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桥血管闭塞致心绞痛复发的冠心病患者行自体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0例实施介入治疗的CABG术后因桥血管闭塞致心绞痛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桥血管闭塞的CABG术后患者接受了PCI治疗,其中9例患者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1例患者为左主干病变.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自体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均无心绞痛复发.结论 自体冠状动脉病变行PCI治疗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难点,在有指征行PCI治疗的CTO病变患者中,有些复杂的CTO病变患者在使用前向技术时常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但近来逆向技术的应用使这些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血管的开通成为可能。我院自2008年3月~2008年6月应用逆向技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法使用前向技术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3例,手术成功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1145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与发展趋势。方法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及又冠脉,治疗方案分药物治疗及血管重建术冠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和相关支有心肌梗死病史仅占58.2%,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治疗方案由以前的药物治疗逐渐变为PTCA及CABG。结论临床上没有心梗病史但仍有45%临床表现为心绞痛的患者有冠状动脉的完全闭塞,不容忽视,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及CABG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80例83支完全闭塞病变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加支架治疗。结果 :83支闭塞血管经PTCA及支架术后66支开通 ,成功率79.5%。手术成功与完全闭塞病变部位间无显著相关性。完全闭塞病变<3个月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3个月闭塞病变 (P<0.01)。闭塞病变长度≤20mm的成功率 (88 7 % )显著高于闭塞长度>20mm者(63 3 % ,P<0.01)。钙化病变的成功率 (25 % )显著低于非钙化病变 (85 3 % ,P<0.01)。无桥侧支的完全闭塞病变成功率 (84 7 % )明显高于桥侧支丰富的闭塞病变成功率 (45.5 % ,P<0.01)。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脉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是一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方法。闭塞时间、闭塞部位钙化、存在桥侧支及闭塞长度≥20mm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护理特征以及护理时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对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采用介入性护理方式,包括术前检查与手术准备、术后对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感染以及血栓护理、监测血清心肌酶以及针对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后冠状动脉血管阻塞程度有所改善,由手术前的100%阻塞降低至30%-60%。18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在病变血管部位安放了支架,12例患者血管远端有血栓,反复球囊扩张后血栓消失。4例患者术中血管痉挛,注射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结论采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对于冠状动脉重度钙化以及纤维性斑块狭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对于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应根据手术特诊,患者病情具体采取特定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对这太动脉狭窄及完全闭塞的疗效。方法以地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1例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狭窄和1例多发 生结节性动脉为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0支病变血管实施PTCA或CASI术。术前、术后和随方腹要太动脉造影图像。结果 手术总成功率98.9%,1例冠心病争性心肌梗塞患者术后2周因心原性休克死亡,1例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4年4月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且资料完整的病例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心肌梗死组36例和心绞痛组40例,分别比较两组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结果①同心绞痛组比较,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糖尿病所占比例高,FBG和CK峰值高,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患者所占比例高(P〈0.05)。心肌梗死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心绞痛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肌梗死组中发生率高于心绞痛组(P〈0.05)。②心肌梗死组:完全闭塞组较轻中度狭窄组易形成侧支循环(P〈0.05)。完全闭塞组较狭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③心绞痛组:轻度狭窄组较非轻度狭窄组男性和有吸烟史患者所占比例低(P〈0.05)。完全闭塞组较狭窄组易形成侧支循环(P〈0.05)。重度狭窄组较轻中度狭窄组易发生心力衰竭(P〈0.05)。结论①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别。②右冠状动脉病变完全闭塞患者更易形成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8.
王燕燕  王晓  邵加庆  赵明  汤沂 《江苏医药》2005,31(3):219-220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状况.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的31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DM)分为冠心病(CHD)组和DM组,观察各组冠状动脉病变状况的特点.结果两组在年龄及血管病变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DM组女性所占比例高于CHD组;DM组比CHD组血压更高、高脂血症发生率;DM组冠状动脉左主干或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均高于CHD组.结论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高,糖尿病可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例1、男,65岁,因胸痛、呼吸困难2h于2009年3月14日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心脏大,窦律,心功能2级(Killip分级)。于2009年3月3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示:右冠状动脉(RCA)中段弥漫性病变,60%狭窄,有不稳定斑块;前降支(LAD)中段90%狭窄;回旋支(LCX)中段闭塞。对RC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在RCA中段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2枚,继续对LAD行PCI术,患者突发胸痛、气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状动脉造影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CCA)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1020例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在千佛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其中有冠状动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CA解剖学特征进行分类。结果 1020例患者共检出冠状动脉畸形31例(发生率3%),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17例(占54.8%),冠状动脉瘘9例(占29%),冠状动脉结构异常5例(占16.2%)。结论老年人CCA并非少见,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老年人冠状动脉畸形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大多数CCA并不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  相似文献   

11.
刘莉 《黑龙江医药》2012,25(4):635-639
目的:观察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并发症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疑诊和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经皮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率98%(98/10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局部轻微血肿2例(2%),桡动脉闭塞1例(1%)。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和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的、可行的。且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通过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导管的通过性和支撑性。结果 6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28例,双支病变8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迂曲合并钙化病变9例,分叉病变8例(其中3例合并双支病变,4例合并迂曲钙化病例,1例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均使用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全部通过桡动脉顺利到位,成功接受PCI治疗56例,失败4例。结论 经桡动脉使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强支撑力、导管腔大,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示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125例,按年龄分组,对照观察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74.6±10.7)岁]56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2.3±12.6)岁]69例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血压病患病率、脑血管病及其他疾病患病率高于中青年组,闭塞时间长于中青年组,合并2支以上血管闭塞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CTO患者行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使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102例冠心病疑似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100检查成功,达到相关诊断要求。另外有62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其中包括51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并48支再狭窄;8例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例发生再狭窄;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2支发生闭塞;4例患者发现心肌桥,46例患者发现各种斑块80处。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清楚的显示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能够作为冠心病的筛查的有效手段,对于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斑块患者的诊断有突出优势,在心肌桥诊断方面比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更为准确有效,推荐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示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125例,按年龄分组,对照观察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74.6±10.7)岁]56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2.3±12.6)岁]69例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血压病患病率、脑血管病及其他疾病患病率高于中青年组,闭塞时间长于中青年组,合并2支以上血管闭塞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CTO患者行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对复杂病变的成功率不高 ,又易发生冠状动脉急性并发症 (如撕裂、夹层、急性闭塞 )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且术后再狭窄率高。近来临床研究表明 ,冠状动脉内支架具有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或降低远期再狭窄的双重作用。本文讨论 36例冠心病患者43个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1 资料与方法1995年 6月至 1998年 4月于本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36例患者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4例 ,所有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的主观或客观表现。PTCA按 Gruentzig等 [1 ] 方案进行 ,先用球囊对病变部位进行预扩张 ,然后送…  相似文献   

17.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90例手术成功;10例未成功,其中6例改为左桡动脉入路,4例经右股动脉成功。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8例,前臂血肿2例,术后桡动脉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损伤小、痛苦小、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直径≥4.0mm的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6个月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日本京都桂病院心脏血管中心从2003年1月—2003年12月接受管径≥4.0mm金属裸支架置入(心肌梗死、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及再狭窄病变除外),并获得6个月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47例患者(147个病变)。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其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组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9.0%vs6.7%,P<0.05)。结论:对管径≥4.0mm的冠状动脉支架,糖尿病也是增加再狭窄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及预后. 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10患者中18例造影正常的患者,回顾性地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临床预后.结果: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中,17例可能系冠状动脉痉挛所致,1例可能为结缔组织病所致.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见病因为冠状动脉痉挛,该类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郑州人民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19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55~70岁,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郑州人民医院对19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