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学构成的影响。方法 20只免喂以高胆固醇饲料,12周末16只造型兔随机分为自然消退组和中药组,于实验开始、12周末和24周来超声测量腹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内中膜及外膜图像平均回声强度(Average Image Intensity,AⅡ),并和病理检测结果对比。结果 中药组AⅡ的校正值(AⅡc%)较造型后测值显著增大(P〈0.01);造型后,自然消退组和中药组形态学检查有明显差异。结论 祛瘀消斑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斑块的组织学构成,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羟基三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n=8)、高脂组(n=9)、辛伐他汀组(n=9),第9、20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25周留取兔升主动脉、胸主动脉标本,病理形态学观察升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层GLUT-4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诱导兔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外周血TC、TG、LDL升高,病理组织学显示内膜(I)/中层(M)厚度比值(I/M)、I M、内膜/中层面积比值(SI/SM)增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GLUT-4表达上调;辛伐他汀组血脂明显降低(P<0.05),I/M、I M以及SI/SM明显减小(P<0.05),同时可抑制GLUT-4 mRNA的表达,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应用可显著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诱导的兔血脂水平,减少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GLUT-4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胶囊(JDTL)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及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诱发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解毒通络胶囊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及DM未治疗组,以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12周末检测血糖、血脂、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应用RT-PCR检测心肌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M未治疗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CT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结论:持续高糖能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CTGF mRNA表达增强,而解毒通络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抑制CTGF mRNA表达,从而可能减轻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mRNA和蛋白的表达,探讨MMP1和TIMP3在LSCC发展和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SCC组织中MMP1和TIMP3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MP1 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0.66±0.26高于癌旁组织0.49±0.23(P﹤0.05),TIMP3 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0.34±0.21低于癌旁组织0.49±0.24(P﹤0.05);MMP1在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4%和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3在L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4%和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和 TIMP3 mRNA及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LSCC组织中MMP1和TIMP3 mRNA及蛋白表达未检测到相关性(P﹥0.05).结论 MMP1和TIMP3表达与LSC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检测LSCC组织中的MMP1和TIMP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LSCC的转移、TNM分期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羟基三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的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表达影响。方法通过高胆固醇喂养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设对照组(普通饲料,n=8)、高脂组(高胆固醇饲料,n=9)、辛伐他汀组(高胆固醇饲料加辛伐他汀,n=9),第9周和20周检测血清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25周留取兔升主动脉、胸主动脉标本,病理形态学观察升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RT-PCR测定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层CPT-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诱导兔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外周血TC、TG、LDL升高,病理组织学显示内膜(I)中/层(M)厚度比值(I/M)、I M、内膜/中层面积比值(SI/SM)增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层CPT-1表达下调;辛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I/M、I M以及SI/SM明显减小(P<0.05),同时CPT-1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高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应用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诱导的兔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显著增加血管平滑肌层CPT-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丹芍化纤胶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芍化纤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采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刺激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8周,然后两治疗组分别予以低剂量(0.5g/kg)、高剂量(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检测尿羟脯氨酸(Hyp)排出量,同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肝组织MMP-1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肝脏指数、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尿Hyp排出明显增加,肝脏MMP-1表达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均以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丹芍化纤胶囊增加大鼠肝组织中MMP-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其血脂、NO及ET-1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TC及LDL-C显著降低,且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NO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ET-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反应性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的舒张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而2组间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舒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消斑胶囊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NO/ET-1失衡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祛瘀消斑胶囊对冠心病血脂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祛瘀消斑胶囊(主要由水蛭、大黄、海藻、山楂、莪术等中药组成)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6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及中药组(31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加服祛消瘀斑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变化。[结果]祛瘀消斑胶囊治疗10周后,血液GMP-140,血清TC、TG含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血清HDL-C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祛瘀消斑胶囊可降低血脂,改善血小板功能,对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康欣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简称他汀钙组)、康欣胶囊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康欣胶囊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6W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进行主动脉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VCAM—1mRNA表达模型组最高,高、低剂量组VCAM—1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大剂量组效果为佳。结论:康欣胶囊可明显抑制AS的发生,其机制与减少兔AS血管VCAM—1mRNA表达,抑制AS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丹芍化纤胶囊治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丹芍化纤胶囊延缓肝脏纤维化的药理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组外,采用四氯化碳(CCl4)、饮酒、高脂低蛋白饮食等复合病因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g/kg、1g/kg丹芍化纤胶囊灌胃治疗8周,自然恢复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及谷丙转氨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结果:与肝纤维化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血清HA及ALT显著下降,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丹芍化纤胶囊能够抑制肝纤维化组织中CTGF的表达,这可能是丹芍化纤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1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电泳条带的吸光度A值。结果:7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MMP-1、MMP-2表达阳性的例数分别为47.1%(33/70)、65.7%(46/70)和23.3%(7/30)、16.7%(5/30),差别具有显著意义。期肺癌MMP-1、MMP-2的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期。有淋巴结转移癌的MMP-1、MMP-2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MMP-1在肺腺癌和鳞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腺癌中MMP-2平均吸光度A值高于肺鳞癌,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MP-1、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多,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Jin DD  Qu DB  Yang DH  Chen JT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0):853-858
目的 从正常的人体成骨细胞中克隆IGF-1、PDGF—AA和TGFβ1三因子的编码蛋白基因,构建上述因子基因的高效表达重组腺病毒,旨在为基因治疗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 培养正常人体成骨细胞,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获得IGF-1、PDGF-AA和TGFβ1的编码基因。将这些片段克隆到高效表达腺病毒载体Adeno—X,并经过HEK293细胞的包装,获得成熟的重组腺病毒。Western印迹法检测上述三因子的表达。利用成熟重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改变。结果 重组T载体、重组腺病毒DNA和成熟的重组腺病毒体中均可得到IGF-1、PDGF-AA和TGFβ1基因的PCR片段。Western印迹检测到上述3种因子蛋白质的表达。当携带上述3种因子的重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增强,ALP活性明显提高。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IGF-1、PDGF—AA和TGFβ1因子的高效表达重组腺病毒可以在人体细胞中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获得了较好的基因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使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实施早期干预,观察早期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改变,检测辛伐他汀对血VEGF的影响,探索VEGF对于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高脂饲料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构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使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实施早期干预,观测干预与非干预情况下早期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改变及对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干预组VEGF水平较模型非干预组显著降低,斑块较非干预组稳定。结论 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辛伐他汀可以抑制VEGF表达,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用GM-CSF刺激活化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合成及CD147表达的变化。方法:从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患者外周血及滑液分离单核细胞,同时取1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对照。分离的单核细胞在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用GM-CSF刺激,用ELISA法测定刺激24h,48h,72h后MMP-1,MMP-3的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刺激前后细胞表面CD147表达量。结果:GM-CSF刺激后,细胞呈多形性的巨噬细胞样改变,MMP-1,MMP-3合成增加,而且这种刺激作用与GM-CSF的剂量相关,100ng/ml时刺激作用显著高于12.5ng/ml及25ng/ml,而与作用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滑液单核细胞MMP-1,MMP-3表达水平高于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刺激后,单核细胞表面CD147的表达显著高于刺激前;滑液单核细胞表达量高于外周血。结论:,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单核细胞用GM-CSF刺激活化后MMP-1,MMP-3合成增加,CD147表达亦增加,MMPs合成增加可能与CD147表达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肾脏足细胞是否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以及TGFβ1对CTGF表达调控的信号途径。方法 以肾小球足细胞为对象 ,应用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 ,观察了 3种促进肾脏纤维化的蛋白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体外培养的足细胞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 ,以及ERK、Smad两条信号途径在TGFβ1调节CTGF蛋白表达中的影响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CTGFmRNA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足细胞表达基础水平CTGF蛋白 ,2 0ng/mlPDGF和 10 -6mol/LAngII刺激 2 4小时后细胞内CTGF蛋白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 1ng/mlTGFβ1刺激 2 4h足细胞CTGF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5 ) ,且增加呈TGFβ1剂量依赖趋势 ;1ng/mlTGFβ1刺激 12h可以使细胞CTGFmRNA表达增加。1ng/mlTGFβ1使足细胞Smad2 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 2 )磷酸化 ,在刺激 30min达高峰 ;应用丝 /苏氨酸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抑制Smad2 磷酸化可以消减TGFβ1刺激的CTGF蛋白增加 ,但ERK1/ 2 活化抑制剂PD 980 5 9阻断ERK1/ 2 磷酸化不能减弱TGFβ1刺激CTGF蛋白表达的效应。结论 在足细胞上 ,TGFβ1刺激CTGF表达依赖于Smad2 信号通路的活化 ,而不依赖于ERK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信号途径(SPK/S1P)对人肝癌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5~20μmol/L N,N二甲基鞘氨醇(DMS)在12h时对肝癌细胞分泌VEGF蛋白的影响。结果:5~20μmol/L DMS均可使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MS可以通过阻断SPK/S1P信号途径,抑制肝癌细胞合成和分泌VEGF,从而说明阻断SPK/S1P信号途径对人肝癌细胞VEGF分泌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喂饲构建主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0)和单纯高脂饮食组(n=6);另有一组动物喂饲普通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n=8).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组动物AS斑块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辛伐他汀组和单纯高脂饮食组AS斑块VEGF阳性信号强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VEGF阳性信号强度又显著低于单纯高脂饮食组(P<0.05).结论:提示辛伐他汀可一定程度稳定斑块,延缓AS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对动脉硬化兔胸主动脉LOX-1表达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动脉硬化兔胸主动脉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及高脂饮食加通心络干预组,应用免疫组化测定兔胸主动脉中LOX-1的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测定兔胸主动脉中LOX-1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高脂组及高脂饮食加通心络干预组胸主动脉中LOX-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0.05),通心络干预组胸主动脉中LOX-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兔LOX-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通心络能够明显抑制动脉硬化兔LOX-1蛋白及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梁晶峰  王鑫  孙琳  王秀琴 《北京医学》2009,31(12):705-708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小儿各年龄组先天性脊柱侧弯椎体骺板中4种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β2(TGF-β1,β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进展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1例2~14岁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顶椎椎体骺板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测定上述因子的表达积分光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种生长因子在顶椎椎体骺板的表达凸侧明显大于凹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FGF和TGF-β1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凸侧表达,0~5岁组高于~10岁组及〉10岁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GF-β2、BMP-2在凸侧的表达及4种生长因子在凹侧的表达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种生长因子间存在多元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r均〉0,表明其相互之间成正相关。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弯顶椎凸侧骺板成骨能力显著大于凹侧,凸、凹侧的不平衡生长成为侧弯畸形发生和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0~5岁低年龄组侧弯畸形的迅速进展主要由脊柱的快速生长引起,青春期及青春前期侧弯突然迅速进展,脊柱生长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