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予以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及中药外敷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8例,以2015.6 ~2016.6为样本选取时段,分组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予以石膏外固定和手法复位疗法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而予以予以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及中药外敷联合治疗的39例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对.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明显较高,愈合时间明显较短,2组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对差异(P>0.05),而治疗后2w及4w,相比对于对照组VAS评分,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较优,2组比对差异均(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予以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及中药外敷联合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可将愈合时间缩短,对腕关节功能恢复进行促进,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浩  张旭  张宇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X):78-78
选取2003年8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46例均随访1~1.5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满意,优良率87.5%。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方法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糖钳”式石膏夹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糖钳式”石膏夹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30例,复位前后拍摄腕关节正侧位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愈合良好,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法牵引复位、“糖钳”式石膏夹外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既安全经济有效,又能充分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宝怀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903-1904
桡骨远端骨折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骨科疾病,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比较薄弱,是密质骨和松质骨的交界处,在遭受外界暴力时,很容易发生骨折。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9例,疗效较为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99年3月~2005年5月应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骨外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50~70岁。右侧19例,左侧10例。按病名分类:Colles骨折27例,Smith骨折2例。轴向缩短3~10mm。受伤时间30min~2d。2治疗  相似文献   

6.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张旭  张宇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78-78
选取2003年8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46例均随访1~1.5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满意,优良率87.5%。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方法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7.
"向前看齐姿势"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门诊经常处理的骨折类型。在骨科临床工作中,我科根据腕部解剖及生物力学原理,逐渐摸索出“向前看齐姿势”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993年4月-2005年12月,用此方法治疗31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法复位石膏牵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法复位配合石膏牵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病人,平均年龄48.5岁,均为外伤性新鲜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牵引,持续牵引3~4周,去除石膏牵引,夹板外固定2~3周,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42例中随访40例,随访平均时间8.1个月.根据折端对位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定,优良率95.24%.结论:方法通过石膏牵引的柔和持续牵引力维持桡骨长度,恢复掌倾角、尺偏角.不增加患者创伤,患者易于接受,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持续牵引手法复位、伸直尺偏位前后石膏夹板固定治疗250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改良Green和O’Brien临床评分系统评价关节功能。采用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桡骨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及关节间隙宽度。结果:250例中,一次复位成功者209例,41例复位2次。202例腕关节无疼痛,38例偶尔有轻度疼痛,10例中度疼痛。患侧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达到健侧100%者分别为35,72例,达到75%~99%者分别为207,168例,达到健侧50%~70%者分别为8,10例。改良Green和O’Brien评分优178例,良54例,可18例。最终桡骨短缩、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明显纠正,与复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既安全经济有效,又能充分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DR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DRF患者,其中42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石膏组),33例采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接骨板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接骨板组为4.6±1.4分,低于石膏组的7.1±1.1分;优良率为90.91%,高于石膏组的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骨板组掌倾角(13.0±1.7)°,尺偏角(23.0±1.9)°,握力(与对侧相比)(85.0±4.6)%分别大于石膏组的(10.3±1.5)°,(17.9±2.3)°和(70.0±5.5)%,尺骨移位1.2±0.3 mm小于石膏组的1.7±0.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骨板组无需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DRF的临床效果、腕关节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但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再手术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闭合性无神经损伤的尺桡骨远端双骨折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1年后采用VAS疼痛评分、掌倾角、尺偏角、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患儿均达骨性愈合。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1.18±0.71)分,(1.02±0.66)分,t=0.977,P=0.331],掌倾角(6.18°±1.82°,6.63°±1.85°,t=1.096,P=0.277),尺偏角(17.65°±2.80°,18.23°±2.51°,t=0.968,P=0.336)、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2.25±0.63)分,(2.40±0.74)分,t=0.973,P=0.33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And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观察组组优28例、良5例、可5例,差2例;对照组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3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6例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均能缓解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度,然而手法治疗,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褚金杰 《中外医疗》2016,(25):88-90
目的:对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在老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方便抽选该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2.7﹚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6±15.3﹚d,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1.3±19.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的26例,对照组痊愈的24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患者康复速度更快,且无需承担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张春  刘世清  陈子健  廖琦 《医学综述》2012,(22):3852-3855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与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中文骨外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关于桡骨远端骨折经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对比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171例患者。荟萃分析发现,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相比,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对改善桡骨轴向缩短长度更有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98,95%CI-3.12~0.84,P<0.05),对掌倾角的恢复无统计学意义(MD=1.69,95%CI-0.3~3.41,P=0.05)、对尺偏角的恢复无统计学意义(MD=-1.50,95%CI-5.47~2.47,P>0.05)。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术与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能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相似。但因原始研究质量均较低,影响结论的真实性,故建议临床医师参考,同时应该关注患者的要求及期望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接骨续筋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接骨续筋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侧肿胀情况,治疗4、8周后骨折愈合X线评分,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采用Garland-Werley评分对腕关节的活动功能进行评价;治疗90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及患侧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患侧肿胀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均较治疗4周后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Garland-Werley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90 d后,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基础上服用接骨续筋汤可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骨折后疼痛、肿胀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随访对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竹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确定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120例Colles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竹夹板外固定组60例及石膏外固定组60例,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后,按照组别分别给予竹夹板固定及石膏固定治疗,外固定拆除后均给予中药熏洗1个月,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按照Gartland 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腕关节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竹夹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3.3%,优于石膏固定组的56.7%(P<0.01).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竹夹板固定的疗效优于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过程中,早期手法复位与随后的内固定手术间的协同作用。方法:所有32例患者治疗分2个步骤:①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②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9例达到近似解剖对位,行微创切开内固定术;17例对位明显改善,行切开部分复位内固定术;6例对位改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获得3~12个月随访。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25例,良7例。结论:早期手法复位能减轻内固定手术复杂程度,该方法具有骨折复位早,手术损伤小,功能恢复早,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与骨科相关的文献和会议论文。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所有比较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腕关节功能、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结果 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13例患者。①外固定支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小夹板组[RR=1.25,P<0.01];②复位效果:外固定支架组治疗后复位优良率高于小夹板组[RR=1.24,P<0.01],而且治疗后6个月掌倾角[MD=4.85,P<0.01]、尺偏角[MD=3.63,P<0.01]大于小夹板组,而桡骨轴向短缩长度[MD=-3.42,P<0.01)]小于小夹板组;③外固定支架组的并发症较小夹板组少[RR=0.62,P<0.01]。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优于小夹板固定。但由于现有研究存在的方法学不完善和样本的局限性,上述结论有待设计更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掌侧内固定治疗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使用掌侧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2例,均采用掌侧切口T型钢板内固定,其中2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0~36个月,远期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者29例,优良率90.63%。结论: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情况对比(P>0.05),但观察组上肢功能(DA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上肢功能,较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但在部分骨折分型中仍需采用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