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苦丁茶的深加工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从苦丁茶老叶中提取熊果酸并纯化与鉴定,用5,10,20,40,80,100μmol·L-6个梯度浓度的熊果酸,持续作用于在培养的鼻咽癌细胞24,48,72,96,120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苦丁茶熊果酸在不同时间内对鼻咽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苦丁茶熊果酸阻滞鼻咽癌细胞于G0/G1期;40 μmol/L熊果酸作用48 h后抑制效果逐渐明显.结论 从苦丁茶提取的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癌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苦丁茶极具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熊果酸广泛分布于天然植物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药物毒性、诱导肿瘤自噬及凋亡、抗侵袭和转移、肿瘤药物增敏、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等多个方面抑制肿瘤的作用的中药单体。近期研究表明,熊果酸衍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且能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治疗和化学预防药物。熊果酸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化疗药物,其高效低毒抗肿瘤作用,为临床发展新药物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白杨素衍生物,用MTT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并研究其分子结构与分子对接的构效关系。方法:依次通过取代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皂化反应等以高产率合成目标产物,并用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通过标准的MTT法测定化合物活性。用Sybyl X-2.0版的Surflex Geom X程序计算分子对接结果。结果:合成了7-O-氨基酸白杨素衍生物6a-6l,并通过与母体白杨素以及阳性对照药物5-氟尿嘧啶(5-FU)比较,评价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在这些衍生物中,化合物5b(IC50 = 24.50 ± 2.26 μmol/L),5k(IC50 = 24.30 ± 2.19 μmol/L)和6f(IC50 = 24.61 ± 2.01 μmol/L)对MGC-803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g(IC50 = 13.15±1.73μmol/ L)和5j(IC50 = 12.34 ± 1.25 μmol/L)对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白杨素和5-FU。 结合MTT实验结果,分子对接评分显示出可信的一致性。结论:化合物5b,5d,5g,5j,5k和6f对特定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抗增殖作用。结合分子对接实验,化合物5g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天然产物黄芩素的氨基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氨基酸经酯化和酰化,在吡啶溶液中通过甲醛与黄芩素反应,制得黄芩素8位引入氨基酸侧链的衍生物;氨基酸经羧基保护和氨基酰化、黄芩素经羟基保护,制得黄芩素6位引入氨基酸侧链的衍生物。衍生物结构经质谱(MS)、核磁共振光谱(NMR)和红外光谱(IR)确证。结果: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13个新的黄芩素衍生物,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4c,4d,7a和7b显示较黄芩素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苦丁茶熊果酸的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方法:自苦丁茶的老叶中提取熊果酸并对其进行纯化与鉴定;使用不同浓度的熊果酸作用在已培养好的鼻咽癌细胞内,分别对24h、48h、72h、96h及120h后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对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情况进行检测,并采取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其死亡率。结果:浓度不同的熊果酸在不同时间段内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较为明显;经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熊果酸阻滞鼻癌细胞于G0/G1期。结论:熊果酸对于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可有效的阻滞癌细胞,诱导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厚朴酚衍生物CT2-3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CT2-3在治疗结肠癌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SW480和LoVo细胞,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1))CT2-3和厚朴酚分别干预24,48 h,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CT2-3和厚朴酚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内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基因(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24,48 h,厚朴酚对两株结肠癌细胞SW 480和LoVo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均80μmol·L~(-1),CT2-3对SW480细胞的IC_(50)分别为(54.59±1.73)μmol·L~(-1)和(29.82±1.13)μmol·L~(-1),对LoVo细胞的IC_(50)分别为(66.68±2.11)μmol·L~(-1)和(46.70±1.81)μmol·L~(-1);与空白组比较,CT2-3(20,40μmol·L~(-1))组结肠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CT2-3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1),γH2AX蛋白相对表达显著增加(P0.01);CT2-3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CT2-3组细胞Bcl-2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下调(P0.01),Bax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CT2-3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Bcl-2/Bax信号通路使线粒体功能受损,促进ROS的产生,进一步诱导DNA损伤,从而导致结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多伞阿魏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法)检测新疆多伞阿魏不同提取物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抑制作用最强的提取物W3。光镜下观察W3不同浓度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TUNLE凋亡染色实验检测W3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多伞阿魏提取物W3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同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多伞阿魏提取物W3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联合阿霉素对胃癌细胞(BGC-823 )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 细胞培养,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雷帕霉素(RAPA )干预组、阿霉素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对胃癌细胞系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western 试验检测抑癌基因p53、APC、DPC4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APA 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其促凋亡作用最弱;单独应用阿霉素及阿霉素联合20.0nmol/L RAPA 均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且联合应用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阿霉素及联合应用均可增加胃癌细胞的凋亡率(P<0.01);western 试验提示联合应用组p53、APC、DPC4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RAPA 能抑制胃癌生长,mTOR 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mTOR 信号通路抑制剂RAPA 可提高抑癌基因p53、APC、DPC4 蛋白表达、增强阿霉素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中药复方对胃癌细胞株体外实验研究的概况。方法: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与分析。结果:中药复方可通过对胃癌细胞株的毒性作用、影响细胞生长周期、抑制端粒酶活性、影响增殖和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转移,影响信号传导通路等途径,直接或间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论:中药复方对胃癌细胞株体外实验达到体外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以CCK8法测定UA对MGC-803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UA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UA干预后MGC-803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MDC染色法观察UA对MGC-803细胞自噬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的表达水平;采用WB法对上述凋亡及自噬相关基因进行蛋白水平的验证。结果:CCK8法显示UA能显著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到UA干预后视野下MGC-803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部分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呈现碎片化;MDC染色法显示UA干预后视野下MGC-803细胞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实时定量PCR法显示UA显著上调凋亡相关基因BAX水平以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Ⅱ水平(P0.05),显著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水平(P0.05);WB法显示UA显著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水平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水平(P0.05),显著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水平(P0.05)。结论:熊果酸对人胃癌细胞株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时熊果酸诱导人胃癌细胞死亡过程中凋亡和自噬均被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合成以救必应酸(rotundic acid)为母核,引入芳香酯类基团的系列救必应酸衍生物,测试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探讨救必应酸衍生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构效关系,获得抗肿瘤活性更好的救必应酸衍生物。方法:以救必应酸为起始原料,通过28位酯化,3β位和23位二芳香酯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1~8。以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Hep G2)为靶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化合物2~8共7个救必应酸衍生物均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熔点(MP),高分辨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表征均为目标化合物。MTT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5和8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对He La,A375,Hep G2,SPC-A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5.25±1.08),(5.99±0.88),(3.31±1.89),(5.74±1.78)μmol·L~(-1),救必应酸分别是其的1.92,3.22,3.79,3.72倍。结论:化合物5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抗肿瘤新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Ursolic acid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and stems of Duboisia myoporoides (Solanaceae) was bioassayed by leaf disc method for feeding deterrence using Spilosoma obliqua and Spodoptera litura as test insects. This compound was proved to be a potent antifeedan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zadirachtin was used as standard. Ursolic acid produced 90.12% and 91.96% inhibition at 5000 ppm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against S. obliqua and S. litura .  相似文献   

13.
熊果酸自微乳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熊果酸自微乳给药体系,建立HPLC-MS方法研究熊果酸自微乳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方法:以OP乳化剂、吐温-20、异丙醇和油酸制备熊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并考察其稳定性、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口服给药,研究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结果:所制备的熊果酸自微乳在1个月内稳定,平均粒径32.74 nm,Zeta电位4.21 mV.自微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326.5%;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256.6%;相对与缓释片,自微乳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7.2%.结论:所制备的自微乳给药系统能提高熊果酸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藤梨根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藤梨根药材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品种、产地药材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300S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胺(76:24),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熊果酸在0.492~2.46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 1.8%;齐墩果酸在0.448 ~2.240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 0.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作为藤梨根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HPLC法测定冬凌草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冬凌草中的熊果酸、齐墩果酸进行了含量测定。本法准确、灵敏,可用于冬凌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熊果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Drug Bank数据库,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等检索熊果酸的潜在治病靶点。通过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STRING进行蛋白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对接技术(i GEMDOCK,Systems Dock)对熊果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靶标蛋白进行能量匹配。筛选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潜在靶点。结果:收集相关靶标蛋白66个,DAVID通路富集得到27条信号通路(P0.01),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路关键靶标蛋白11个(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6,转录因子AP-1,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集落刺激因子-2,白细胞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黏附分子-1,原癌基因蛋白c-Fos)。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发现有4个靶标蛋白具有实验数据支持。通过分子对接表明熊果酸主要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转录因子AP-1,白细胞介素-1β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熊果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左归丸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HPLC测定左归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潜法,Sunfire C18柱,甲醇-水(85∶ 15)(磷酸二氢钠调pH 6.5),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5 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0.05 ~1.0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97.7%( RSD 1.39%,n=6);熊果酸在0.1~2.0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98.3%( RSD 0.82,n=6).结论:方法可用于左归丸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乌索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乌索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乌索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工艺;利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测定仪等考察纳米粒的理化性质,通过MMT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乌索酸90 mg,卵磷脂30 mg,硬脂酸10 mg,磷酸盐缓冲液浓度10 mmol·L-1;制备的乌索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184.7±18.3)nm,包封率(82.6±0.6)%,载药量(11.9±0.5)%,48 h体外累积释放率达81.21%,30 d内粒径与包封率均无明显变化。在5,10,20,40,80μmol·L-1时,乌索酸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率分别为(9.0±1.2)%,(15.7±2.8)%,(42.3±4.6)%,(78.7±6.9)%,(79.3±7.2)%;乌索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抑制率则分别为(9.0±1.3)%,(23.6±2.2)%,(59.3±6.1)%,(84.7±8.3)%,(85.0±8.1)%。结论:薄膜法分散法制备的乌索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适中、体外释放和稳定性良好,具有优良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分别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同培养24,72 h后,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测定吸光度(A),评定熊果酸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对肝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熊果酸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24,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59,8.32 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熊果酸12.5 mg·L-1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率14.07%,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SMMC-7721细胞阻滞S期,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熊果酸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RP-HPLC法测定石楠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石楠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 ,色谱柱为Zorbax ODS柱 ,用甲醇 - 1%醋酸水溶液 (88∶ 1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15 nm。结果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5 % ,97.6 % (n=3) ,RSD分别为 1.6 2 ,1.89 (n=3)。结论 本法准确、灵敏、快速 ,可作为石楠叶药材的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