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烧伤病人早期肠内喂养含MCT/LCT或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MCT/LCT改善烧伤后营养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总烧伤表面积(TBSA)>30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瑞高组(Fresubin 750MCT,F组)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瑞高,能全力组(Nutrison,N组)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于伤后24h内进行全肠内营养支持,共10天。在烧伤后1,4,7,10天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蛋白质代谢的情况(包括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胰岛素,前列腺素E2,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尿总氮)。结果:F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胰岛素明显高于N组,尿总氮,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及血清前列腺素E2明显低于N组。结论: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者能更有效地减轻烧伤后机体蛋白质分解,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从而改善烧伤病人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烧伤患早期肠内喂养含MCT/LCT与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对烧伤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影响,探讨MCT/LCT减轻烧伤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烧伤总面积(TBSA)>30%的烧伤患,并随机分为2组:Fresubin 750MCT组(F组),即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0MCT;Nutrison组(N组),即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24h内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共支持10d。在烧伤后1、4、7、10d分别观察两组患肠道损伤的情况(包括血浆SOD、MDA、尿L/M及血清DAO水平)。结果:烧伤后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明显,肠道通透性增加。F组患血浆SOD明显升高,DAO、MDA及尿L/M值明显下降。结论: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只含LCT,在减轻烧伤后肠道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促进肠粘膜细胞增殖修复、降低肠道通透性等方面有更佳的疗效,能更有效地保护烧伤后肠道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道营养降低严重烧伤后高代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烧伤病人高代谢是以瘦体组织的大量丢失和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为特征。本研究前瞻性地探讨了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高代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BD4、8、14和静息能量消耗(REE)在早期喂养组(EF组)分别较延迟喂养组(DF组)降低27.5%、29.3%、...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观察了精氨酸增强PN与常规PN对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PN1周及2周后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肠源性细菌阳性率分别为7/16和10/1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精氨酸增强PN1周和2周后肠系膜淋...  相似文献   

5.
烧(创)伤后高代谢消耗是创伤应激、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面是烧伤高代谢的主要源由,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80年代末起,共用豚(大)鼠200只、兔60只、小香猪30头,建立四种动物模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又观察了21例严重烧伤病人〔TBSA45±12.6%,深度烧伤29.8±8.9%〕。实验随机至少分为两组,即早期喂养组及延迟喂养组。研究结果发现,严重烧伤后门脉、肠粘膜血流量下降,肠粘膜氧耗量增加,肠组织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结构以及吸收、分泌、运动、屏障功能均明显受影响,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增加,枯否细胞等巨噬系统活化,分解激素、TNF、PGE2、IL-8等炎症介质增加,以致代谢率增高。因此,可以认为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  相似文献   

6.
分析rhGH对严重烧伤病人血糖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4例应用rhGH严重烧伤病人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糖升高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同期末应用rhGH患血糖及蛋白质的变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严重烧伤病人应用rhGH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伤后2周内血糖升高,特别伤后1周内明显升高,伤后2周内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52.38%、50.00%、20.00%。伤后一周后、二周内及二周后开始应用rhGH其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00%、50%、0%。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应用rhGH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但伤后早期应用rhGH对血糖影响较大,伤后2周后应用rhGH是较合适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探讨危重病早期肠内营养与免疫功能及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危重病早期肠内营养(EIN)及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预警指标。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危重患者血IgM、IgA、IgG含量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结果 EEN+生长激素组在各指标变化上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EN+生长激素在危重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烧伤总面积31%-70%,Ⅲ度烧伤面积〉11%的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均自烧伤后第1天开始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试验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加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分别于营养治疗前、烧伤后第1、3、7、10、14、21天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每日氮平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烧伤后第14、21天.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烧伤后第10天起,试验组的氮平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能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氮平衡,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评价危重病早期肠内营养(EEN)及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预警指标。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危重患者血IgM、IgA、IgG含量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结果EEN+生长激素组在各指标变化上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EN+生长激素在危重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早期肠道营养能否防治严重烧伤后早期肠源性感染,检测了22例严重烧伤病人血浆内毒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结果显示,早期肠道营养组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延迟喂养组,提示肠粘膜通透性有所改善;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道喂养在降低烧伤后肠黏膜通透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早期肠道喂养在保护烧伤患者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方法  2 2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道喂养组 (EF)和延迟肠道喂养组 (DF)。动态检测了两组患者伤后血浆TNF -α和内毒素水平 ;同时采用两种非代谢糖类 (乳果糖和甘露醇 ) ,在伤后 1、3、5d给予口服 ,观察尿中的浓度及两者比值 ,以后者表示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烧伤后血浆内毒素和TNF -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 (P <0 0 1) ;两组中TNF -α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EF=0 93 ,P <0 0 1;rDF=0 80 ,P <0 0 5 ) ;两组患者尿乳果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P <0 0 1) ,尿甘露醇含量无明显改变 ;尿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 (P <0 0 1) ,尿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95 ,P <0 0 1) ;EF组尿乳果糖含量和尿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均明显低于DF组 ( P <0 0 1) ,血浆TNF -α和内毒素水平也明显低于DF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升高 ,且与严重烧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相关。早期肠道喂养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 ,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12.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费用。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分组试验,将41例烧伤面积超过30%的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n=21)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组(conventionaltherapy,CONT,n=20)。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内脏蛋白水平和预后炎症营养指数(prognostic inflammatory and nutritionalindex,PINI)等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后EN组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ONT组[(115.8±31.0)mg/Lvs.(69.4±17.3)mg/L,P<0.01];PINI显著低于CONT组(162.9±89.4vs.343±149,P<0.01);EN组治疗7天的费用比CONT组节约382.06元(P=0.00)。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费用低,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普通输液组(对照组,49例)、早期接受肠内营养组(EN组,49例),EN组术后24h开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支持连续7d,两组热量基本相等,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第8d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血浆蛋白、前白蛋白、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以对照组显著,但EN组前白蛋白降低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肠道功能恢复EN组明显加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长。结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经济,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道术后病人生长激素加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术后病人营养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胃肠术后病人分成2组,A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生长激素治疗,B组传统的胃肠外营养。A组术后第3d开始用生长激素(GH),连用1周,每天5IU。术后8d测定病人的多项营养指标及T细胞亚群。结果 术后8d A组病人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明显高于B组(t>2.36,P<0.05)有显著差异。T细胞亚群亦增加,与B组比较(t>2.2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胃肠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迅速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适量应用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We examined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EN)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early EN compared to delayed EN, an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ime to start EN. A total of 208 esophagectomy patients who received EN postoperativel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1, 2 and 3) based on whether they received EN within 48 h, 48 h–72 h or more than 72 h, respectively.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OH), days for first fecal passag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serum albumin values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were all record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t-test, the Mann-Whitney U test and the chi square tes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defined as p < 0.05. Group 1 had the lowest thoracic drainage volume, the earliest first fecal passage, and the lowest LOH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the three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neumonia was by far the highest in Group 3 (p = 0.019). Finally, all the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nutritional conditions were the worst by a significant margin in Group 3. It is therefore safe and valid to start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in 48 h for postoperativ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以及对最终死亡率的影响.方法ARDS患者在开始机械通气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组在机械通气当天即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鼻饲合成营养素,对照组则延迟至7天以后应用肠内营养.然后统计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及存活者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总蛋白、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3和CD4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而CD8变化不大.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2.8±2.1天、17.6±3.6天)、住ICU时间(平均21.5±4.6天、31.5±3.4天)均明显缩短.两组最终病死率有明显差异,肠内营养组为27.8%,对照组为35.7%.两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总蛋白水平,降低最终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0年1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接受分期营养治疗的SAP患者253例,其中154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组成TPN组;99例同时接受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组成PN+EN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TPN组相比,PN+EN组患者的胰腺感染率(10.1%vs.14.9%,P>0.05),其他部位感染率(20.2%vs.36.4%,P<0.05),并发症发生率(40.4%vs.53.9%,P<0.05)和死亡率(17.2%vs.19.5%,P>0.05)降低,住院时间缩短[(31.61±22.85)天vs.(38.17±25.50)天,P<0.05]。结论PN和EN联合应用是SAP首选的合理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早期肠内营养及其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替代牛磺胆酸钠,所有大鼠均经胃造瘘口空肠置管,SAP组随机分为持续、间隙和未进行肠内营养三个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同样分为三个亚组(每组8只),48h后启动肠内营养;72h后再次麻醉大鼠,收集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肠道转运系数、血淀粉酶、器官细菌移位率、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胰腺病理评分、血浆D-乳酸等。结果(1)SAP后48h进行肠内营养并未加重胰腺炎,行肠内营养组与未行肠内营养组,在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二组间在肠道转运系数、脏器细菌移位率及血清TNF-α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二种方式,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P大鼠在早期经空肠行肠内营养是可行的,保持了肠道完整性、减少了脏器细菌移位率,但未改善预后;对SAP大鼠来说,持续和间隙二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19.
张秀云 《现代保健》2014,(31):36-38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40例在术后24~48 h内插管鼻饲进食,对照组40例在术后72 h以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及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因出血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