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3种黄体支持方法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ty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进行IVF-ET的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取卵后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为3组,每组80例。A组采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进行黄体支持;B组采用地屈孕酮片进行黄体支持;C组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结果 A、B、C组3组所获得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不孕患者在IVF-ET术后口服黄体酮胶囊或口服地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与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所获得的妊娠结局是一致的,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将口服孕酮替代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地屈孕酮片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进行黄体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9月于我中心施行的1643例FET周期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患者按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A组为自然周期FET,B组为激素替代周期(HRT)FET。A、B组又按黄体支持用药方案不同各分为两个亚组,其中A(Ⅰ)组使用地屈孕酮片(n=358例),A(Ⅱ)组使用黄体酮(n=634例);B(Ⅰ)组使用地屈孕酮片+补佳乐(n=185例),B(Ⅱ)组使用黄体酮+补佳乐(n=466例)。分别比较A、B两组中Ⅰ和Ⅱ方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1643个FET周期,在A、B两组中Ⅰ和Ⅱ两种黄体支持用药方案中,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应用口服地屈孕酮片进行黄体支持可达到与黄体酮针剂相同的临床结局,在FET的黄体支持中可用地屈孕酮片替代黄体酮针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地屈孕酮片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进行黄体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
9 月于我中心施行的1643 例FET周期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患者按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A组为自然周期
FET,B组为激素替代周期(HRT)FET。A、B组又按黄体支持用药方案不同各分为两个亚组,其中A(Ⅰ)组使用地屈孕酮片(n=
358 例),A(Ⅱ)组使用黄体酮(n=634 例);B(Ⅰ)组使用地屈孕酮片+补佳乐(n=185 例),B(Ⅱ)组使用黄体酮+补佳乐(n=466
例)。分别比较A、B两组中Ⅰ和Ⅱ方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1643个FET周期,在A、B两组中Ⅰ和Ⅱ两种黄体支持用药方
案中,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应用口
服地屈孕酮片进行黄体支持可达到与黄体酮针剂相同的临床结局,在FET的黄体支持中可用地屈孕酮片替代黄体酮针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对冻融胚胎激素代替周期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300例在本院行冻融胚胎激素替代周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为A、B、C组,A组注射黄体酮针、B组注射黄体酮针+地屈孕酮、C组给予黄体酮胶囊+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比较三组妊娠结局。结果:三组胚胎冷冻时间、内膜厚度、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与移植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与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黄体酮针、注射黄体酮针+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三种黄体方案应用于冻融胚胎激素代替周期治疗患者中效果基本一致,妊娠结局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210例进行IVF—ET(包括常规受精和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取卵后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组:A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地屈孕酮10mg口服,2次/d;黄体酮针剂60mg肌注,1次/d,如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用药至移植后60d。B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黄体酮针剂40mg肌注,2次/d,若确定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d。C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雪诺酮90mg塞入阴道1次/d;地屈孕酮10mg口服,2次/d,如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用药至移植后60d。结果A、B、C三组所获得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在IVF—ET治疗后口服地屈孕酮与肌注黄体酮联合进行黄体支持、单独肌注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口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凝胶阴道用药黄体支持,三者比较所获得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可以考虑将地屈孕酮、雪诺酮全部或部分替代黄体酮针剂在临床上进行黄体支持,以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联合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地屈孕酮作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冻融胚胎移植后黄体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PGT助孕的209例患者,根据在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阴道黄体支持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雪诺同)+地屈孕酮组(n=135)和黄体酮软胶囊(安琪坦)+地屈孕酮组(n=74),比较两种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抗苗勒氏激素、基础窦卵泡数、BMI、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n启动剂量、Gn时间、Gn总剂量、hCG日LH、 E2、P及内膜厚度、获卵数、MII卵子数、受精数及可移植囊胚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冻胚移植周期内膜准备时间、内膜转化日P和内膜厚度、生化妊娠率(69.63% vs 78.38%)、临床妊娠率(62.96% vs 72.97%)、流产率(12.94% vs 11.11%)、早孕阴道出血率(20% vs 27.78%)及阴道出血者的流产率(35.29% vs 2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联合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地屈孕酮作为PGT冻融胚胎移植后黄体支持可获得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地屈孕酮片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黄体支持。方法选取2011月10月1日—2014年5月31日在我院行超促排卵下的新鲜取卵周期,可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患者195例,取卵后72 h~120 h内给予黄体酮针60 mg肌注,移植72 h~120 h胚胎后,减少黄体酮针的用量,加用口服地屈孕酮片每次20 mg,每日3次,观察患者黄体支持及增加妊娠率情况。并与我院临床单独使用黄体酮针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胚胎种植率为48.32%,妊娠率为44.35%,与单独使用黄体酮针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减少黄体酮针的用量,加用口服地屈孕酮片不影响黄体酮支持及增加妊娠率。结论减少黄体酮针的用量,加大地屈孕酮片口服,不影响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的黄体支持及增加妊娠率,可降低长期使用黄体酮针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柳雪琴  黄卡立  李艳梅 《广西医学》2010,32(10):1183-1185
目的比较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栓在体外受精中对胚胎植入率、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的影响,了解地屈孕酮片在体外受精中黄体支持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07年1~6月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病人554例(孕酮栓组),使用黄体酮栓支持黄体;2008年1~6月接受IVF/ICSI-ET病人816例(地屈孕酮组),用地屈孕酮片支持黄体,比较两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栓在辅助生育技术过程中均有效用于黄体支持,两者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何冰  池艳  黄莉  王世凯 《广西医学》2013,(9):1210-1211
目的通过肌肉注射黄体酮和(或)阴道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对激素替代冻融周期进行内膜分泌型转化和胚胎移植后黄体支持,观察3种黄体支持方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成功复苏的299例胚胎,按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分为3组:黄体酮注射组(A组)120例,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阴道置药(B组)83例,黄体酮注射联合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阴道置药(C组)96例。观察3组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注射部位硬结率。结果3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结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是一种无创的、有效的、不良反应少的黄体支持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黄体酮在黄体功能不足者黄体期及妊娠早期支持黄体治疗的价值。方法59例黄体功能不足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支持黄体治疗,对照组采用同厂生产的黄体酮针剂支持黄体治疗,确诊为宫内妊娠后持续3个月为治疗有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及保胎成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因黄体功能不足致不孕或早孕期间先兆流产者治疗时,黄体酮胶囊与黄体酮针剂具有相同疗效;可用口服黄体酮取代黄体酮针剂。  相似文献   

11.
地屈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地屈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253例,分为三组,A组给予地屈孕酮片10mg口服,2次/d;B组给予HCG 2000 IU肌内注射,1次/d;C组为对照组,仅予卧床休息。治疗截止日为阴道出血停止后维持用药1周。追踪随访观察对象的妊娠成功率、足月分娩率、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在妊娠成功率及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新生儿体重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畸形率、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与HCG均能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屈孕酮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早期先兆流产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建锋  梁桂玲  何兴梅 《医学综述》2012,(19):3335-3336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以地屈孕酮片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以黄体酮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用药至症状消失后7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12%vs 76.47%,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孕康口服液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优于黄体酮肌内注射,服用方便,可减少长期肌内注射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在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8例复发性流产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地屈孕酮+黄体酮组36例:排卵后第2天开始口服地屈孕酮10 mg,2次/d,共14 d,确诊妊娠后继续口服地屈孕酮,剂量同前,并肌注黄体酮20 mg,1次/d,至孕12 w;B组黄体酮组32例:确定排卵后第2天肌注黄体酮20 mg,1次/d,共14 d,确诊妊娠后根据血HCG及孕酮(P)值继续应用黄体酮20~60 mg,至孕12 w。统计两组病例孕7周及孕12周血HCG及孕酮值、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1)A组血HCG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孕酮水平两组接近,P>0.05。(2)A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能明显减少复发性流产再流产率。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生殖中受精的方式与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在辅助生殖中不同的受精方式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助孕的481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受精方式分为IVF-ET组和ICSI-ET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发生率.结果 ICSI-ET组的不孕年限、用促性腺激素(Gn)总量(支数)均低于IVF-ET组(P均<0.05),两组的的年龄、Gn启动剂量、用Gn天数、移植胚胎数、ET优质胚胎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后妊娠总的自然流产率17.54%,其中受精方式为IVF妊娠者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分别为12.93%和4.08%,受精方式为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者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为20.83%和0.00%,两组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ART助孕妊娠者早期流产率与自然受孕妊娠者的早期流产率10%~15%相近,行ICSI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与行IVF妊娠者相比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观察滋肾育胎丸治疗中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孕13~15周确诊为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0例为治疗组,运用滋肾育胎丸治疗2周;3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地屈孕酮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其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官腔积血消失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阴道出血、腹痛症状的改善率和官腔积液减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能有效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证的中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囊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两种药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地屈孕酮片(A组)和黄体酮胶囊(B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各60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彩超结果以及血清孕酮水平。结果 A组、B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86.5%和85.0%。结论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
析南方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61个IVF/ICSI周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164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两
组的一般情况、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
新鲜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与
GnRHa降调节的长方案相比,GnRH拮抗剂方案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有不利影响(25.0% vs 45.0%,P=0.184;66.7% vs
27.8%,P=0.247),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活产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患者(0% vs 30.8%,P=0.025)。结论子宫腺肌病降低不孕患者
IVF/ICSI-ET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且增加流产率,GnRH拮抗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ET的临床结局
有负面影响,GnRHa长方案能够增加IVF/ICSI-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灌服中药庞氏安胎汤和西药地屈孕酮,观察先兆流产大鼠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皮毛的光泽度、活动力、阴道出血情况,有无妊娠物的排出等。观察各组孕鼠流产率的多少,研究庞氏安胎汤对先兆流产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雌鼠与雄鼠配对,筛选出孕鼠(孕1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先兆流产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通过灌胃西药、中药12 d后,孕12天上午8∶00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灌服米非司酮,建立先兆流产大鼠模型,然后开始观察各组孕鼠一般情况,观察精神状态、皮毛光泽、活动度、阴道出血情况,有无妊娠物排出情况。孕13天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各组孕鼠,观察各组胎鼠形态、大小,仔细记录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计算流产率,观察庞氏安胎汤对先兆流产的影响。结果:(1)成功复制先兆流产模型:模型组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大鼠阴道出血情况明显较正常组多,精神状态差,皮毛光泽度差,活动度减弱。(2)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流产率明显较模型组降低(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流产率较模型组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流产率无差异(P0.05)。结论:庞氏安胎汤可以降低先兆流产大鼠的流产率,促进胚胎的成长,庞氏安胎汤中剂量保胎效果较西药地屈孕酮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吴霞  欧雁冰  张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55-1557
目的:探讨来曲唑(LE)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的影响.方法:44周期口服促排卵药后有优势卵泡生长且正常排卵的PCOS患者,根据口服促排卵药不同分为2组.LE组20周期: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LE 5 mg/d共5 d,氯米芬组(CC组)24周期: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口服CC 100 mg/d,共5 d.比较2组患者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早孕流产率等.结果:LE组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CC组,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CC组,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于CC组(P〈0.05~P〈0.01);LE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优势卵泡数、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血清孕激素、三线征内膜率和早孕流产率与C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组促排卵效果好,卵泡可能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高,有望成为新的一线促排卵药.  相似文献   

20.
朱春芹 《吉林医学》2012,33(15):3199-320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早孕妇女100例,按≤49 d、50~70 d编号后分为两组:Ⅰ组、Ⅱ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每天晨口服50 mg。晚口服25 mg,间隔12 h,服药前后2 h空腹。共服2 d。第3天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留院观察。观察两组的完全流产率及两种药物流产方案的阴道出血发生率和阴道流血时间。结果:两组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阴道流血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但两组阴道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49 d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流产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