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诸多科目中,数学这一学科被公认为是藏族学生的"软肋"。多年来,不少致力于民族教育研究的学者对藏族中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及学习心理进行了诸多调查和研究,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但关于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和探讨相对较少。进入大学阶段,高等数学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又是基础学科,但相对而言,高等数学又是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学习,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对于一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能否学到和学好知识技能,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不少的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是件辛苦的事情,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正是因为认识上的误区,造成有些人不愿意自己主动去学习。甚至有个别的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在为父母读书,  相似文献   

3.
郭政    郑雨露    侯海峰    杨春贵 《医学信息》2019,(17):32-34,38
拖延是一种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普遍的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身心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拖延症的定义、拖延的分类、大学生拖延现象、拖延症的原因、拖延症的危害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大学生拖延现状,寻求拖延形成原因,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拖延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高职班的辅导员,在经过1年的班级管理建设和学生思想工作后,我深知做好学生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入学伊始,我班同学的年龄正值青春期末尾,他们刚刚走出中专校门,又直接进入大学校门,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的经验,故思想水平和心理年龄仍处在中专学生的状态,需要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从中专进人大学的转变过程和适应阶段中,  相似文献   

5.
<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大学阶段是每一个个体生理及心理上发生较大变化的时期,而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开放的社会思潮又会给心理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冲击,使他们成为易感人群。此外和中学相比看似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却潜藏着学业的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也开始困扰他们,所有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就会带来心理的危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明确指出,培育理性和谐的心态,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方面,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建  相似文献   

6.
关注“优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校园有一个值得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群体,即优秀大学生群体。这里所指的“优秀大学生”,是习惯意义上的好学生,即学习用功、成绩拔尖、办事认真、遵纪守法的学生。他们通常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获得者。由于他们总是给人一种好学上进、办事认真、学业有成、循规蹈矩的印象,故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易被察觉,未引起重视。然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这些人或是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艰难地行进着,或是在孤独、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思想的成长变化和社会阅历的不断扩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不少人会出现学习、情绪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扰或障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危害。心育是一个大舞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可供选择。今天笔者就来谈一谈"阅读疗法"。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其心理自助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身边有不少同事反映班级里的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具体表现为这些学生上课时玩手机或者睡觉,并且当要求他们认真听课时,他们也满不在乎,一副"我就是不学"的样子。他们对待作业更是不认真,抄袭现象严重,大有"我是为了老师学习"的架势。而作为心理教师,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解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厌学的学生会感  相似文献   

9.
Q 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刚工作的初中心理老师.在学校里,有不少学生是被班主任或者家长"架着"过来的,希望心理老师能跟他们谈谈,但学生本人并没有意愿,或者本身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通常用敷衍的方式来应付心理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往往是没有效果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学生心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新生入学初期是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和行为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1]。中学和大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有明确的上大学目标,学习和生活高度紧张,每天奔波于教室、寝室、食堂之间,压力较大,情感压抑。进入大学之后,以前面临的压力突然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他们不再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上学,不再生活在亲人的氛围当中,不再面临父母严厉的管教和“保姆式”的生活照顾,不再需要像高中那样的学习,他们需要独立的生活、自律的学习,需要学会面对包括男女关系在内的各种人际交往等。作为接纳新生的高校,有义务使学生尽早地调整好心理,尽快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