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茵栀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年1月~1999年1月收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其中80例应用茵栀汤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0例高胆红素血症病人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66例,女14例;年龄17~65岁,平均36.5岁。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37.6岁。所有病例均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确诊。每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100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亚急性重型肝炎36例,慢性重型肝炎16例,淤胆型肝炎28例;对照组亚急性…  相似文献   

2.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 132例 ,其中 89例应用降黄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2例患者符合 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 ,血清总胆红素(TBil) >171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 >10 0 μmol/L ,血清ALT有不同程度升高。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9例 ,男 76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36 .5岁 ;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39例 ,慢性重型肝炎 19例 ,淤胆型肝炎 31例。对照组 4 3例 ,男 31例 ,女 12例 ;平均…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 1 995年 3月~ 1 999年 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 76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76例 ,男 5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62岁 ,平均 40 .2岁 ;总胆红素 ( TBil) 1 30 .6~ 384.8 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T) 1 .2 5~ 5.0 1 umol/L;黄疸持续最短 2 8天 ,最长 92天 ,平均 39天 ;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 30例 ,慢性淤胆型肝炎 46例。对照组 70例 ,男…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自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瘀胆型肝炎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肝病研究所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 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2 5~ 47岁 ,平均 34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 71~ 360 μmol/L,ALT80~ 360 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2例 ,慢性 1 8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2 4例 ,女 6例 ;年龄 2 9~ 5 0岁 ,平均 34.5岁 ;总胆红素 1 65~ 376μmol/L,ALT 82~ 35 6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4例 ,慢性 1 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5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76例,疗效较好。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0.2岁;总胆红素(TBil)130.6~384.8mol 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25~5.01umol L;黄疸持续最短28天,最长92天,平均39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3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46例。对照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38.5岁;总胆红素(TBil)127~3…  相似文献   

6.
<正>重症淤胆型肝炎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值≥171μmol/L的急、慢性病毒性、胆汁淤积型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淤胆型肝炎因持续高胆红素血症,可发展成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虽然目前治疗淤胆型的药物比较多,但是疗效尚不满意。笔者依据汪承柏老师凉血活血为主的理论和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常世 《新中医》1999,31(12):36-36
笔者自1994年3月~1998年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38例,疗效较好,现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2岁。总胆红素(TBil)1306~3848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56698~626792nmol·s1/L,黄疸持续最短28天,最长92天,平均39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15例,慢性淤胆型肝炎23例。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4~60岁,平均36…  相似文献   

8.
赤芍茵蓟汤治疗淤胆型肝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克诚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63-663
淤胆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 ,是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以胆红素明显增高、肝脏肿大、皮肤瘙痒、粪色变浅为特征。近 1 0年来 ,笔者用赤芍茵蓟汤治疗淤胆型肝炎 48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中 ,男 31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大 49岁 ,最小 1 7岁 ;病程最长 4个月 ,最短 1 9d。临床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 ,伴有轻度恶心、食欲减退或皮肤瘙痒 ,随着黄疸加深而症状逐渐减轻。总胆红素 1 70~71 8μmol/ L,麝香草酚浊度异常 9例 ,2 1例 ALT轻度升高 ,血清 HBs Ag测定 ,有 1 5例为阳性。2 治疗方法赤芍 30~ 50 g,茵陈 30 …  相似文献   

9.
瘀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我院从1 998年 2月~ 1 999年 1 2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瘀胆型乙型肝炎 35例 ,在降低血清胆红素 ,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67例 ,均符合 1 990年 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瘀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 2例 ,年龄 2 5~ 60岁 ,平均 34.8岁。血清总胆红素 (TB) 1 30 .5~ 384.7μmol/L ,谷丙转氨酶(AL T) 80~ 42 6u/L,碱性磷酸酶 (AKP) 1 89~390 u,γ-转肽酶 (γ- GT) 2 4 9~ 456u,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淤胆型肝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予甘利欣静点。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皮肤瘙痒、肝区痛、肝脾肿大方面疗效显著 ,在降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转氨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健脾化瘀汤在恢复急性淤胆型肝炎肝功能及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方面疗效显著 ,且药价低廉 ,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自拟兴阳活血利胆汤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4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1例均系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7例 ,女14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 36岁 ;黄疸持续时间最短3个月 ,最长 2年 ,平均 6个月 ;血清总胆红素最低 2 5 .6μmol/L,最高 5 1.2 μmol/L,平均 38.6 μmol/L。1.2 诊断标准 :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高寿征主编 .北京出版社 ,1993.30 8~ 30 9)标准稍加修改 ,具体为肝炎患者肝功能正常后 ,遗留轻度黄疸 ,且持久不退或反复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临床症状轻微或…  相似文献   

12.
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郁积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笔者在1991年至1995年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根据1990年5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21例,女11例;年龄在25~45岁;病程2~4周。黄疽高峰期主要症状有:瘙痒、乏力、发热。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红素在150~450μmol/L之间;血清谷雨转氨酶均升高,其中150~300U/L19例,301~800U/L13例;HBsAg阳性占70%。2治疗方法中药以活血化瘀、佐以清热为治则,…  相似文献   

13.
我们使用退黄汤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肝炎高胆红素血症5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3~66岁;其中亚急性重症肝炎8例,慢性重型肝炎15例,淤胆型肝炎13例.  相似文献   

14.
1990年 1月~ 1999年 5月收治瘀胆型肝炎 35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消退黄疸效果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按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瘀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6~ 66岁。1.2 临床表现 :1均有轻度乏力、纳差、腹胀、尿黄、陶土色大便等 ;2查体 :巩膜、皮肤黄染 ,肝大 2 0例 ,脾大者 2例。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的总胆红素均升高 ,111.3~30 5.2 μmol/ L,非结合胆红素正常或稍增高 ,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B超肝大 2 0例 ,脾…  相似文献   

15.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5月 ,我们用自拟清黄疏肝扶正汤 ,配合清开灵和丹参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2例 ,疗效比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5 9例 ,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2 7例。治疗组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1 8~ 2 5岁 1 8例 ,2 6~ 35岁 9例 ,35岁以上 5例。血清总胆红质 1 8.5~30 μmol/L1 9例 ,31~ 65 μmol/L1 3例 ;谷丙转氨酶(赖氏法 ) 40~ 1 5 0 u1 1例 ,1 5 1~ 30 0 u1 3例 ,30 1~45 0 u8例。对照组男 1 7例 ,女 1 0例 ;年龄 1 8~ 2 5岁1 5例 ,2 5~ 35岁 9例 ,35岁以上 3例。血清总胆红质 1 8.5~ 30μmol/L…  相似文献   

16.
淤胆型肝炎全称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而导致黄疸持久不退或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值≥171μmol/L的急、慢性病毒性胆汁淤积型肝炎.虽然目前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药物很多,但疗效仍不肯定[1].笔者根据其发病机理及中医病因病机,近几年来以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瘀胆型肝炎4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两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20例,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21~58岁。血清总胆红素(SB)最低为145μmol/L,最高为274.6μmol/L。谷丙转氨酶(ALT)最低为58μ/L,最高为242μ/L。入院时黄疸持续时间20~45天。对照组16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1 998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对本院诊治的 1 0 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60例和单用西药对照组 40例。按照 1 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所拟定的诊断标准 ,其血清胆红素 ( TBi L)>1 7.1 μmol/L,谷丙转氨酶 ( ALT) >40 u/L。治疗组 60例中 ,男 48例 ,女 1 2例 ;年龄 37岁~ 71岁 ,平均 5 3岁 ;甲肝 36例 ,乙肝 1 8例 ,毛细胆管型肝炎6例。对照组 40例中 ,男 36岁 ,女 4例 ;年龄 2 2岁~ 68岁 ,平均 45岁 ;甲肝 30例 ,乙肝 8例 ,毛细胆管型肝炎 2例。2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治疗 ,药用肝泰乐 0 .2 g…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8月对 4 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退黄过程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 ,并经 B超检查排除了肝外阻塞性黄疸或其它肝胆系统疾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黄疸程度上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2 2~ 6 5岁 ,平均 4 3. 5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6 8.5~ 4 14 .2 μmol/ L;持续时间为 2 5~ 96天 ,平均 4 5天。对照组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18~ 5 8…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2 0 0 4年 ,笔者运用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度黄疸 4 8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32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 ,符合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所有病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均大于 171μmol/L。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 4 8例 ,男 35例 ,女 13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 4 1 3岁 ;TBil(2 5 6 2± 83 4 )μmol/L ;急性病毒性肝炎 30例 ,慢性病毒性肝炎 10例 ,瘀胆型肝炎 6例 ,慢性重症肝炎 2例。对照组 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