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创血压监测(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IBPM)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该方法可以直接监测血压的变化,比袖带监测更能准确、及时地反映血压变化,是ICU常用的监测手段。因测压准确、留取动脉血方便,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但IBPM为侵入性监测手段,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加强实施患者的科学护理,不但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无误。所以,了解关于IBPM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提高相关临床护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批量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为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9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名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M),通过充满肝素盐水的专用测压管道与监护仪相连进行测压,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对患者血压实行动态监护。结果在留置有创测压管期间能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对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指标。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在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抢救中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取血行血气分析及常规实验室检测,可预防多次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或血管壁损伤。  相似文献   

3.
1991年我科从美国引进4台心脏监护机,本机除监测心律、率外,同时又能监测血压,经过一年的临床使用,发现美国太空互利公司生产的床旁监护机监测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台式水银柱血压值(以下简称台式血压计)。笔者对24例正常人和28例住院患者的血压,分别进行了测试对照。  相似文献   

4.
血压是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为患者的诊疗与救治提供了确凿的临床依据,同时也为患者生命支持起到了重要的监测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血压的监测通常是指使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上肢肱动脉血压,但在患者处于创伤、烧伤、上肢带有多种导管、严重皮肤水肿等情况下,袖带式血压计的测量方式就十分不便。为此,有不少学者开始研究监测血压的各种方法及其准确性。因不同方法的监测可出现一定的差异,对患者可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寻找应用便利、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差异性小的血压监测方法,是临床护理过程中生命体征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ICU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包括动脉测压管护理,动脉血压波形的观察,预防感染,防止远端肢体缺血,预防局部出血血肿和留取标本。认为有创血压监测可以有效、准确、动态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操作简单快捷,适合ICU患者病情急、重、危等特点,既监测了动脉血压的变化,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1动态监测血压的必要性近半个世纪以来,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偶测血压和实际血压之间的偏差已成为困扰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难题。现已公认,高血压是普通人群和肾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子,而高血压诊断和治疗取决于是否能够准确的监测血压。但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往往不能准确获取血压变化的实际数值。透析患者往往只在透析前后监测血压,而并不记录整个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不言而喻,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的可靠性和高血压联盟(JNC)制订的血压测量标准相去甚远。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手段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  相似文献   

7.
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湘  马红雨  任红  王雪胜 《临床荟萃》1999,14(8):373-374
由于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这一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人们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均值、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及其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s damage,TOD)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高血压病及ABPM有关参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关于BPV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1 BPV定义及研究方法 BPV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BPV的研究有赖于血压的长期连续动态监测,一般采用一段时间内血压的标准差(s)作为其量化指标。BPV可  相似文献   

8.
巧修血压计     
台式血压计是临床上测量血压的重要仪器之一,特别是异常血压的监测,较电子血压计更加准确.由于临床上使用频繁,血压计贮汞瓶开关上的螺丝帽经常松卸,开关把手脱落,导致开关失灵,汞不能排出,且螺丝帽不易配备,既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又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在发现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白天血压正常而心电图或心脏超声又提示有高血压相关性损害的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结果血压在125/75~139/89mm Hg(1mm Hg=0.133kPa)有76例,占53.52%;血压在140/90~159/99mm Hg有31例,占21.83%;血压≥160/100mm Hg有15例,占10.56%。结论动态血压监测能及时发现夜间高血压患者,并及早给予降压的治疗,对延缓靶器官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血压晨峰(MBPS)与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24 h动态血压(ABPM)及24 h心电图(DCG)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血压晨峰组清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无症状心肌缺血次数增加、室性早搏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控制要选择既能控制24 h血压又能控制清晨血压,以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护理中对血压晨峰患者多观察,提前处理,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有创血压监测在NICU的应用及护理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18例病情危重患儿应用有创血压监测,通过及早发现血压的变化,指导用药治疗,并制定严密的护理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一次穿刺成功15例(90.6%),3例2-3次穿刺成功,未发生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给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直观的数据,能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清晨 8 :0 0~ 9:0 0为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基础血压高峰 ,17:0 0~ 18:0 0为白天活动中的血压高峰。若在血压高峰时不能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 ,易发生心、脑、肾并发症 ,护士密切监测高血压病人临床表现时 ,重点监测以上 2次最佳测量血压时间 ,帮助医生掌握血压波动变化 ,及时调整用药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更好地控制病人血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监测规律$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110003@姚宏利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110003@高振华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沈阳110003@郭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汞柱式袖带血压测量技术仍是判定血压水平的“金标准”,几乎所有涉及血压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指南均以此为基础。但由于这一传统的血压测量方法主要应用于医院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测量血压的频率,使得我们难以更为全面细致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特别是血压的昼夜波动与血压变异性。此外,医院这一特定环境还可能对患者的血压水平产生一过性影响(即所谓“白大衣性高血压”),仅仅依靠诊室血压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血压分类错误;另一方面,又可能使那些在诊室血压正常但在其他环境血压升高(即“隐匿性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得到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汞柱血压计的逐步家庭化及其测量技术的日浙普及、以及多种新型血压检测设备(如真空机械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设备等)的问世,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家中进行血压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诊室血压的不足。实际上“真实”血压是指人体长期的血压平均水平,而任何临床测量的血压都可视为患者“真实”血压的替代指标。非诊室血压监测(如动态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更为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真实”血压水平,并因之成为当今高血压防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就非诊室血压监测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有创血压监测在指导危重症手足口患儿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29例进行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症手足口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均成功建立双有创血压监测回路,置管时间4~5 d,26例救治成功,无血栓栓塞、继发感染及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反应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血压状况及周围循环情况,为临床救治提供及时可靠依据,提高救治成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刘金凤  赵岳 《天津护理》2006,14(6):361-362
1动态血压监测的介绍 1.1动态血压监测的概念所谓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量高血压患者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它测量的数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每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平均下降的百分数等数据。其最大的优点是:既没有“白大衣”效应的影响,又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能够更真实的反应24小时血压的动态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操作,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监测7192例患者24h血压节律变化。以自昼每30min、夜晚每60min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次,时间从上午8:00~9:00至次日上午8:00~9:00。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的24h节律变化显示出双峰一谷的特点。结论动态血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真实和准确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全面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建立有创血压监测的方法及意义和护理要点。方法:对396例动脉置管血压的监测,可直接连续地测压。结果:对于一些复杂手术及危重患者建立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及时反映患者的血压、体内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外周血管阻力,有利于指导治疗。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的建立对临床及手术治疗过程中,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迅速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8.
吕建琼 《临床荟萃》2012,27(23):2077-2078
随着医疗监测技术的成熟与发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检查方便、无创、相对经济且重复性好,易为患者所接受,且其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亦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对于同时进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应用较少,现将我院126例同时监测成功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值与无创血压监测值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临床血压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ICU监测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的患者32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监测患者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值,采集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线性关系分析.结果 采集有效数据98对,所得数据有创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分别为(146.93±21.426),(71.32±13.152) mm Hg,均高于无创血压值的(124.02±19.417),(68.86±15.25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301,3.363;P<0.05);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存在线性关系(r =0.880,P<0.05).结论 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所得监测值之间有差异,不可相互替代,可使用无创血压监测值推导计算有创血压监测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3、7天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昼夜血压节律等参数,分析其特点,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3、7天做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升高;正常24h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升高,随着病程延长,血压呈自然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