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倍楚  许志恩 《右江医学》2007,35(2):201-203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三大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对其造成神经细胞的死亡尚未见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脑组织梗死后,如何促进梗死区内神经细胞再生,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各项功能改善乃至完全恢复的关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体内重要的造血调节因子。自G-CSF分子克隆和基因合成成功以来,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粒细胞减少症、骨髓移植及预防感染等治疗。近年来,中外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性研究中证实了G-CSF在急性脑梗死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在临床应用中逐步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本文对G-CSF的生物学的…  相似文献   

2.
3种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均为重要的免疫刺激因子,在中性粒细胞及髓系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活化及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GM-CSF和M-CSF不同,外源性G-CSF对其他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也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内源性G-CSF在维持局部免疫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综述G-CSF在免疫调节及维持肠道免疫内环境稳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膝多糖促进骨髓细胞粒细胞集落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牛膝来源的多糖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方法使用软琼脂培养体系,培养骨髓造血干细胞,设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牛膝多糖(APP)、G-CSF和APP联合作用实验组以及对照组(0.1ng/ml G-CSF),分别检测有效集落数.结果 G-CSF联合APP能有效促进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的形成,与G-CSF单独作用相比差异显著(P<0.05).0.8mg/ml APP对CFU-G的刺激形成作用与1ng/ml的G-CSF相似.结论 APP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并与G-CSF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粒细胞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4.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能参与造血调节过程的糖蛋白分子,又称造血刺激因子或造血调节分子,它们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Ⅲ(IL_3),另还有类似CSF活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自60年代建立半固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技术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进展,使其临床研究成为可能。(一)CSF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牛膝来源的多糖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方法使用软琼脂培养体系,培养骨髓造血干细胞,设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牛膝多糖(APP)、G-CSF和APP联合作用实验组以及对照组(0.1ng/ml G-CSF),分别检测有效集落数.结果 G-CSF联合APP能有效促进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的形成,与G-CSF单独作用相比差异显著(P<0.05).0.8mg/ml APP对CFU-G的刺激形成作用与1ng/ml的G-CSF相似.结论 APP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并与G-CSF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粒细胞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6.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组糖蛋白物质,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在体外实验刺激粒一巨噬祖细胞增殖、形成集落。近年来国外有报导G-CSF、GM-CSF在体内也能促进造血,升高周围血白细胞,也有报导应用重组的G-CSF、GM-CSF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以胎盘条件培养液(HPCM)为CSF来源,在动物体内应用,观察CSF对拉一巨噬系祖细胞(CFU-GM)增殖的影响,以及提升周围血白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患者带来福音。最近,本报记者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一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血液科的应用。1 G-CSF在血液科的应用 首先G-CSF可用于升高中性粒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入中国至今10年左右,近6-7年来国产制剂纷纷上市,给血液科病人带来福音。可应用于严重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的患者。G-CSF之所以能治疗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在中性粒细胞上存在着可与G-CSF相结合的受体。G-CSF与该受体结合后可以加速中性粒细胞在骨髓中的生长、发育及成熟。  相似文献   

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已广泛用于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G-CSF不仅为造血干细胞提取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能促进术后造血功能的重建。本文总括了G-CSF对供体和受体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阐述了在动员造血干细胞过程中G-CSF与细胞因子SDF-1/CXCR4、VEGF之间的相互作用,为G-CSF在临床中应用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3(IL-3),后者别名全能集落刺激因子(mutil-CSF)。这些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促进早期造血祖细胞和定向祖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增强成熟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CSFs 目前已经纯化并通  相似文献   

10.
张书模 《重庆医学》1994,23(6):328-330
1984年至1985年鼠与人的重组粒系一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相继产生,至1986年重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产生获得成功。发现这两种集落刺激因子在软琼脂培养基上能促进粒系和巨噬系细胞生长。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两种集落刺激因子已开始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41-1542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胶原酶定位注射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然后给予G-CSF腹腔注射连续5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星形胶质细胞。结果:G-CSF治疗组大鼠出血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G-CSF可增强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这种增殖可能参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能在体内外调节造血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增强成熟粒细胞功能的糖蛋白.测定血液中G-CSF水平对诊断细菌感染,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G-CSF水平的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者观察了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生长状况及对4种集落刺激因子(CSF)即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反应性。结果:CSF对不同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差异很大,多数患者的白血病细胞集落形成都不同程度地需要1种或几种CSF的刺激。作者探讨了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干细胞动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兴浩  慕晓玲 《农垦医学》2009,31(3):259-26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已经在医学实验中被证实为安全、有效的动员剂,然而这个过程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此动员过程主要通过影响造血干/祖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细胞凋亡等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水平变化,分析这些集落刺激因子水平与各种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从65例ALS患者(ALS组)和62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NIND)患者(NIND组)中,分别检测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G-CSF、GM-CSF水平.统计患者的病程、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并计算疾病进展率(DPR),分别检测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G-CSF、GM-CSF水平.所有标本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统计工作由Prism软件完成.结果 与NIND组相比,ALS组患者脑脊液中G-CSF和GM-CSF的水平相对于血清中的G-CSF和GM-CSF水平显著增加,与病程和DPR呈正相关.CSF中的G-CSF和GM-CSF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结论 脑脊液中G-CSF和GM-CSF水平的临床测量有益于ALS的疾病分化和进展评估.脑脊液中的G-CSF和GM-CSF水平比血清中的可靠性更高,对疾病诊断和进展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芝 《中外医疗》2011,30(36):135+137-135,137
目的 探讨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液(G-CSF)治疗肿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56例肿瘤化疗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残液涂抹口腔溃疡面或口腔含漱,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实验组在化疗期间、化疗后口腔溃疡愈合、疼痛时间、食欲改善等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残液能有效地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促进口腔粘膜溃疡的修复,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从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张可领 《医学综述》1999,5(11):504-505,509
<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总称CSFs,是二种能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近几年,国内外已将CSFs广泛用于造血功能不良性疾病。现集中讨论CSFs在肿瘤放疗和化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1 CSFs在化疗中的应用 在肿瘤化疗中,骨髓抑制是大多数细胞毒性药物的  相似文献   

18.
卞咏梅  刘金宏 《医学综述》1999,5(3):119-121
<正>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有赖于各种造血因子的作用。其中作用于髓系造血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为CSF(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集落刺激因子),它是一组低分子量的酸性糖蛋白,依其作用靶细胞的不同可分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3(IL-3)等。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目前这类因子已能大量制备,供实验和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最多的造血因子包括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大鼠体内对树突状细胞(DC)数量及成熟度的影响,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新途径。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GM-CSF预处理组,G-CSF预处理组。分别在给药的3,5,7,9,11d取脾脏并分离DC。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的数量及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及imDC/DC的比值。结果DC数量增长与两组药物刺激时间呈线性关系;两组imDC/DC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性,其中预处理后的第7d达最大值;两种刺激因子对大鼠体内DC增值的数量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种预处理因素对大鼠体内DC成熟度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GM-CSF或G-CSF在大鼠体内作用时,可增加DC的数量及imDC/DC的比率。提示体内使用G-CSF在促进DC的未成熟状态以及诱导免疫耐受方面可能比GM-CSF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丁海燕 《中外医疗》2008,27(36):147-147
肿瘤放化疗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近年来已成为恶性肿瘤放化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