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细菌检验在试验检验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疾病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临床医生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诊断依据,搞好细菌室间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近年来,本室细菌质量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就细菌质量控制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细菌检验在试验检验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疾病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临床医生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诊断依据,搞好细菌室间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近年来,本室细菌质量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就细菌质量控制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临床细菌检验是一门定性的学科,是从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活细菌,因此与标本收集、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及培养基、试剂、仪器密切相关,其中某一环节误差,将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减少误差。我们充分认识到室内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搞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给临床  相似文献   

4.
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是考核医院细菌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细菌学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能性的重要手段。临床细菌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特殊位置,主要表现在它的风险性、高干扰性和高严谨性,因此,CLIA’88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归于高度复杂的试验范畴。我院从1996年参加省级临床细菌室问质评活动,也曾有过从低分到高分的过程,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很多丰富宝贵的经验,使细菌检验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现就近四年来细菌室问质评的结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及质量控制。方法在我中心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采集的样品中筛选91份开展此次研究,按照是否实施质量控制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份,对照组45份,对照组未实施质量控制,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评价检验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检验结果合格率较高,准确率也较高,样品采集、储存运输、细菌培养和安全管理四方面的质量评分均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细菌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检验效果与检验质量,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中广泛推荐运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细菌质评情况分析张秀荣,张,邓桂芬指导马春茂(辽宁省肿瘤医院检验科,沈阳110042)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是考核医院细菌检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细菌学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我院从1987年参加省室间临床细菌检验质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临床细菌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认真搞好质量控制工作。近年来,临床细菌检验质量控制工作越来越引超各级领导和检验人员的重视。目前北京市卫生局已明文规定,凡不参加室间质控的单位不得参加医院的等级评定。我院细菌室在连续七年参加卫生部的室间质控基础上又于去年参加了北京市的室间质控并被评为北京市一级实验室。现就1989年北京市细菌质控的结果结合我室的质控情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道感染者病原体细菌培养的检验方法,通过控制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方法用老年呼吸道感染者采集到的痰液,提高检验仪器和方法的精确性后,进行病原细菌的检测。结果病原细菌在培养基分离数有提高。结论提高检验精确度可以提高病原菌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9.
全省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指出,质量控制及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全面提高检验质量和技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指出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要贯穿到每一个操作程序,涉及到人员素质、仪器设备、培养基和试剂等的质量。下面将笔者参加会议后的心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进入临床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中发生的错误日益引起重视。木文主要讨论细菌鉴定中易犯的错误。至于细菌的分离,存在问题更多,涉及面很广,须另作专题研讨。一、临床微生物检验细菌鉴定的符合率(一)世界卫生组织室间质量评估资料的分析近年作者先后分析了设在比利时的WHO临床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临床微生物枪验学科的迅速发展,新的细菌检验技术、细菌名称的增加和改变、临床意义的变化和拓展,临床细菌检验已日益成为疾病诊断、抗牛素合理使用、院内感染管理等诸多方面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传统的细菌检验采用手工操作,其过程繁杂、时问周期长、主观因素对细菌鉴定结果的影响、且难以标准化,将逐渐被淘汰,已不适应医院的工作。目的: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设备的诞生,因其操作简便,鉴定细菌的生化试验项目多,对药敏试验结果町进行分析和修正,利于感染控制,以及标准分操作等优点,可以说是细菌学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开发、应用,特别近20 a超广谱新品种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日趋严重,多重耐药令人生畏.为降低细菌的耐药性,有效地控制感染,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成为微生物检验的一个重点.基层医院,由于微生物检验力量薄弱,设备欠缺,要准确掌握细菌耐药变迁的信息,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地介绍美国政府对临床检验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的要求,更好地管理我国临床检验项目。方法查阅美国各监督机构对临床检验的实验室管理标准,提炼出各机构对临床检验项目的管理及对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要求。结果 CLIA和COLA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基于试验的复杂性将临床检验项目分为豁免试验、人工镜检试验、中度复杂试验和高度复杂试验,并对不同类型的试验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结论对4家美国机构各自对临床检验项目的管理要求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先决条件,占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70%,也是提高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浅谈细菌检验室内质控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细菌检验室内质控,避免实验人员因操作、主观判断、试剂质量等因素影响,导致试验错误。方法:采用标准菌株进行同步和定期以内质控,制定相应的室内质控措施。结果:规范细菌检验的直接涂片、接种培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论:增强室内质控意识,确保细菌检验结果表明、可靠、准确,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6.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3个阶段.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验.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离不开医学检验结果,因此实验室检验的准确度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应贯穿于仪器使用的整个使用周期,体现在每一个标本或者说每一个患者的检验过程中.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目标就是检验结果的准确、精密、快捷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需行血液细菌检验的血液样本120份,分别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比较两种方法检验细菌的符合率,并记录检测时间。结果两种方法细菌鉴定总符合率为81.67%,其中G+球菌鉴定符合率为72.73%、G-杆菌鉴定符合率为83.67%;直接法检测所需时间(9.84±2.35)h,低于常规法检测所需时间(72.46±8.24)h,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差异不大,但是直接药敏试验的检测时间较短,能快速确诊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对于临床早期治疗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保证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减少影响医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方法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进行了论述,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结果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可靠的医学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结论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检验.为临床提供真实有效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FOB)室内质量控制的研究,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用递减稀释血红蛋白的方法找到胶体金粪便隐血测试条的弱阳性检测浓度(或称下限质控液),然后配制出上限质控液、下限质控液、阴性质控液,再用这些质控液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结果 FOB的室内质量控制开展两年,有效地监控了胶体金试条的质量变化和检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通过自配多浓度的质控液,可以比较有效地开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检验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检验全过程,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1],而正确评价检验结果也是质量控制重要的一方面.检验申请单的缺项在实践中较常遇到,对上述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及检验结果的评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必要的重视.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