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由Halsted在 1899年首次报道 ,当时由于手术技术的风险而被忽视。自 193 5年Whip ple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成功以来 ,PD一直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经典手术 ,但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高 ,而不适于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术后生存质量 ,近年国内外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文献报道有增多的趋势。1 壶腹部肿瘤的概念壶腹部包括十二指肠乳头 ,Vater壶腹、胆总管第 4段(十二指肠壁内段 )、胰管终末段及其周围的Oddi括约肌。壶腹部肿瘤是指胆总管第 4段、Vat…  相似文献   

2.
壶腹部周围癌17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1995~2005年我院17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癌129例,壶腹部癌47例。结果 术前B超检查98例,阳性71例;CT检查138例,阳性113例;MRI检查75例,阳性62例;ERCP检查24例,阳性21例。行经典胰十二脂肠切除术(pancreatioduodenectomy,PD)37例,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26.7%;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脂肠切除术(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ioduodenectomy,PPPD)33例,手术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23.4%;姑息性手术85例;单纯剖腹探查21例。结论 早期诊断壶腹部周围癌至关重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壶腹周围癌的外科治疗关键,联合运用术前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壶腹部周围癌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技术的提高、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早期诊断及其术式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域(包括乳头内胆管和胰管、胆胰管壶腹及十二指肠乳头)的肿瘤,也是构成壶腹周围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壶腹周围肿瘤的10.2%~36.0%。其发生率较低,据尸检统计,壶腹部肿瘤发生率约0.06%~0.2l%,占胃肠道肿瘤的5%。该病的临床表现,虽与胰头癌相似,但其病程、手术切除率与预后均迥然不同,故应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PD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侵袭大。多数病人年龄大、全身状态差,部分病人有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黄疸。PD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居腹部外科之首。PD病死率,国内1964~1981年报告为11.3%~22.4%。国外1973~1977年报告为13.8%~24%。1965年桢哲夫收集日本50个单位PD 704例,手术病死率36.5%。中国医大一院1975年10月~1993年5月PD 190例,术后5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9%,其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9.5%。 1992年11月日本第18回胰腺切除研究会调查  相似文献   

5.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PD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侵袭大。多数病人年龄大、周身状态差,部分病人有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黄疸。PD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居腹部外科之首。PD病死率,国内1964年~1981年报告为11.3%~22.2%,国外1973年~1977年报告为13.8%~24%。中国医大一院1975年10月~1993年5月PD190例,术后5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9%,其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9.5%。因此,加强PD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已发生的并发症,对于降低PD…  相似文献   

6.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 DP)作为治疗壶腹周围及胰体尾肿瘤的经典术式,具有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是腹部外科极具代表性及挑战性的术式之一。随着手术理念、技术及缝合材料的更新、进步与优化,PD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已降至3%以下,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胰瘘的发生率仍高达10%~3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作者于1979~1990年对55例因肿瘤不能切除而作胰腺胆道手术的病人,进行再次手术探查。其中38例是胰腺癌,17例壶腹周围癌,壶腹周围癌指壶腹部、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肿瘤。55%的病例是近三年的病人。原手术包括胆管旁路(43%)、胆囊切除术(29%)、胆道及胃转流(15%)、胃十二指肠手术(11%)及胰腺活检(2%)。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胰腺癌平均1~2个月,壶腹周围癌平均2~4个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一项复杂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一定手术死亡率的手术,故一般只用于胰、胆、十二指肠区恶性肿瘤的治愈性切除而不作为姑息性目的的手术。常见的手术指征包括:早期胰头癌、十二指肠癌、壶腹部癌及壶腹周围癌、胆管下端癌。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术式,也是腹部外科最复杂和危险的手术.至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明显高于其他消化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0%,术后死亡率为1%~5%[1-2].如何降低术后胰漏、出血、腹腔感染、胆漏、胃排空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外科医师努力改进的方向.同时,高质...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多等为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手术器械、能量平台、缝合材料的发展、更新和广泛应用,胰腺手术的安全性有了较大提高,PD术后围术期死亡率已降至<3%,但并发症发生率仍...  相似文献   

11.
黄强  刘振 《肝胆外科杂志》2021,29(4):241-24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其手术创伤大、牵涉脏器多、术程较为复杂.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PD安全性显著提高,无论开腹还是腔镜手术,国内外大的外科中心死亡率已控制在3%以内,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仍在20%~50%之间.而PD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于降低术...  相似文献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癌的主要术式。1935年Whipple首先施行PD手术成功,故大家又称PD为Whipple手术。Whipple手术的特点:复杂、费时、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胰瘘是Whipple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15%~20%,它亦是术后引起腹腔感染、腹腔大出血等其它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术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方法.因其涉及的范围广.步骤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仍是腹部外科的难点。近年来,普外科学者对此术式进行许多改进,手术切除率有了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下降。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了19例PD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腺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方法。但其涉及范围广,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仍为腹部外科的难点手术。现将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11年3月间连续施行的43例PD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重点探讨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根治的范围及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是治疗壶腹周围及胰体尾部肿瘤的经典术式,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及术后并发症多为特点。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能量平台、缝合材料的普及、更新与广泛应用,胰腺手术的安全性有了较大提高,PD术后围手术期病死率已降至3%以下,但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30%~60%,胰腺手术特别是PD  相似文献   

16.
如何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大、操作复杂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腹部外科手术。1935年美国外科医生Whipple首先采用这一术式治疗壶腹癌获得成功,因而又被称为Whipple术。随着医疗技术及手术技巧的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已经由最初的〉50%下降到目前5%以下,成为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和部分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国内各级医院和各级医师纷纷尝试开展这种手术,由于围手术期处理水平差异及病例数量的限制,造成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有些单位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40~50%,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是普外科医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1935年Whipple报道壶腹部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渐成为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手术熟练程度的改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的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死率已明显地改善,但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消化道重建等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仍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胰瘘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可达5%~10%,其中病死率甚至可达25%[1],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仍是当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是治疗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的经典手术方式,P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可达30%~40%[1,2],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postpancreaticoduodenectomy hemorrhage, PPH)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30%[3,4],病死率高达11%~31%[5-7]。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争议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34年Whipple发明了两步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1940年发明了一步法PD后,此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成为治疗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术式。但是,由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使得PD成为普外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目前PD的手术死亡率已降低到5%以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10%左右,手术的安全性已令人满意,但长期生存率仍然较差。现就近几年来PD存在争议的几个方面作如下评价。  相似文献   

20.
壶腹周围肿瘤的临床表现相似,但预后不同.位于壶腹部并有胆管扩张者最适于手术,胰腺癌的疗效仍不佳.CT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分期,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但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作者复习1979年9月~1988年12月87例壶腹周围肿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