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作者分析74例冠心病患者服用倍他乐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心电图含有的HRV时域SDRR分析软件,观察冠病患者服药后HRV变化。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山西省中医研究所(030012)王裕颐,牛天福太原市中心医院杨清和心率变异性(HRv)研究,一是用频域分析法建立心率功率谱[1],此法国内已有报道[2];二是用时域分析法,建立HRV分析软件与24小时DCG同步记录[3]。本文报告300例24小时HRV分析结果及左室舒张功能测量值,探讨HRV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300例均为从1990年5月~1992年12月在我院作HRV检查者,正常组100例;心血管病组200例,其中冠心病105例,高血压43例,风心病27例,先心病7例,心肌炎18例;男性127例,女性173例,年龄44.7±3.5岁。所有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正常人:经一般体检并进行血、尿、粪常规化验和心、肝、肾功能检查,均属正常者,并除外药物,食物过敏史和妇女妊娠、经期及嗜烟酒者。②按国际疾病诊断标准(ICD)诊断为心血管病者。2.分析方法:①HRV:用美国BilostnserHRV分析软件,以正常窦性R-R间距的标准差标示HRV(正常-异常、异常-异常、异常-正常R-R间距均除外)24小时HRV后四个等分时间段上的心率变异性指标HRV1(8a  相似文献   

3.
开展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展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研究任国钧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微小变化。它主要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特别是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性及其相对平衡的影响。正常人植物神经按日常生理活动调节心血管功能,使心率快慢和HRV随时有规律性的变动,疾...  相似文献   

4.
李建美  张钧华 《云南医药》2000,21(3):221-223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与再狭窄患者的心率变异(HRV)变化,探讨 PTCA术对心脏处太神经活动的影响及HRV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PTCA术患者51例,其中再狭窄者34例,无再狭窄者17例,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记录24h心电信号并进行HRV时域法和频域法分析。结果 (1)所有患者PTCA术后1周HRV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3)PTCA术后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性(HRV)即心率随机体状况和时间而改变的规律性变化。自HRV这一检测手段出现以来 ,对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等疾病与HRV的关系已得到很多研究和证实。而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HRV关系的研究却少见报道。我们通过对EH组与正常人群组HRV值的对比研究 ,探讨了EH与HRV之间的关系及其机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自1993~1999年经临床和辅助检查均符合1993年WHO诊断标准[1]的EH患者(且皆为窦性心律 ,并无二度以上窦房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和快速异位心律失常)16…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平  陈向民  王飞鸣 《淮海医药》2000,18(4):271-272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有效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况的一种无创性指标。业已证实HRV分析能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益的帮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期常伴有心力衰竭(CHF),此时神经及体液因素的异常对患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RV变化规律,本文对92例肺心病CHF患者和78例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92例肺心病CHF患者(肺心病组)均为1995年5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肺心病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分析(HRV)是评价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大量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均可引起HRV异常。通过HRV可以间接反映体内自主神经活动情况,可定量测定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张力。本文检测7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HRV,旨在...  相似文献   

8.
心率变异性预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事件可靠性的研究山西省中医研究所(030012)牛天福,王裕颐心率变异性(HRV)研究,一是用频域分析法建立心率功率谱已有报道[1,2],其二是用时域分析法,建立HRV分析软件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同步记录[3]...  相似文献   

9.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心律失常关系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030001)王晋军武小梅刘卓敏李运乾太原市商业职工医院马明亮心率变异性(HRV)近年来证明可以预测冠心病预后的一个无创性指标〔1〕。本文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HRV时域指标,研究心率变异性与...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45例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简单型88.9%,复杂型53.3%。短阵室速31.1%。高级别VA多见于EF值低患者。测定31例窦性心律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并设立正常人33例为对照组,可见CHF时HRVI较正常明显减小(P<0.001);LownⅢ级以下VA患者HRVI较LownⅣ~Ⅴ级者明显高(P<0.001);心功能Ⅰ~Ⅱ级时HRVI与心功能Ⅲ级、Ⅳ级时HRVI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将患者EF值与HRVI进行直线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57,P<0.05)。本文结果示CHF患者心率变异性小,而且HRVI越小者发生VA可能性大,心室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程度静态分域分析法及频域分析检测了46例糖尿病(D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表明DM患者减小,频域分析提示DM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高,副交感神经活性相地降低,相关分析显示DM患者之经血红蛋白浓度和周围神经平均传导速度与其HRV变化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Lorenz散点图定量法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奇  马克宁 《云南医药》1998,19(4):269-270
近年来,心率变异分析(HRV)被认为是判断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最敏感的指标,可检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AN)的早期改变〔1、3〕,为此,我们运用Lorenz散点图(HRV非线性分析方法之一)探讨HRV对早期诊断糖尿病AN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13.
心率变异减低对心肌梗塞预后的价值与不同分析方法的临床评价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王红宇,韩淑蓉,齐志芬中国人民解放军517医院武留信近年来,心率变异(HRV)分析引起了人们重视,国外已有报道心肌梗塞(MI)病人HRV减小,其改变程度与病...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初步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林英肖建敏林小兵随着心肌梗塞(MI)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对MI患者作出准确的预后判断,使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防治。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是用来衡量和观察心脏植物神经活性,HRV降低是预测心源性猝死,特别...  相似文献   

15.
50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美玲心率变异描述心脏节律变化,通常指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其生理学基础是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及其与心血管系统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迷走神经对心率变异性(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分析法,对经冠造显示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扩张成功的66例患者,分别于PTCA术前术后1周进行HRV分析。其中单支病变21例,双支28例,三支17例。结果显示:①PTCA术后1周心率变异性较术前有所改善,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②PTCA术前、术后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各组间患者HRV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冠心病患者HRV的改变可能与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而与冠脉病变支数无关。PTCA术后近期患者HRV改善不明显,其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心率变异性(HRV)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判断的意义,对30例心脏病伴CHF和30例有非心脏而无明显CHF患者的HRV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HF组,非CHF组HRV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CHF组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差值缩小,提示HRV降低对CHF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心率功率谱评估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活性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功率谱评估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活性初步探讨陈林,陈孟,邓玉莲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内科许春萱,俞玲,邱丽纹心率变异性(HRV)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无创伤性检测心脏植物神经活性的评估方法,可作为一部份人群容易发生心性猝死的很有价值的敏感方法。心率功率谱(H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怀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法测定1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经随访18个月。结果:DC24hRR间期标准差(SDNN)和相邻正常RR间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明显低于正常(P〈0.05),心功能Ⅲ-Ⅳ级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5),事件组(随访中死亡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5)。结论: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时域分析指标有SDNN、SDANN、HRVI;频域分析指标有LF、HF、LF/HF比值。对60例心衰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HRV降低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心功能愈差,HRV降低的程度愈明显,预后愈远,近期死亡者HRV进一步降低。结论:HRV降低的程度能预测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