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干扰素α-2b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减少肝癌发生的作用.我们应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治疗慢性丙型肝炎6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亚型α干扰素(IFNα-2α,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1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被随机分为IFNα-2α,治疗组(52例)和IFNα-2b治疗组(58例)。IFNα-2α治疗组采用IFNα-2a(因特芬)每日3MU肌注,IFNα-2b治疗组采用IFNα-2b(隆化诺)每日3MU肌注,30天后改隔日3MU肌注,疗程6月。观察两组用药3月,6月后血清ALT昨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治疗反应率。ALT复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转率:IFNα-2b治疗组(51.7%,67.2%),明显优于IFNα-2a治疗组(32.7%,44.2%),两组差异明显(P<0.05)。HBV DNA阴转率:6月后IFNα-2b治疗组(58.6%),明显优于IFNα-2α治疗组(34.6%),两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完全反应率:IFNα-2b治疗组(46.6%) ,明显优于IFNα-2α治疗组(21.2%),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扰素α-2b亚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α-2α,亚型。 相似文献
3.
本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与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例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诊断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0例,分为二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20例,其平均年龄为41·5±1 相似文献
4.
汪平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9):853-854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6例尖锐湿疣患者应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为治疗组,35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单纯微波治疗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为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PEG-IFNα-2a治疗33例、PEG-IFNα-2b治疗22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标志、甲状腺功能等。结果治疗48周,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2.7%、42.9%;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3.6%、54.5%,两组HBV DNA阴转病例中12周转阴率分别为47.6%、50.0%。随访半年,HBVDNA复发率分别为14.2%、16.7%,HBeAg血清学转换者维持应答。PEG-IFNα-2a及PEG-IFNα-2b组停药后随访半年内HBeAg血清学转换分别为1例、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均疗效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12周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停药后具有持续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 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与单用普通干扰素α 20例进行疗效对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利巴韦林为对照药,对96例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7病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及对照组(n=48)。治疗组予干扰素α-2b3MU肌内注射,1/d,治疗4d;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0.8 ̄1.0g/次,静脉滴注,1/12h,治疗7d。结果治疗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临床越期、并发症、透析情况及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α-2b对7病日内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安全有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α-2b干扰素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α 2b干扰素 (IFNα 2b)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AS)的体内机制。方法 :随机将 18只家兔分为空白对照 (NC)组、AS组和IFN治疗 (IFN)组 ,复制AS模型 ,于第 1、3、5、7周用酶法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7周后主动脉苏丹Ⅳ染色测AS斑块面积 /总面积 ,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胸主动脉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用原位杂交法测血小板生长因子 β(PDGF β)的表达程度。 结果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NC组和IFN组低于AS组 (P <0 .0 5 ) ,NC组与AS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DGF β的表达NC组和IFN组低于AS组 (P <0 .0 5 )。结论 :PDGF β可能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AS进展的主要原因。IFNα 2b通过下调PDGF βmRNA抑制VSMC的增生 ,可能是其抑制AS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激光联合重组α-2b干扰素局部用药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锐湿疣 (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STD) ,复发相当常见 ,有些CA与生殖道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目前治疗CA的方法很多 ,但复发率很高 ,有文献报道其复发率高达 30 %~ 70 %不等。为此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CO2激光联合免疫疗法治疗CA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7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 2 13例CA患者。其中男 135例 ,女 78例。年龄 18~ 5 3岁 ,平均 2 9 85岁。病程最长175天 ,最短 7天 ,平均 4 5 5天。初发 178例、复发35例。所… 相似文献
10.
重组干扰素α1与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组干扰素α_1与α_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邹淑碧,张定凤,赵有蓉,周亚苏,潘澄清,秦波,范淳,张全海,王志毅,何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常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目前认为病毒不断复制和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为引起肝... 相似文献
11.
李超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11):1009-1010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119例患者是否运用干扰素治疗以及在使用于扰素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以治疗前后的血清病毒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总结干扰素α-2b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χ^2值分别为21.13,58.99;P分别为〈0.05,〈0.05)。在治疗组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与无不良反应病例之间在显效率(17.2%,64.3%)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9.516,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24.1%,71.4%)差异无显著性(χ^2=0.763,P〉0.05)。结论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较为有效的药物,其抗乙肝病毒作用予以肯定。但对于干扰素治疗中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病例,在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因此对其不良药物反应应予以重视,分析认为对干扰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在对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病例治疗过程中应寻找合理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2b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2b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测序法对2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其中106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后应答率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在106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C基因型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明显重于B基因型。在6个月治疗结束时,B型感染者HBVDNA阴转、HBeAg血清转换和ALT复常率分别为41.9%,38.7%和58.1%,均显著高于C型患者(P〈0.05)。结论HBV基因型与肝损害程度及对干扰素-α2b的应答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较长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用干扰素α-2b(5万U/次,肌注)隔日1次,连用52周停药,52周后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1次/d,用至104周。对照组76例,单用拉米夫定,用法、用量、疗程同观察组。结果治疗104周后两组HBVDNA转阴率、ALT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观察组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42.6%,高于对照组的26.3%(P=0.045),观察组的HBVYMDD变异率为14.5%,低于对照组的40.8%(P=0.001)。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2年,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慢性丙肝患的治疗中引进长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治疗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在相当一部分患中丙肝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治疗费用昂贵且存在不良反应,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只有非常少数的感染使用得起。正在开发新的抗一HCV蛋白酶抑制剂有望彻底改变HCV的治疗。然而,寄期望于决定治疗的抑制剂来说,最好的方案可能是采用以干扰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因此,这些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找到最好的干扰素,既有效又经济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重组干扰素α—2b不同疗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组干扰素α2b不同疗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陈士俊林颖敏马继顺董格峰曹冬卉我们采用重组干扰素(IFNα2b)不同疗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57例,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扰素类型在低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Peg-IFN)组58例和普通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组62例。所有患者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Peg-IFN组选用180μg每周注射1次,普通干扰素组为600MU隔日注射1次。利巴韦林使用剂量900~1 200mg/d。疗程:达RVR之后再应用24周;达EVR之后再应用36周;对于12周未达EVR者再应用48周。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情况与干扰素类型及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中,普通干扰素组RVR获得率为79%,EVR获得率为85.4%,派罗欣组的RVR获得率为81%,EVR获得率为89.6%。对于RVR的获得,x~2=0.009,P0.05,对于EVR的获得,x~2=0.036,P0.05,对于SVR的获得,x~2=0.010,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毒载量较低的情况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普通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的RVR、EVR、SVR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用α-2b干扰素,B组采用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6及12个月ALT水平、HBV DNA水平、HBV血清标志物的应答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1、3、6及12个月时,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该治疗策略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