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团体咨询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交往困难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通过团体咨询来求助大学生改善人际交往状况,表明团体咨询是矫正大学生人际交往摩碍、提高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团作咨询的对象本次团体咨询活动有11名大学生(男生6人,女生5人),一年级6名,二年级3名,三年级2名.特点:自愿参加,存在明显交往困难,经SCL-90和16PF测评,确认人格和培神状况无明显偏常障碍;能否守团体约定,愿意交流情况.2团作咨询的目标借助团体中的人际交互作用,模拟社会生活情景,通过团体教育与训练.促进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掌握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针对宿舍人际关系不良的9名大学生,根据团体咨询的理论设计了6个单元的团体咨询。实验前后测分别使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3个表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通过团体满意度评定量表共同判断团体咨询的效果。团辅结束1个月后对被试予以追踪调查。结果①经过6次的团体咨询后,各量表项目表现为明显改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实验组实验前、后在总分、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交谈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3.47,2.64,4.38,2.15;P均<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总分、待人接物和交际与交友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3.36,-5.52,-2.73;P均<0.05);②PRCA-24量表中实验组实验前、后在总恐惧、两人间交谈和公众演讲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2.70,2.97,2.84;P均<0.0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总恐惧、两人间交谈和公众演讲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2.83,-2.88,-3.04;P均<0.01);③SCL-90量表中实验组实验前、后在人际敏感、恐怖、焦虑和敌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3.86,3.48,2.46,2.65;P均<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人际敏感、恐怖和敌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3.52,-8.97,-2.85;P均<0.05)。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咨询结束1月后效果依然存在。结论团体咨询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团体辅导提升肢体残疾学生自信心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编团体辅导方案对14名肢体残疾学生和6名正常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辅导;并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个人评价量表及自编定性评价问卷对团体成员进行前后测.结果 ①所有团体成员的自信心水平均有所提高,统计学差异显著(Z=-3.38,P<0.01);②肢体残疾学生的外貌自信心,学业自信心,社交和交谈自信心水平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P<0.01);③肢体残疾学生社交回避分量表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60,P<0.01),社交苦恼分量表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Z=-0.64,P>0.05).结论 团体辅导对于提升肢体残疾学生自信心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团体辅导对残疾大学生自信心提高的效果研究.方法 应用自行编制的自信心团体辅导方案,对10名残疾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分别采用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情感平衡量表(ABC)、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量,团体辅导后使用主观评价量表对团体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①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有所提高,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团体咨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30人左右的团体咨询是否有效。利用团体咨询与认知指导两种方式对自愿报名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干预.对比于无干预小组的人际交往.并通过前后测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团体咨询显著降低团体的交往焦虑水平。认知指导明显提高大学生自表行为的果决性。结论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降低较大团体的人际交往焦虑水平.将认知指导与团体咨询策略结合将提高大团体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善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态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针对女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态度进行训练。结果实验组大学生在自编量表10个因素的得分后洲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成员的人际交往行为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以校园广播、网络、海报等形式招募团体成员,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24名学生,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结果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t=-2.99,P0.01),人际信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组内比较,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6.97,P0.001;t=-3.28,P0.01),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集中、封闭式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集中、封闭式团体咨询对大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效果.方法:通过招募,对自愿报名的60名大学生进行"提高自信心"的团体咨询.采用"集中、封闭式"团体咨询,对学生进行连续20小时咨询.咨询前后,用自信心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咨询前自信心均分21.38±5.44,咨询后自信心均分为23.55±5.30,自信心均分提高有显著性差异,t=3.82,P<0.05.对于咨询前自信心分值大于25的学生,团体咨询作用较小.结论:集中、封闭式团体咨询,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方法 采用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824名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在网络成瘾总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231,P<0.05).②人际及健康、时间管理维度有显著的文理、性别差异(t值为-1.532,1.435,1.051,1.516;P<0.05,P<0.01).结论 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较差.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以罗杰斯"当事人中心"理论、以非结构团体咨询的形式尝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对公开招募的12名大学生进行11次团体咨询活动,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田蚋西自我概念量表及团体活动成员自我定评量表对成员实验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①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壹发现,大学生实验前后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忧郁因予、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因子上有差异;②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测查发现,大学生实验前后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等5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③通过自编的<团体活动自我评定量表>调查发现,团体成员都认为自己比在参加团体前变得更关怀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更信赖白己、信赖他人,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结论 ①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尤其在人际交往和焦虑方面有效果显著.②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能改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基本态度和某些行为,但对比较深层次的人格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班级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一年级4个班级的12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对其中2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班级团体辅导,辅导后用SAD进行测评。结果进行班级团体辅导后,实验班成员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由(7.97±5.74)明显下降至(6.91±4.50)(t=4.7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班级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大学班集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1个班级的45名同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训练。结果大学生的总体人际困扰程度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得分(t=-2.88,P〈0.01);大学生在人际交谈困扰程度(t=-2.46,P〈0.05)、人际交往困扰程度(t=-2.88,P〈0.05)2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班集体健康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团体成员贡献水平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t=2.27,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和提高班集体的健康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会谈筛选了1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从非心理学公选课班级抽取16名学生组成与实验组同质的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综合方法,进行了为期7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咨询。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实施咨询前后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评定。结果团体心理咨询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量表和SCL-90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个因子的得分上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t=0.000,0.332,-0.535,0.279;P>0.05);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的得分较咨询前呈现极度显著差异(t=4.810,P<0.001),而对照组并未出现;团体心理咨询前后,实验组在SCL-90的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差异(t=3.996,3.060,3.842,3.525;P<0.01),而对照组并未出现。结论在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上,团体心理咨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是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筛选,以24名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作为实验组,24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运用综合性团体干预的方法,进行了为期6周的辅导。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量表上得分无显著差异;辅导后实验组除在人际信任量表上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其它量表上得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常态学习下的对照组在各量表上得分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团体咨询对改善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积极促进残疾人的自我接纳和生活信心。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团体咨询方案,通过5次团体咨询活动,对6名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强的中老年残疾人进行干预;并用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小组成员的自评症状得分显著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提高;②组员对团体活动的效果评价较好;③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团体咨询的效果表示认可。结论采用团体咨询的方式可以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他们的自我接纳,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以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团体辅导的阶段特征和发展需要设计以人际交往为核心团体辅导方案,探讨社会交往团体辅导对朋辈辅导员人际关系和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校48名新任朋辈辅导员作为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周,共5单元的团体辅导活动,对照组不作干预。研究采用李云霞编制的高校朋辈辅导员胜任力问卷、魏源改编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自编团体辅导效果反馈表作为评估工具,在辅导前、后两次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然后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会交往团体辅导对高校朋辈辅导员自我暴露(t=2.23,P0.05)、适当拒绝(t=2.47,P0.05)、冲突管理(t=2.70,P0.05)和人际交往能力(t=2.79,P0.05)有显著影响,对主动交往和情感支持(P0.05)的影响不显著。社会交往团体辅导对高校朋辈辅导员职业性格特质(t=2.36,P0.05),成就导向(t=2.05,P0.05),人际沟通与协调(t=4.30,P0.05),职业态度和品质(t=2.44,P0.05),知识储备(t=3.30,P0.05)和胜任力总分(t=33.91,P0.05)有显著影响,自我成长特质因子上没有显著影响。朋辈辅导员胜任力和朋辈辅导员人际交往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684,P0.01)。结论:(1)社会交往团体辅导能够提高朋辈辅导员的人际交往能力;(2)社会交往团体辅导能够提高朋辈辅导员的胜任力;(3)朋辈辅导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作为预测其胜任力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非同质性群体情绪调控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选取情绪困扰大学生18名,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容纳他人量表(AO)、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前后测。结果①在焦虑、抑郁、自尊、容纳他人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②在焦虑、抑郁、容纳他人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上,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③焦虑自评量表分、正向情绪分和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分存在显著的组别与辅导的交互作用(F(2,16)=6.394,8.14,P<0.05、F(1,17)=12.264,P<0.01);自尊量表分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1,17)=6.59,P<0.05);容纳他人量表分存在显著的组别与辅导的交互作用(F(1,16)=9.663,P<0.05);容纳他人量表、正向情绪分和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均存在显著的辅导主效应(F(1,17)=7.035,19.77,5.814,P<0.05)。结论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非同质性群体的情绪调控过程中,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人际容纳的影响。方法从某师范院校新生中随机选择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实验组进行7次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容纳他人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前后测,以前后测结果的对照作为干预效果指标。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人际容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10,P0.05);实验组中,低容纳组和中间组的团体辅导效果优于高容纳组;实验组的孤独水平低于对照组(t=-5.83,P0.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促进大一新生的人际容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方式及效果。方法以江西九江职业大学师范专科19名学生为实验组,对他们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本班20名同质同学为对照组,在辅导前后施测心理弹性量表。结果辅导后,实验组在弹性量表的总均分(t=5.14,P〈0.001)、自控性(t=2.77,P〈0.05)、挑战性(t=3.59,P〈0.01)、灵活性(t=4.45,P〈0.001)及乐观倾向(t=3.75,P〈0.01)等四成份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弹性量表得分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对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提升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