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两处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8例SSSC两处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8~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21 d(平均9.6 d)。1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仅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7例联合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及肩胛颈骨折。结果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肩部悬吊复合体两处损伤行手术治疗后,恢复了SSSC的稳定性,但针对不同患者应采取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SSC)联合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10例SSSC联合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例仅固定明显移位或脱位的锁骨或肩锁关节,6例于损伤处行联合固定。结果8例平均随访12.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ASES评分平均85.7分。结论通过手术恢复SSSC的完整性,有利于发挥其维持上肢和躯干之间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移位肩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贾健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4):197-20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移位肩盂骨折的疗技。方法对1997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19例移位大于5mm的肩盂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按照Ideberg分型方法,I型8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2例、V型4例。78.9%(15/19)的患者有合并损伤。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人路(后方入路11例、前方入路6例、后上方入路2例),应用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等固定骨折,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56个月,平均17.5个月。根据Constant和Murley疗效标准.术后肩关节的功能评分为11~100分(平均81分).肩关节功能恢复率的中位数为93%。术后复位不良3例,井发创伤性关节炎2例。肩关节不稳定1例。结论盂缘骨折合并肱骨头半脱位者、盂窝骨折台阶样移位大于3~5cm者、肩盂骨折合并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损伤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其中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合并损伤、复位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治疗26例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16~80岁,平均42岁。其中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颈骨折9例(Ⅰ型),锁骨远端骨折或脱位伴喙锁韧带、肩锁关节损伤10例(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其余部分损伤7例(Ⅲ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0d,平均6.4d。肩胛颈及肩胛盂骨折均以重建钢板及空心钉固定,肩峰骨折以重建钢板及空心钉固定,锁骨骨折以重建钢板或钩状钢板固定,喙突骨折以空心钉固定,所有韧带损伤均行一期修复。术后随访,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并指导功能康复。骨折愈合后以Rowe及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2周。术后无一例出现肩峰下撞击征等并发症。患者肩关节均自觉处于稳定状态。2例患者出现三角肌肌力下降,3例出现肩部疲劳感及酸痛感。Rowe评分为71~97分,平均89.7分,其中优18例、良5例、可3例;Constant-Murley评分为70~100分,平均92.4分,其中优16例、良6例、可4例。
结论 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分为三型,可采用重建钢板及空心钉固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8,21(4):313-315
肩胛骨骨折相对少见,多因高能量创伤致肩背部遭受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伤,高达80%~95%,应注意检查臂丛神经、血管以及同侧肢体损伤。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肩关节无痛性有效的肩关节活动功能。移位性关节盂骨折﹑肩部悬吊复合体联合损伤﹑浮肩损伤以及移位性肩胛颈骨折均应行手术治疗,内固定必须牢固可靠,能耐受早期肩关节活动。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后患者应坚持肩关节活动至骨折牢固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7例浮肩损伤患者资料。末次随访按Herscovici标准对患侧肩关节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折移位、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按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5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24/27。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可重建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并增加稳定性,有利于患肩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韧带损伤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诊治此类韧带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5个新鲜尸体上肢标本制作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模型,用手术刀依次破坏肩锁韧带、喙锁锥状韧带及斜方韧带,记录并比较标本完整状态下(A组)、单纯肩锁韧带损伤(B组)、肩锁韧带及喙锁锥状韧带损伤(C组),以及肩锁韧带、喙锁锥状韧带、斜方韧带损伤(D组)时中性区及活动范围。结果 4组间在屈伸、旋转、侧屈状态下中性区、活动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C组低于D组。4组内不同状态下中性区、活动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旋转、侧屈状态下大于屈伸状态,侧屈状态下大于旋转状态。结论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韧带损伤需手术治疗,重点在于尽早完成韧带重建并牢固固定,最大限度恢复其正常解剖结构及骨-韧带环的完整性,再联合专业的康复功能训练,早期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3月~2005年6月,34例(36肩)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27肩CT造影显示Bankart损伤,9肩有关节囊韧带肩胛颈撕脱损伤(ALPSA损伤)。按肩关节不稳定方向分型,25肩均为前方单向不稳定,11肩合并有下方不稳定。其中27例有明显的外伤史,12例合并有肱骨头后缘缺损(Hill-Sachs征)。采用带线的铆钉进行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的方法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观察评价患肩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2.2年。肩关节功能按Walch-Duplay评分:优19肩,良12肩,中3肩,差2肩,优良率为86.1%。1例术后发生再脱位,由再次创伤造成,该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发现修补处撕脱并盂缘缺损,再次行喙突移位固定术。结论采用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疗效肯定,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再脱位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SSSC)双重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SSSC双重损伤患者10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7例(锁骨或肩锁关节内固定,其中4例同时行肩胛骨内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Herscovici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非手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4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9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其中肋骨骨折、血气胸和(或)肺挫伤占89.5%。受伤至手术时间3~42d,平均10.2d。术后3个月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eovici标准进行评定,并对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术后随访3~50个月,平均16.2个月。肩胛颈骨折在目标区上均获解剖复位,锁骨和肩胛骨均愈合。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78.9%),良3例(15.8%),可1例(5.3%)。结论浮肩损伤多南高能量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