、白豆蔻、砂仁、香附、陈皮 ;气实当破 ,枳壳、枳实、青皮、厚朴”。关于气滞 ,张石顽的经验是 :肥人气滞必有痰 ,可以用二陈汤加苍术、木香、香附等药燥以开之 ;瘦人气滞必有火且兼燥气 ,就要用苏子、桅子、丹皮、当归、赤药等药降而润之 ;老人气滞、胸膈痞满 ,或作痛 ,或不能食 ,脉象虽实滑大 ,应作虚证调理 ,慎用耗气药 ,宜用理中汤或六君子汤加香附、砂仁等药调之。气不归元的 ,宜用补骨脂为主加白术、沉香以佐之。气…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体在承受巨大压力和面对意外冲击的时候,不能迅速做出恰当的应对,使得郁证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郁证所引发的情绪低落或易怒,睡眠障碍,甚至幻觉、自杀心理等,患者自身痛苦的同时又影响家庭和谐,工作效率,社会稳定。临床上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诸多,如劳拉西泮、帕罗西汀、西酞普兰、黛力新、奥氮平等。然而随着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9.
奔豚气病机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奔豚气病机理刍议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王辉(050082)《金匮要略》根据《内经》、《难经》的理论,对奔豚气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作了较完整的论述,但尚有以下问题需要再加讨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1奔豚气病的病因不拘于“惊恐”与“汗后伤阳”,情志刺激是...  相似文献   

10.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难经·二十二难》提出"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是对气血功能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揭示了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主咆之",言气属阳主动,具有流动不息的生理特性;"血主濡之"言血属阴主静,具有柔顺、安养的生理特性."气主咆之"体现在诸气的功能上,"血主濡之"体现在营养全身和...  相似文献   

11.
12.
赵文业 《国医论坛》1996,11(1):24-26
《灵枢·决气》将云:“上焦开发,宜五谷味,熏肤、充县、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调气。”据此可说气是人体中流动着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气又是指人体脏腑器官活动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即“阴平阳秘”,是为无病话阴阳在消长过程中,一旦出现们感们衰,则产生疾病,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明病”的病理.医者治病,即根据“阴病治以田,阳病治以阴”等原则,个阴阳重归平衡,使疾病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人身之阴阳皆以气言”,故气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一刻不可或缺。先哲有云“气聚则生,…  相似文献   

13.
《平人气象论》提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历观古籍而参考发现,元气充足,皆因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方能滋养元气。如胃气本弱,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故诸病所生也。只因夫百病皆生于气,故元气充则脾胃和。  相似文献   

14.
失常之气当为病因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常之气当为病因论储全根(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失常之气病因《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叙述病因时,在六淫、七情、疫疠等因素外介绍了作为病理产物的痰饮和瘀血,对此,笔者曾撰文认为“饮”实为“水”,以“饮”作为病因过于偏狭,应将其归之于水,以“...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患者以烘热汗出、头晕、心烦、失眠、两胁不适就诊,考虑此期女性常见的病机为肝郁化火,灼损心肺之阴,内生虚火燥热.此本虚之证应按百合病论治.本病患者阴虚燥热的病情尚轻浅,服百合地黄汤甚效,但其性情郁怒,肝火上逆甚则引动冲脉之气上冲胸,患者遂自觉间歇性胸腹由下至上窜痛难忍,此标实之证在发作期时应按奔豚病论治.分清疾病虚实主次,先投百合地黄汤,后投奔豚汤,甚为验效.  相似文献   

16.
赵灿  刘英锋 《江西中医药》2023,(11):27-30+34
肝血虚气病,即肝血虚基础上继发的肝气病变,除熟知的肝血虚气郁外,尚有肝血虚气旺、肝血虚气动、肝血虚气浮、肝血虚气急、肝血虚气虚等,临床若忽视肝血虚气病的多种变化,必然思维狭隘,辨证失于精细,处方用药难以精准,取效不佳。现结合刘英锋临床经验及案例,对肝血虚气病多样性的辨治进行探讨,从发病机理到临床表现再到治法方药一一阐明,并对较易混淆证候穿插进行鉴别,以期为临床辨治疑难杂症提供更多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肠气囊肿病又名肠壁囊样积气症 ,是一种生长在粘膜下、浆膜下或两者皆有的含气囊肿病。此病在临床上少见 ,但近有增多的趋势。笔者在临床中曾治 1例 ,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 ,遣方用药 ,效果良好。杨某某 ,男 ,2 8岁。1 998年 9月 4日初诊。患者自 2月份以来感腹胀腹痛 ,便次增多 ,大便带血 ,量少色鲜红。某市级医院怀疑为肠道息肉 ,遂行 X线钡剂造影检查示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可见片状葡萄样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 ,大小不一。难以判定是息肉还是海绵状血管瘤 ,故在 1周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示病变处粘膜表面有圆形或椭圆形肿物 ,大小不一 …  相似文献   

18.
百病生于气     
王致效 《东方养生》2008,(5):124-125
什么是气? 气在中医的概念里是一个比较难描述的定义。广义上说,气囊括了所有中医学中的概念,大概分为经络之气、脏腑之气、天地之气、疫疠之气、六淫邪气、水谷之气、元气、清气、宗气、寒热温凉四气、水气、正气等等,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狭义上说的“百病生于气”的气,指的就是根据气的充盈状态和运行状态而形成的几种常见问题:气不足、气有余、气不畅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气”含义的争论 ,已经持续了将近 2 0年。综合而言大致有两种意见 :一方认为“气”的含义有二 :一指流动着的微小难见的物质 ,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一是指人体脏器组织的活动能力 ,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持此论点的被称为“两义说” ;而另一方则认为中医领域中 ,“气”始终是一个物质的概念 ,“气”不能既是物质 ,又是机能。为了叙述方便 ,本文称之为“一义说”。近年学术界似乎更倾向接受“一义说”的观点 ,但笔者认为 ,“一义说”存在诸多不足 ,值得商榷。1 “一词反义”有“逻辑错误”吗 ?“一义说”者认为 ,“…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得气”是取效的前提 ,“气至而有效” ,正如《针灸聚英》中歌赋所言 :“苍龙摆尾气交流 ,血气奋区遍体周 ,任君疼痛诸般疾 ,一插须臾万病休。”此歌虽有些夸张 ,但得气与止痛 ,疗效确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 ,笔者发现下面这些现象值得探讨。   1 .感传经过范围 :一般呈带状 ,这条带宽约为0 .5~ 1 .5cm ,同时感传带有中心线与边缘区之不同。中心线好象轴心 ,感传经过较大的俞穴有向周围扩散的现象。如一女性偏头痛病人 ,经针列缺 ,用强斜针向臂部 ,当用逆时针方向捻转时感传呈一带状 ,宽约 1 .2cm ,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