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止痒酊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171003)乔艳贞,武富良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在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们,如头皮、眶上、鼻唇沟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为油脂状鳞屑,境界明显,损害严重,重者形成湿疹糜烂面,头部可被覆油腻污秽的痂皮,属于中医“白...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S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学“白屑风”“面游风”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脂溢性皮炎的主要病机为素体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所致。治疗急性期以疏风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润燥祛风止痒为主,目前中医外治疗法在脂溢性皮炎治疗中被广泛运用,包括中药溶液外用、梅花针叩刺、穴位埋线、火针等多种方法,具有剂型丰富、使用便捷、疗效显著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医外治疗法在脂溢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脂溢性皮炎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脂溢性皮炎与中医“面游风”“白屑风”等病颇相类似。本病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和湿热上蒸所致。  相似文献   

4.
正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一种发生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存在于各年龄阶段,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为: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渐扩大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表面覆有油腻鳞屑或痂,可出现渗出、结痂和糜烂并呈湿疹样表现,重者可泛发全身,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本病慢性经过,可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清,主要考虑与马拉色菌等的定植与感染有关[1-2]。中医对脂溢性皮炎认识由来已久。《外科正宗》曰:"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期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  相似文献   

5.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主要损害为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通常发生于头皮,亦可蔓延至其它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口服蒙药治疗得到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以蒙医学理论为指导,对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临床分类与...  相似文献   

6.
清脾术苓汤治疗脂溢性皮炎25例无锡市同仁医院(214151)姚健关键词脂溢性皮炎,清脾术苓汤脂溢性皮炎系常见多发性皮肤病,我科以“清脾术苓汤”加减治疗本病2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5例患者均经常规治疗仍有反复发作史,其中男10例...  相似文献   

7.
病案举隅 1脂溢性皮炎 某男,43岁,2009年3月24日初诊。头、面、胸、双手臂淡红色斑片,有灰白色油腻糠状皮屑,伴瘙痒2个月余,尤以头部、眉弓鼻翼处为重,曾在当地治疗,效果不明显。口干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头皮上覆有细薄油腻性鳞屑,面部、双手臂外上侧有不规则暗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游风。证属湿热内蕴,复感风邪,郁久化燥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拟消风散加减。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证治疗脂溢性皮炎17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鼻唇沟、眉弓、口周、头皮、发际、耳后及上胸、腋窝、外阴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临床上笔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脂溢性皮炎17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7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7例,女83例,年龄1~69岁,病程10d~1月。病变在面、头部120例,上胸25例,腋窝15例,外阴10例。2辨证施治2·1湿热内蕴型(72例)主症:皮疹比较鲜活、油腻明显或伴有糜烂、滋流黄水、瘙痒,大便稀烂不畅,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相似文献   

9.
发欣系治秃名医赵章光医师的中草药经验方,经十余年的反复筛选、验证而得,其特点是对早期脂溢性脱发、头皮脂溢性皮炎有显著效果。具有护发、养发、防秃发作用。该产品经过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药品检验所、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多个单位的严格鉴定和临床验证,由北京章光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下属分厂浙江乐清章光毛发再生精厂生产。发欣具有良好的养血活血、祛风除湿、防秃生发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内蕴上蒸或血虚风燥而引起头皮脂溢性皮炎(包括干性脂溢性皮炎与油腻性脂溢性皮炎)并由脂溢性皮炎引起之脱发,即脂溢性脱发(简称“脂脱”)等病症,使用方法为局部外搽涂擦,每天2次。视患区大小每次3~10毫升。2个月为一疗程。连  相似文献   

10.
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皮肤多脂、油腻,皮肤瘙痒、迭起白屑,脱去又生。袁秀丽教授用扬刺法治愈脂溢性皮炎患者1例,其辨证用针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脂溢性脱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脂溢性脱发(seobrrheic alopecia,SA)简称脂脱,又名男性型秃发、雄激素源性秃发,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蛀发癣”,临床多表现为头发油腻、多屑、有明显瘙痒感、额颞区及顶部的渐进性脱发,继而形成高额。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由于本病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对SA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与皮肤表面毛囊部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有关的皮肤病,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在临床上,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多用口服抗组胺药、消炎药、抗真菌药及B族维生素,一时见效,但容易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脂溢性皮炎的中医临床研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益谦治疗脂溢性皮炎三法东台市人民医院(224200)曹彦关键词脂溢性皮炎王益谦海安县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王益谦乃江苏省名中医,悬壶六十载,精于辨证,用药疗效卓著。吾有幸跟随王师学习,亲聆教诲。现将其治疗脂溢性皮炎三法简介于次。1活血通络养血祛风赵某,...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景洪贵主任医师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思路和处方用药、调护等方面的经验。景洪贵认为,脂溢性皮炎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湿热夹瘀,以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强调外治法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佗,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不断使用化妆品,使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越来越多。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面部会出现红斑、脱屑、糜烂,严重影响了皮肤的外观美及社会活动,糠皮状头屑和油腻性有臭味的痂皮,使患者很烦恼,求治心切。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笔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面部脾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患者6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鼻唇沟、眉弓、l:l周、头皮、发际、耳后及上胸、腋窝、外阴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中医称“油面风”、“白屑风”。临床上以红斑、鳞屑伴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主要特征,重者可伴有渗出和继发感染。目前西医对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大多采用内服抗感染、杀菌、去脂、止痒,一时见效,但易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脂溢性脱发(SA),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又称“蛀发癣”,西医又名男性型秃发(MPA),雄激素源性秃发(AGA)。由于本病有碍容颜,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研究通过对110例脂溢性脱发病人的调查,分析了脂溢性脱发病的中医证候学的流行病学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脂溢性脱发(简称“脂脱”)是在头部脂溢性皮炎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脱发症,多见于成年男性,临床类型有油性(即湿性)和干性之分,视其表现颇似中医文献有关“油风”、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以来,用外用中药洗方治疗脂溢性皮炎6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受治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皮损部位均以头皮部皮损为特点,散在的毛囊性丘疹,上附少许黄褐色油腻痂,部分糜烂渗液,或油腻性鳞屑斑片,倾向融合,自觉搔痒。部分患者伴有脂溢性脱发。按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脂溢洗方(外用中药洗方)治疗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  相似文献   

20.
皮脂溢出症是指皮脂腺分泌机能亢进,主要表现为头皮多脂、油腻发亮、脱屑较多,其他皮脂腺发达部位如面部、上胸、背部也可发生。本病常于青春期发病,多并发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和痤疮等。西医一般采用维生素VB2及VB6、乙烯雌酚或抗雄性激素制剂等治疗,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本病40例,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42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6年。临床表现以头部、颜面、肩肿、胸部皮脂分泌多,使毛发油光,拭去后又复溢出,且常并发脂溢性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