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永敏 《河南中医》2003,23(3):41-42
胃痛又称胃脘痛 ,为常见的中医内科病证 ,由于本病临床证型较多 ,不仅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各种单纯证型 ,而且还常见虚证夹实、实证夹虚、寒热错杂等多种复杂证型 ,因此在临床上常易被误诊误治。本文拟通过对胃痛常见的误诊证型及误诊原因的探讨分析 ,以期为临床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提供参考。1 常见误诊病症1.1 寒热错杂证误诊为热证或寒证胃痛虽因寒邪、食滞、肝火、气滞者居多 ,但寒热错杂者并非鲜见。因寒热错杂既有热的指征 ,又有寒的表现 ,故若辨证不审 ,极易造成误诊。例 1:…  相似文献   

2.
3.
孙敏  王维玉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0):451-451
误诊率据有关资料报道,迄今仍在30%左右。笔者回顾近30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误诊思维原因如下。1主观思维先入为主男,62岁,1975年3月7日初诊。患者3个月以来,反复发热,体温38℃左右,机关卫生所均按感冒给予青霉素、病毒唑等治疗,药后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4.
曹某某 ,女 ,46岁 ,2 0 0 1年 3月 2 3日初诊。腰痛 8个月 ,加重 5个月 ,伴发热 2个月。患者于 2 0 0 0年 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腰部酸痛 ,活动尚可 ,未予重视 ,仍坚持上班。 10月 ,腰痛加重 ,弯曲不利 ,伴低热、盗汗、自汗 ,在当地医院拍片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局部封闭治疗 3次无效。 11月 ,经 CT扫描诊断为“第 3腰椎结核”,右上肺陈旧性结核。患者又先后两次到省城某医院诊断 ,经 X线摄片、CT扫描均诊断为“腰 3椎体结核、伴椎旁脓疡形成”。化验血常规未见异常 ,ESR5 0 m m/ h,AL P(- )。患者因经济条件所限 ,要求在家抗痨…  相似文献   

5.
6.
陈为 《新中医》2003,35(2):6-6
例1:某女,38岁。因反复呕吐、头晕,不能进食,食入即吐1周收入消化内科住院,初诊为急性胃炎,经胃肠钡餐、纤维胃镜等检查消化道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行抗炎、抗酸、止吐等对症治疗,内服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3周,效果欠佳。患者仍觉头晕、呕吐,伴站立行走不稳。头部CT示第4脑室有4.0cm×4.5cm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转颅脑外科。体查:神清,倦怠,步态蹒跚,布鲁辛斯基氏征(+),昂白试验(+),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胶质母细胞瘤Ⅲ级。术后呕吐、头晕明显减轻,能进…  相似文献   

7.
《冷庐医话》系清代医家陆以氵恬所撰的笔记体医学论著 ,原书五卷 ,其中在卷一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慎药和诊法、用药等内容中 ,记载前人不少治误的医案。治误的原因不外诊误、治误、药误几方面 ,当然诊误的结果是治误 ,治误的前提是诊误 ,二者是密切相关的 ,至于药误则是医者或非医者所造成的错误。认真研究和探讨前人误治的病案 ,使我们引以为戒 ,对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能 ,加强工作责任心有重要意义。1 诊误诊误即诊断 (辨证 )错误导致治疗错误。《冷庐医话》记载了叶天士、薛生白等医家诊误案 4则 ,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医生误…  相似文献   

8.
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急症之一,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手术.阑尾炎术后所致肠梗阻病例有所增多,值得引起重视.为减少阑尾炎的误诊误治,我们必需把阑尾炎的诊治水平在现代医技发展的基础上来一个新的提高.在阑尾炎的诊治中,我们要吸取新的技术知识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更应强调对外科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急症之一,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手术.阑尾炎术后所致肠梗阻病例有所增多,值得引起重视.为减少阑尾炎的误诊误治,我们必需把阑尾炎的诊治水平在现代医技发展的基础上来一个新的提高.在阑尾炎的诊治中,我们要吸取新的技术知识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更应强调对外科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结核病人逐渐减少 ,化脓性关节炎临床发病率越来越低。因此 ,为数不多的病人如果在就诊时不认真对待 ,细心分析 ,往往会造成误诊或误治。自 1996年~ 2 0 0 0年 ,在我们诊治的近 40 0 0例住院病人中发现 2例。兹报告如下。1 腰椎结核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陈某 ,女 ,17岁 ,学生。患者自 1995年 6月份以来 ,不明原因出现腰部酸痛 ,劳累后加重 ,休息时减轻 ,同时感腿痛 ,以两髋部为主 ,并沿大腿内侧放射至膝部。伴低热、盗汗、厌食、乏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给类固醇激素治疗 ,…  相似文献   

11.
以《伤寒论》对中医误诊误治为基础,探讨误诊误治学主要内容,分析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主张规范中医病名,努力提高病证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建立中医临证疗效监测系统,以先议药后议病的方式去正确认识和面对中医误诊误治,更好地为临证提供辨证论治依据。  相似文献   

12.
1 病情介绍女 ,4 4岁 ,因反复右上腹、上腹不规则隐痛 2年 ,加重伴呕吐 1月 ,黑便 1周第 3次入我院内科。患者 2年前始感右上腹、上腹不规则隐痛 ,反复发作 ,病程中无嗳气、反酸及空腹疼痛 ,偶向背部放射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体力劳动。发病 1个月后外院 B超、CT检查拟诊肝癌 ,入我院按 FMA方案静脉化疗 1周。检查AFP正常 ,CEA阴性 ,省级医院 CT增强扫描 ,诊断肝血管瘤 ,无手术指征 ,常口服去痛片减轻症状 ,精神食欲尚好。入院前 1月上腹痛加重 ,呈持续性 ,进食后明显 ,伴恶心呕吐 ,再次入院。胃镜检查见胃窦小弯偏后壁 6 cm× 6 cm…  相似文献   

13.
因机体的个体差异及疾病的瞬息万变,错综复杂导致了临床误诊误治的在所难免。只有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前车之鉴引以为戒,才能提高诊治水平,尽可能减少误诊误治。通过对"口疮误治案"、"腹胀误治案"、"右肩疼痛误治案"、"鼻中异物误治案"四案误诊误治原因的分析,指出临床"四诊"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并且尽可能详尽;临床思路要灵活宽泛,辨证辨病相互结合;做到心无成见,知常达变。从而获得真实的临床资料,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书中对误诊误治的论述,可谓开误诊误治研究之先河,现浅述如下。 1辨证标准 六经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张仲景以综合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对疾病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作了高度概括,提出了六经病证的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7.
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及治疗密切相关。忽略体质因素,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或误治。因而在临证时必须认真考虑患者的体质因素,疾病的发生应从体质上寻求根源,以明辨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的传变;辨证论治时运用体质理论可以简化辨证及指导用药。故体质学说的运用,为适应多元复杂的临床需求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一定程度上减免了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析《局方发挥》之脾胃病误诊误治,以期指导与改进现代医家临床治疗。[方法]对《局方发挥》之脾胃病误诊误治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朱震亨从脾胃病探析误诊误治的特色。[结果]朱震亨从脾胃病论误诊误治的特色:1)《和剂局方》具有误导性脾胃病治疗的中医知识,导致当时医者与患者误诊误治脾胃病。2)《和剂局方》引起的脾胃病误诊误治问题,主要可分成两类:辨证失误和治法失误。3)辨证失误所导致的误诊误治包括忽视审证求因、认为"诸寒为病"、误辨寒热虚实等。4)治法失误包括"一方通治诸病"、滥用辛香燥热药组方、利用砒丹巴硇行积垢、修改汤剂为丸剂、用峻剂盲目祛邪及错误滋补等。[结论]朱震亨在《局方发挥》指出当时脾胃病的误诊误治问题,显示出了其独特见解,对现代医家治疗脾胃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女,67岁,教师。1997年8月因左肩部疼痛伴活动障碍6个多月来我院骨科就诊,摄X片示左肩关节未见明显骨质异常征象,予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并嘱其功能锻炼,1个月后症情未见明显减轻,遂来我院要求针灸治疗。询问病史,无外伤史,左肩关节尖锐性疼痛,不能梳头,肩关节后弯不利。查:左肩关节无肿胀,左肱骨大结节处压痛(+),左肩峰下压痛(+),左肩关节外展50°,上举60°,诊断为左肩关节周围炎,予针灸治疗。次日针灸前患者诉患侧上臂被动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弱冠起侍诊于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教授,学习其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病~([1-4])。杨师临证时常教导:跟师学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死记其常用药方或药对,而是学习如何辨证,方可举一反三,从而灵活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常用法则,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而平脉辨证法作为临床上最基本的辨证方法,首先确定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