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地震伤员脊柱骨折的特点,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地震伤员脊柱骨折的优势。方法根据救治地震灾区伤员特点,进行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地震伤员脊柱骨折11例,其中合并脊髓损伤3例、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创面感染3例、内脏挫裂伤1例、四肢骨折8例、有明显心理应激患者4例。治疗后骨折均愈合,心理应激反应消失。治愈10例,好转1例。结论经中西医药综合治疗,有助于脊髓损伤恢复、控制感染、降低致残率、恢复患者信心及勇气。  相似文献   

2.
36例地震所致脊柱骨折患者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6例地震伤所致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12"汶川地震中36例脊柱骨折患者的部位、分型、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对2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M cA fee分型系统对骨折进行分型,对有神经症状的患者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 erican sp inal in jury assoc 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判。结果:36例脊柱骨折患者中共有43个椎体骨折。其中胸腰段椎体骨折35个(81.4%),骶骨骨折3个(7.0%),下腰椎骨折3例(7.0%),颈椎骨折和上胸椎骨折各1例(2.3%)。其中7例患者有2个椎体骨折。29(80.6%)例患者有脊柱外的骨折。9例有神经症状患者的ASIA评分平均提高1.2级。26例术前无神经症状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1例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浅部感染。结论:地震伤所致脊柱骨折的常见原因为砸伤和坠落伤,多为多发骨折。其中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术有助于脊柱不稳和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且方便护理及搬运。  相似文献   

3.
骨折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已是骨折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伤员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我科对我院收治的“5.12”四川地震骨折伤员15例在其住爱心病房期间(2008年5月22日至7月4日)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复元活血汤治疗单纯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单纯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骨筋丸胶囊并配合手法复位、牵引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服用复元活血汤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复元活血汤治疗单纯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翟成磊  吉林长春  ) 《中外医疗》2013,32(14):100-101
目的研究并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将其作为本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处理,即对照组:34例脊柱骨折患者运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脊柱骨折患者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有效性,还是在临床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显效的为21例,手术治疗有效的为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患者的19例,19例,和14.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极为安全,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鹏程  袁晓达  高德勇  刘万军 《中外医疗》2012,31(22):24+26-24,26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与患者的主管医生及护士进行探讨,总结分析脊柱骨折病例的临床特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录入,并选用SPSS 15.0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本组患者的致伤原因包括:塌方伤5例,重物压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22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骨盆骨折2例,四肢骨折11例,肋骨骨折5例,并发血气胸2例。共63个椎体受累,胸腰椎28个,腰椎18个,胸椎7个,颈椎5个。脊髓损伤按ASIA评分为入院患者评分如表1所示。本组经随访6个月~1年,平均(28.35±3.11)个月。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分级划分,其中恢复一个级别19例,2个级别14例,3个级别9例,无恢复6例。结论应综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并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蔡一强  孙永强 《中医学报》2020,35(4):871-874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补肾壮骨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骨密度、骨矿含量、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5%(67/74),对照组有效率为74.3%(5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壮骨汤能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对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有明显改善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被给予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对于病变不太严重的脊柱爆裂骨折患者来说,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质量,是值得考虑的一种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跟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复习42例脊柱骨折合并跟骨骨折的病例,总结其受伤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脊柱骨折合并跟骨骨折正确处理可使伤椎椎体92.5%得到恢复,脊髓损伤82.4%得到有效恢复,对跟骨骨折进行手法整复、撬拨及切开复位,可避免晚期平底足等并发症,降低病残率.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跟骨骨折多为高空坠落伤,在抢救生命同时,正确搬运,及时对脊柱骨折合并跟骨骨折进行处理和手术,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黄劲东 《右江医学》2013,(3):403-404
目的探讨TSRH固定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术前与术后神经功能情况、Cobb角、伤椎后突角、矢状面指数。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情况、Cobb角、伤椎后突角、矢状面指数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RH固定术在治疗脊柱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梁涛 《大家健康》2016,(6):136-136
目的:探讨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骨折病人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脊柱骨折的病人78名作为研究对象,再选择78名使用普通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病人78名作为对照。手术完成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结论:对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骨折病人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后,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病人的治疗有效率,降低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型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13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骨折原因、类型及其严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中,以女性数量最多,占整体的52.59%,但同男性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P >0.05);摔伤是最常见的老年外伤型脊柱骨折致伤原因,占整体的44.44%,高于其他常见致伤原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老年人是外伤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其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0例,其中14例T11损伤;18例T12损伤,4例L1损伤;3例L2损伤;1例L3损伤,均对40例患者行GSS内固定治疗。结果:4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全部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有恢复,手术前、后椎体高度间的比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间的比较,术后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复位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措施预防汶川地震脊柱骨折伤员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对267例汶川地震脊柱骨折伤员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进行分级评估,实施综合康复措施,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汶川地震脊柱骨折伤员应用综合康复措施后,尚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伤员。结论综合康复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地震脊柱骨折伤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脊柱骨折系骨科常见创伤,发病率逐年递增。通过研究目前的治疗手段可以看出,手术方式有了很大进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本文就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进展做一简单的综述。脊柱骨折是最常发生于青壮年的严重骨科创伤。平常时期,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3.7%~5.5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战争、地震时,其发病率更高,可达11.3%~15.1%。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这些严重脊柱损伤造成的支出做~精确统计,但是每年因脊柱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和丧失劳动力的损失数额惊人。临床上,大部分骨折发生在脊柱活动范围大与小的变动处,我们把此部位称为胸腰段(T11~L12)。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坠落伤与交通事故伤所致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9月期间367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Franke1分级、是否漏诊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创伤性脊柱骨折的主要致伤因素为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伤,占脊柱骨折的85.5%(314/367),其中交通事故伤占49.6%(182/367),坠落伤(平度高度为4 m)占35.9%(132/367),常见部位为胸腰椎的损伤;其中交通伤所致的脊柱损伤力学机制比较复杂,损伤的椎体常为相邻椎体,常会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交通伤所致的脊柱损伤常发生于脊柱三柱理论的前柱与中柱;脊柱骨折的主要形式为椎体的爆裂骨折与压缩骨折为主;脊柱骨折的节段或部位多见于胸腰段;脊髓损伤多为Frankel A、B级,交通事故导致的脊柱骨折漏诊率比较低。坠落伤导致的脊柱骨折,损伤的椎体非相邻椎体,坠落伤易导致椎体的椎弓、椎板、小关节的损伤(后柱损伤),脊髓损伤较轻,坠落伤Frankel分级多为C级,容易发生漏诊。坠落伤治疗的临床效果稍优于交通事故伤(P<0.05)。结论交通事故伤与坠落伤所致的脊柱骨折机制比较复杂,应根据两者的特点综合考虑,应尽量多作脊柱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脊柱的两端,防止漏诊;治疗时应缓急轻重,全面考虑身体各项机能,脊柱骨折的治疗要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脊柱骨折致腹胀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翠兰 《实用新医学》2001,3(11):1020-1020
  相似文献   

18.
19.
硬膜外阻滞在脊柱结核及脊柱骨折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及脊柱骨折导致脊柱畸形 ,采用硬膜外阻滞穿刺困难 ,阻滞效果不确切 ,故临床上不提倡应用。但我院对 78例胸、腰部脊柱结核及骨折的病人施行硬膜外阻滞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78例 ,男 6 7例、女 1 1例 ,年龄 1 8~ 59岁 ,均无明显心、肺功能异常。其中脊柱结核 6 2例 ,骨折 1 6例 ;按病变部位胸段 2 1例 ,腰段 4 9例 ,胸腰段 8例。麻醉方法 :选切口中点上 2~ 3个椎间隙 ,硬膜外导管一律向头端方向置入 ,留管 2 5~ 3cm。测得麻醉平面后将床摇成约 2 0~ 30度头高脚低位 ,然后缓慢注入维持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我院从1986年~1991年应用环形芦氏棒及改良哈氏棒加大网膜移植治疗不稳定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32例,临床疗效满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者占53.1%。芦氏、哈氏装量具有支撑和节段固定作用,有利于恢复骨折椎体高度和复位与稳定.大网膜有丰富血液和淋巴循环.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有利于脊髓的修复再生.环形芦氏棒固定节段短,能提供多轴负重稳定性,改良哈氏棒固定节段长一可用于胸下段或腰1以上骨折脱位并截瘫。但要注意保留腰3以下活动节段.以利于摩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