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目前,输液患者每分钟滴数是靠护士数并手动调节输液器滑轮来调节的,往往会出现由于患者自调滴速、输液位置的改变、进针部位活动等原因导致输液过快、过慢或针头刺破血管壁致使液体外渗、局部肿胀、阻塞等影响治疗[1-2]。静脉输液液面与滴数实时监控系统能很好解决以上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临床静脉输液操作中三种排气法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8~10月内科静脉输液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三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结果一组与二组比较,一组一次排气成功62例(62.0%),二组一次排气成功88例(88.0%),二组成功率显著高于一组(P〈0.01);一组与三组比较,一组一次排气成功62例(62.0%),三组一次排气成功98例(98.0%),三组成功率显著高于一组(P〈0.01);二组与三组比较,二组一次排气成功88例(88.0%),三组一次排气成功98例(98.0%),三组成功率显著高于二组(P〈0.01)。结论第三组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孕30~36周行B超检查确诊为羊水过少的孕妇120例,每日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500mL、0.9%生理盐水500mL、乳酸林格氏液500mL、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g静滴,并嘱每日饮水2500mL,连续7d。结果 7d后复查B超测定羊水指数(AFI),AFI增加>2cm者102例(显效85%);AFI增加>1cm者12例(有效10%);无效6例,总有效率95%。结论静脉输液加饮水疗法治疗羊水过少,其简单、有效、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的情况下,研究静脉输液中输液贴固定输液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450例患者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三步固定法(固定针柄,覆盖针眼,头皮针软管盘曲固定)和二步固定法(针柄和针眼同时固定,头皮针软管盘曲固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和拔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采用二步固定法优于三步固定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同植入方法的首次成功率。方法2002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外科连续植入351例静脉输液港,其中头静脉切开植入23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41例,B超引导颈内静脉植入76例,对不同植入方法的首次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头静脉切开植入静脉输液港首次成功率为78.6%(184/234),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首次成功率为90.2%(37/41),B超引导经颈内静脉植入首次成功率为100%(76/76),头静脉切开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1,P=0.059),B超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组首次植入成功率高于头静脉切开组(χ2=19.362,P=0.000)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χ2=7.677,P=0.014)。头静脉切开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4/234),导管植入颈内静脉2例(1.1%),术后伤口积液2例(1.1%),另两组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同植入方法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首选B超引导颈内静脉穿刺植入法。  相似文献   

6.
邹凤娥 《现代医院》2010,10(3):90-91
目的研究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简便、减少药物丢失的排气方法。方法运用模拟实验与临床运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出各种排气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在莫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下输液管内进入空气量的长度<120cm(液面流到滴管下<120cm)的范围内,滚轴碾压排气法均可适用,对输液过程基本无干扰,且用时短,不浪费药液,符合无菌原则。滴管下输液管内进入空气量长度>120cm(液面流到滴管下>120cm)时则需采用分离针头排气法排气。结论滚轴碾压排气法能最大限度地排尽管内的空气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彭秀娟  孔剑 《工企医刊》2010,23(5):71-71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输液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致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的最佳方法,2种固定方法在小儿手背输液过程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96例1.5~6.0岁手背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夹板固定方法,试验组手握纱布团,再托以夹板,胶布固定,从近端指关节起始螺旋向上直至腕关节。结果经c2检验,2组输液渗漏例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组固定效果好,减少输液重新穿刺次数,并能增加小儿舒适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及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时,能否及时。正确地输液,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在长期的静脉输液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倒置挤压排气法比传统的排气法更简便实用,值得推广。现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护理操作技术。它具有给药迅速、方便、可多层次给药等优点,在抢救病人的生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的护理中,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健康恢复创造条件。然而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其次与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良好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营养(EPN)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体重增长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体重1 500 g的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病儿出生后24 h即应用含脂肪乳的PN,并辅以少量的胃肠道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应用不含脂肪乳的PN,其他同治疗组。10 d后,检测体重变化、相关生化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病儿每天体重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增加病儿患氮质血症、高胆红素和胆汁淤积等的危险性。两组病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脂肪乳剂EPN,能缩短病儿平均住院时间,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2周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和普通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观察喂养后体格发育指标、喂养相关指标、合并疾病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喂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所需热量、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喂养耐受时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感染、贫血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由于可提供高热量,有效利用度高,肠道负荷小,且应用方便、能保证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良好的生长发育,同时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预防性使用丙种球蛋白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小剂量丙种球蛋白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观察3组患儿在住院期间感染发生、住院日、死亡情况。于治疗前后取静脉血测定CD3+、CD3+CD4+、CD3+CD8+,Th1、Th2、Tc1、Tc2水平。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早期预防性应用IVIG后各种疾病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与未用IVIG者没有明显区别,多次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早产儿T细胞亚群比例虽然没有变化,但分泌IFN-γ、IL-4的Th细胞比例明显减少,Th/Tc比例下降。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过大剂量或短期内反复使用IVIG预防感染无明显疗效,而且可能加重暂时免疫低应答反应,影响细胞免疫的自然发育过程。建议IVIG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婴儿生长发育以及社会情感技能发展的影响,早期发现不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从社会、环境医学角度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探索更广的途径。方法:对110例母婴进行问卷调查,社会情感技能ASQ:SE婴幼儿社会情感问卷,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体检。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脐血铅水平。前瞻性观察足月新生儿脐血铅与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父母职业、生活方式等指标的等级相关性,开展防铅健康教育。结果:110例新生儿脐血铅中位数(M):18·8μg/L,均数(x):23·84μg/L,标准差(s):20·43;血铅与出生体重、身长、头围相关系数分别为0·142、0·005、0·019,无显著相关性;与情商相关系数为0·827(P<0·01);与父母职业、交通情况相关系数分别为0·106(P<0·05)、0·228(P<0·05)、0·220(P<0·05)、0·228(P<0·05);与母亲被动吸烟、家庭装修相关系数分别为0·224(P<0·05)、0·203(P<0·05)。结论:提示孕期低水平铅暴露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父母交通情况、母亲职业、母亲被动吸烟、家庭装修、婴儿日后情商有显著相关性。环境干预、健康教育是防治儿童铅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在护理下肢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更好的了解患者自护需求,为护理工作提供对策。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效果满意度三项指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低硒、低碘、低维生素、低蛋白、低微量元素等营养要素在大骨节病中的作用。方法:广泛查阅关于KBD病因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低硒、低碘、低维生素、低蛋白、低微量元素统称为低营养要素,但都不能完全的解释KBD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结论:KBD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病因作用的结果,单纯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要素都很难完全解释其真正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指导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指导,总结其自护能力和希望水平的变化。结果指导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指导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希望水平,是一种有利于患者带病生存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封云  黄志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51-5152
目的:观察早期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效果。方法: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治疗,动态观察两组头颅B超的变化及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GM-1治疗组头颅B超的变化及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治疗可以减轻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持续性病变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的肠内营养(EN)输注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餐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40例,按EN方式分为定时推注组和营养泵输注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病人6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病人6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做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处理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病人,采用营养泵持续输注营养液与间断推注营养液对餐后高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早、中、晚期妇女不同碘营养水平对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本院产科门诊孕妇210例为研究对象,孕早、中、晚期分别为72例、70例、68例,检测所有孕妇的尿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并比较分析。结果:孕早期组碘缺乏率(38.9%)高于孕中期和孕晚期组(P<0.05);孕早、中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低FT4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极少数孕晚期孕妇存在甲亢;孕早期碘缺乏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率(66.7%)高于孕中和孕晚期妇女(P<0.05);孕晚期碘过量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率(30.0%)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组(P<0.05)。结论:妊娠中、晚孕妇碘营养基本处于适宜水平,但孕早期妇女普遍存在碘缺乏。应密切监测妊娠期妇女,特别是孕早期妇女的碘营养水平,对尿碘<150μg/L或>250μg/L的孕妇均应给与甲状腺功能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