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阵发性心悸7年,每次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突发突止,2~5个月发作1次,曾多次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予以"心律平"可终止心动过速。1年来发作频繁,1~3个月发作1次,持续时间延长,可达24~48h,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右后间隔旁道损伤正常房室传导一例高连君杨延宗林治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大连116011)患者女性,56岁,突发心悸、气短3小时就诊。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9年。以往心电图诊断B型预激综合征。体格检查:血压12/0kPa,表情淡漠、面...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37岁 ,反复发作阵发性心动过速 4年余 ,于1999年 6月 2 2日入院。入院后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动过速发作时为宽QRS波心动过速 ,呈类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LBBB)图形 ,电轴左偏 ;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基本正常。常规方法行电生理检查 ,经左锁骨下静脉和两侧股静脉送入 4极标测电极 ,分别记录高位右房、His束、冠状静脉窦和右室心尖部的电图 ,电生理检查时先进行心室逆标 ,观察室房传导顺序 ,然后进行右房程序刺激诱发心动过速 ,分析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及特征。本例在成功消融隐匿性左后间隔旁道后 ,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4.
对 12例左中间隔房室旁道的心内电生理特点及其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进行了分析。男 5例、女 7例 ,心动过速史 5~ 2 0年 ,年龄 46± 2 1岁 ,显性旁道 5例、隐匿性旁道 7例。显性旁道的体表心电图有Ⅰ、Ⅱ两种类型。结果 :显性旁道中心电图呈Ⅰ型者 3例、呈Ⅱ型者 2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 ,靶点位于左中间隔 ,其中 1例为慢旁道。操作时间 90± 30min、X线曝光时间 30± 11min、放电 13± 5次。 1例患者在消融时将His束和旁道同时阻断 ,导致Ⅲ度房室阻滞 ,另 1例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结果提示左中间隔旁道较罕见 ,对左、右后间隔附近的旁道反复标测未找到理想靶点时 ,应考虑左中间隔旁道的可能 ;左中间隔旁道消融时应避免损伤His束 相似文献
5.
间隔部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隔部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胡大一杨新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95%或以上,但也有较为疑难、复杂难以成功的病例。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文献,就房室旁道中消融较为困难的间隔部旁道... 相似文献
6.
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atrialtachycardia)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多数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少数呈特发性。特发性房速常起源于界嵴、房间隔及肺静脉入口等好发部位[1.2 .3] 。本文介绍 2例起源于右后间隔的特发性房速 ,探讨其发生的可能电生理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的体会图 1左图为病例 1心动过速 12导心电图 ,其心动周期为 40 0ms(纸速 :2 5mm/s) ;中图为心动过速时激动标测的靶点图 ,靶图A波较体表最早激动P′波提前 2 7ms(纸速 :10 0mm/s) ;右图为靶点处以 40 0ms起搏时的 12导心电图 ,图中可见起搏时P′波形态与心动过速时的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隔部旁道(AP)射频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入院。入院后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示左后间隔旁道,冠状静脉窦造影示冠状静脉窦憩室。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标测到理想靶点放电后阻断心外膜房室旁道,体表心电图delta波消失,心室刺激显示室房分离,术后4周未发生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9岁。主因阵发性心悸8年,于1998年4月20日入院。原于1990年初无任何诱因发生心悸,数mia后自行消失,以后发作数次。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宽QRS心动过速,心室率214次/min,Ⅰ、aVL、V_2~V_6呈单向R波,Ⅱ、Ⅲ、aVF、V_1呈QS波,QRS时间为0.16s,据此特征提示旁道位于右室后间隔部,为逆传性、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Ⅰ、aVL、V_2~V_6导ST段下移0.3~0.5mV,伴T波倒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5 4岁。因发作性心悸 2 0年 ,再次发作 6小时 ,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住院。体检 :心率 180次 分 ,律齐。心电图示SVT。食管导联RP′5 0ms,食管心房调搏诊断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折返的SVT(S F)。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上述诊断。采用下位法 ,以 2 5W射频能量慢径改良成功。在原诱发条件S1 S1 缩短 40ms时 ,诱发出另一套SVT ,16 0次 分 ,逆A冠状窦口领先 ,RS2 刺激证实存在右后间隔旁路。LAO 45°透视下 ,在冠状窦口前下方约 0 5cm处监测到理想靶点 ,心室起搏下以 2 5W放电消融 ,10秒钟后 ,…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 (RFCA)是根治多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1〕。少数患者可能并存 2条甚至多条旁道 ,我院共完成RFCA术 80 0余例 ,发现左前游离壁及左后间隔双旁道共 8例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8例患者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 37.8± 1 3.2 )岁 ;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发作时心电图 :QRS波呈单一室上性图形者 2例 ;图形基本一致、频率不同者 3例 ;出现两种不同图形者 3例 ,其中频率一致图形不同者 2例 ,频率和图形均不一致者 1例。 8例中有 1例为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 .2 心内电生理检…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性 ,3 3岁 ,反复发作心动过速 ,2 4h动态心电图提示为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PVC) ,伴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室心尖部起源PVC伴左侧隐匿性旁道。成功消融根治PVC及阻断旁道 ,随访半年心动过速无复发。 相似文献
13.
对4例后间隔旁路伴房颤旁道下传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电流消融术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4例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48±44(31~33)岁。其中2例婴儿始就有室上速发作,另2例则20岁后发病,常规心电图有δ波,近2年来常有黑或晕厥发作。2例无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 1.临床资料与电生理检查特点患者男性,38岁,因发作性心慌于1999年1月20日来我院治疗.在外院心慌时多次作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后平时心电图正常,发作时为阵发性宽QRS波心动过速,QRS波呈LBBB型,心室率155次,ATP静脉推注可终止发作.体检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食道心房调搏以S1-S1 500 ms,S1-S2自400 ms起始每次递减10 ms期前刺激,于S1-S2为370 ms时提前的QRS波开始增宽并逐渐变为完全性LBBB波形, 相似文献
17.
报道 1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经过。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 0 .12s ,右束支阻滞型 ,心内电图逆行A波冠状窦远端电极领先。考虑左侧壁隐匿性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传导。阻断旁道逆传后 ,心动过速仍持续 ,室房分离 ,才明确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因此 ,对宽QRS波心动过速应作仔细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4岁。因发作性心悸20年,再次发作6小时入院。体检:血压13.3/7.98kPa。心界轻度扩大,心率180次/min,律齐。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食管导联心电图示RP′间期50ms。食管心房调搏房室传导曲线中断达70ms,SVT可被反复诱发和终止。诊断:房室结双径路参与折返的SVT(S-F型)。常规放置高位右房、冠状窦、His束及右室心尖部电极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折返。用下位法,以25W能量射频消融慢径成功。在原诱发条件S1S2缩短80ms时诱发出另…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32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10余年,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心内标测定位旁道在三尖瓣环11点处,靶点VA间期为22ms,第一次放电后8s出现室房分离,10min后用400ms心室起搏诱发心动过速,并难以终止,或终止后数秒内又复发,标测原靶点部位VA间期100ms,但A波仍最提前,再次放电3s心动过速终止,室房分离,逆传A波呈中心性分布,提示普通旁道经过射频损伤后蜕变为慢旁道。 相似文献
20.
间隔旁道所处的间隔区域解剖结构复杂,且邻近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故其电生理现象复杂,尤其是位于后间隔部的左/右两侧旁道在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的表现上可有重叠掩盖,难以鉴别,故致使间隔旁道的射频消融治疗与游离壁旁道相比定位诊断困难,消融方法特殊。现结合我们的体会对间隔旁道的射频消融治疗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文21例患者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10~56岁;病史2~26年。常规心电图呈心室预激12例,间歇性预激2例,余7例无心室预激表现。心动过速类型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逆向型房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