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与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PCR技术(ISPCR)对44 例宫颈癌、18 例癌旁组织及30 例慢性宫颈炎和15 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16DNA和HPV18DNA进行检测。结果:44 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 阳性35 例(79-5% ),HPV18DNA 阳性5 例(11-3 %) 。其中HPV16DNA和HPV18DNA均阳性4 例;HPV18DNA 阳性而HPV16DNA阴性1 例;HPV16DNA 阳性而HPV18DNA 阴性31 例。15 例癌旁组织伴宫颈上皮内新生物(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 CIN) Ⅱ~Ⅲ级,HPV16DNA 阳性12 例(80% ),其他3 例癌旁组织中1 例HPV16DNA阳性;30 例慢性宫颈炎有4 例HPV16DNA 阳性(13-3% ) ;15 例正常宫颈组织HPVDNA均阴性。结论:宫颈癌及癌旁伴CINⅡⅢ与HPV16、18 感染有密切关系,以HPV16 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喉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46例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喉癌68例,喉其他病变48例,正常喉组织30例),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结果: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喉癌颈转移淋巴结组织阳性率20.0%(3/15),喉癌前病变阳性率11.8%(2/17),声带息肉阳性率6.3%(1/16),15例癌旁及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喉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结论:喉癌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信PCR技术对44例宫颈癌、18例癌旁组织及30例慢性宫颈炎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16DNA和HPV18DNA进行检测。结果:44例宫颈癌组织中在6DNS阳性35例,HPV18DNA阳性5例。其中HPV16DNA和HPV18DNA均阳性4例;HPV18DNA阳性而HPV16DNA阴性1例;HPV16DNA阳性而HPV18DNA阴性  相似文献   

4.
喉上皮性肿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HPV与喉上皮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一对HPV L1区通用引物及6、11、16、18型特异E6区引物多聚酶链反应,对128例喉癌及喉上皮增生性病变样本进行HPV检测。结果:24例检出HPV,16例为HPV6型,4例HPV11例,1例HPV18型,2例未定型。60例喉癌中5例阳性。其中3例6、11、型均为整合状态,另2例为未定型。结论:大部分喉癌和上皮增生性病变与HPV感染无关;良性型H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B/11,16/18型DNA作探针,对44例喉癌石蜡包埋标本中HPV-DNA同源序列进行了检测,同时用16例喉息肉石蜡包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显示:HPV6B/11杂交阳性者在喉癌组为8/44(18.2%),喉息肉组为2/16,(12.5%)(P〉0.05),HPV16/18杂交阳性者在喉癌组为19/44(43.2%),喉息肉组为2/16(1  相似文献   

6.
用PCR技术检测皮肤表皮肿瘤组织HPV D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检测58例皮肤人表皮肿瘤(Bowen‘s病17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5例,鲍温样丘疹病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HPV6,11,16及18DNA。Bowne’s病HPV1DNA2例(2/17)阳性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16DNA1例(1/5)阳性,鲍温样丘疹病HPV16DNA9例(9/16)阳性,皮阳鳞状细胞癌HPVDNA20例均阴性,提示鲍温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化及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人咽喉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壳蛋白抗原及HPV6、11、16、18型DNA序列。45例鳞状细胞癌组织HPV抗原阳性率为22.2%,HPVDNA阳性率为31.1%,5例正常粘膜HPV抗原及HPVDNA均阳性。结果提示咽喉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与HPV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B/11,16/18型DNA作 探针,对44例喉癌石蜡包埋标本中HPV-DNA同源序列进行了检测,同时用16例喉息肉石蜡包埋 标本作为对照。结果显示:HPV 6B/11杂交阳性者在喉癌组为 8/44(18. 2%),喉息肉组为2/16 (12.5%)(P>0.05);HPV 16/18杂交阳性者在喉癌组为 19/44(43.2%),喉息肉组为 2/16 (12.5%)(P<0.05)。提示:HPV 16/18型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喉癌发病学中一个不 容忽视的致癌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外阴癌的发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外阴癌病理存档蜡块切片脱蜡,以PCR方法扩增其中可能存在的HPV-DNA(6/11型和16/18型),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置紫外光反射仪下观察结果。结果在49例外阴癌原发灶中,HPV-DNA16/18型的检出率为26.5%,6/11型的检出率为2.0%;HPV-DNA16/18型阳性外阴癌的术后生存率好于HPV-DNA16/18型阴性外阴癌。结论一部分外阴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有关,这一部分外阴癌的预后较好;另一部分外阴癌的发病与HPV感染无关,但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28例。从石蜡包埋的癌组织提取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HPVDNAs)用HPV-16,18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其中5例(18%)扩增阳性。声带癌HPV-16,18的阳性率较其它部位的高(占阳性80%)。结果提示:HPV-16,18的感染在喉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声门区的喉鳞癌与宫颈癌的发生类似,与HPV-16,18的感染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对39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进行HPV基因的多重PCR技术检测及组织切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病理诊断尖锐湿疣18例,均检出HPV11/6,其中有1例合并HPV16的感染。不典型尖锐湿疣(不具备典型挖空细胞)14例,均检出HPV11/6。假性湿疣17例,2例检出HPV11/6。HPV18均未检出。因此,临床中对于不典型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需用PCR技术来确诊。  相似文献   

12.
陈建钢  范崇德 《医学新知杂志》1997,7(4):149-150,156
为探讨人类乳头状病毒与腮肿瘤关系,采用PCR技术检测18例石蜡包埋的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梧HPV6.11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5例多形性腺瘤和3例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均为阴性反应,HPV16,18阳性反应各1例。提示HPV16,18有高度致癌性。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的环境差异,HPV16,18的致癌作用可能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c-myc癌基因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 myc癌基因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法,检测了c myc癌基因蛋白在30例喉癌边缘区及癌旁05、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c myc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7%(29/30),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癌旁15cm处10cm以内组织的表达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c myc表达从正常粘膜→癌旁组织→癌呈逐步递增趋势。结论:c myc癌基因过度表达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且在喉癌发生中可能为一早期事件,距肿瘤10cm以内之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病变。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到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和HSV-1、HSV-2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癌组织中c-erbB-2阳性34例(65.4%);HSV-1阳性38例(73.1%);HSV-2阳性15例(28.8%)。癌旁组织32例,阳性分别为3例(9.4%);12例(37.5%);2例(6.3%)。乳腺癌中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及癌旁的HSV-1阳性率明  相似文献   

16.
人喉癌中p53基因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的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证实人乳头瘤病毒亚型的感染与喉鳞癌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荧光素标记HPV 6B/11,16,18DNA为探针,分别为3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喉鳞癌进行HPB 6B/11,16,18型检测。结果显示:HPV16型DNA阳性,HPV18型阳性9例,HPV6B/11阴性。提示:喉鳞癌的发生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39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进行HPV基因的多重PCR技术检测及组织切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病理诊断尖锐湿疣18例,均检出HPV11/6,其中有1例合并HPV16的感染。不典型尖锐湿疣(不具备典型挖空细胞)14例,均检出HPV11/6。假性湿疣17例,2例检出HPV11/6。HPVI8均未检出。因此,临床中对于不典型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需用PCR技术来确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感染与喉鳞癌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荧光素标记HPV6B/11、16、18DNA为探针,分别对32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喉鳞癌进行HPV6B/11、16、18型检测。结果显示:HPV16型DNA阳性14例(46%),HPV18型阳性9例(28%),HPV6B/11阴性。提示:喉鳞癌的发生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HPV16和HPV18)感染及p53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关系,应用经病理学证实的肺癌活组织,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癌组织中的HPV16、HPV18;并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蜡块标本中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在48例肺癌组织标本中未检出HPV16、HPV18;p53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54.2%(26/48),其中鳞癌66.7%(18/27),腺癌57.1(4/7),小细胞癌33.3%(1/3),大细胞癌33.3%(2/6),类癌20.0%(1/5)。提示肺癌的发生可能与HPV16、HPV18感染无关,而与p53基因突变有关,尤以与鳞癌和腺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