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和价值.方法对61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血管造影,术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分别再采用动脉栓塞或/和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结果动脉栓塞治疗29例,即时止血率为100%,3例治疗1周后再出血;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32例,即时止血率为82.7%,25例(78.13%)48h后再出血.两种治疗术后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消化道出血在急诊血管造影的同时行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缩血管药物灌注后出血复发率虽高,但能为临床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关键技术及其并发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B超及CT证实的外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50例,采用超选择插管至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栓塞,术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9例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41例用明胶海绵颗粒+钢圈联合栓塞。47例一次肝动脉栓塞后即成功止血;3例于首次栓塞后12~72 h复发出血,行第二次肝动脉栓塞后有2例完全止血康复,1例于第二次栓塞后2周并发肝脓肿和腹腔感染而死亡。49例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出血。结论肝动脉导管栓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讨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征象时进行超选择插管并采用钢圈配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动脉造影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染色等。栓塞治疗30例,止血成功23例(其中7例行第2次栓塞),成功率76.7%。最终转为外科手术10例。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是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胆胰术后出血的对策、方法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4例胆胰术后出血,分别采用明胶海绵条、钢圈、PVA颗粒进行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治疗。结果14例中发现16处病灶,进行了16次治疗。其中3次钢圈栓塞,6次PVA栓塞,2次明胶海绵栓塞,1次PVA 明胶海绵栓塞,4次血管加压素灌注。15次止血成功,1次因吻合口断裂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无效,止血成功率93.8%。结论胆胰术后出血的介入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靶血管正确的选择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超选择性双重栓塞治疗胆道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讨论胆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经导管超选择性双重栓塞治疗胆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置入导管,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导管超选择栓塞出血动脉出血点的远端和近端,栓塞后造影了解栓塞效果。结果:12例胆道出血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的表现。8例表现为肝内假性动脉瘤,2例为肝癌并发动脉-门脉瘘,2例肝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肝内片状造影剂溢出影,2例腹腔动脉造影阴性,而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均显示病灶;10例经民管用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出血停止,随访无再出血,2例用明胶绵栓塞,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3周,再次发生出血,用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栓塞出血停止。结论:选择性肝动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胆道出血的关键,超选择性双重栓塞出血动脉的远端和近端是治疗胆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其治疗一次性止血率优于单纯明胶海绵栓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对我院 1 996年~ 1 998年收治的 4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的 35例行PVA颗粒 (PVA直径 30 0~ 50 0 μm)联合明胶海绵 (1mm× 1mm× 1mm)在路径的引导下经支气管动脉进行栓塞 ,并进行 2年内随访观察。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1 .4 % (32 /35) ,在 32例成功栓塞患者中 ,即时止血成功率 96 .8% (31 /32 ) ,30天止血率 90 .6% (2 9/32 ) ,1年内的止血率62 .5 % (2 0 /32 ) ,2年内的止血率 43 .7% (1 4 /32 )。结论 :采用PVA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对于急性咯血患者是必要应急治疗 ,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造影和栓塞对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46例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动脉造影,应用明胶海绵微粒或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直接出血征象34例,间接出血征象12例,栓塞止血成功率91.3%(42/46),术后30 d内再出血率19.0%(8/42),其中出现间接出血征象患者再出血率25.0%(3/12)。46例术后30 d存活率87.0%(40/46)。结论:经导管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细致的腹腔动脉造影与恰当的靶血管栓塞是提高止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DSA检查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DSA检查及介入治疗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44例患者先行腹腔动脉 ,肠系膜上、下动脉DSA检查。根据DSA表现 ,采用灌注垂体后叶素或用明胶海绵粉和弹簧栓子栓塞治疗。结果  44例中 ,32例血管有异常表现 ,1 9例见造影剂外溢并行垂体后叶素灌注 ,7例用明胶海绵粉栓塞 ,2例胰腺癌术后小肠出血、4例胆道出血用弹簧栓子栓塞出血停止。结论 诊断不明确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出血患者DSA检查及介入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法对我院1996年~1998年收治的4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的35例行PVA颗粒(PVA直径300~500μm)联合明胶海绵(1mm×1mm×1mm)在路径的引导下经支气管动脉进行栓塞,并进行2年内随访观察.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1.4%(32/35),在32例成功栓塞患者中,即时止血成功率96.8%(31/32),30天止血率90.6%(29/32),1年内的止血率62.5%(20/32),2年内的止血率43.7%(14/32).结论:采用PVA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对于急性咯血患者是必要应急治疗,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诊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49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急诊行消化道动脉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用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 结果49例患者全部确定出血部位,其中47例栓塞出血动脉成功止血;1例因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平稳,无法行血管栓塞治疗采用急诊手术治疗;1例因高龄且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5.92%(47/49),术后栓塞成功患者未出现再次出血及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1例经手术治疗住院2个月。 结论急诊消化道血管造影检查定位率高,出血动脉栓塞治愈率高,从生理和心理上减轻了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消化道出血中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DSA检查,对动脉性出血的28例患者根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应用不同栓塞剂或缩血管药进行介入治疗。结果:38例中发现血管源性出血23例,肿瘤性出血9例,阳性率84.2%,假阴性3例(7.89%),阴性3例。介入治疗28例患者止血成功率96.42%,术后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DSA在消化道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灌注治疗出血性病变创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陵 《放射学实践》2002,17(2):107-109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经过内及钡剂检查来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通过显示对比例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来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同时对出血处用胶海棉栓塞或用保留导管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结果:全组11例,其中10例见对比剂外溢1例同时见肿瘤染色,7例显示病理血管。1例未能明确诊断。3例用明胶海棉栓塞治疗,8例采用保留导管灌汪血管加压素治疗,均达到止血效果。结论:介入治疗下消化道出血,可以快速作出定位诊断,且止血效果好,见效快,并发症少,既安全又可靠。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价值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对123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血管造影,初次造影末发现出血灶的病例,灌注扩血管药物后复查。根据造影检查前临床是否有出血表现,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作对比分析。术中按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再采用动脉栓塞或(和)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出血活动期病例出血检出阳性率为90.8%,出血静止期病例出血检出阳性率为47.2%;动脉栓塞治疗即时止血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即时止血率为82.7%。结论 消化道出血在出血活动期急诊血管造影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出血静止期,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数字电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造影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动态研究数字电影血管造影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方法 对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者,采用数字式高速电影血管造影采像,动态观察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结果 全组50例阳性发现44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14例,胆道动脉出血2例,脾动脉出血3例,胃左动脉出血4例,胃网膜右动脉出血5例,肠系膜上动脉出血7例,肠系膜下动脉出血9例。17例行永久栓塞,11例行短期栓塞,9例经出血动脉内灌注止血剂。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一静脉瘘(HAVS)的诊断及介入处理方法,探讨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的453例肝细胞癌,33例合并HAVS。根据造影诊断分别进行明胶海绵或弹簧圈堵塞瘘口,合并或单独使用丝裂霉素、卡铂粉、碘油混合乳剂进行瘤体栓塞。此外,对于冈HAVS所致的严重门脉高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3例患者,实施了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瘘(HAPS)24例,HAVS7例,混合型2例:HAVS经处理瘘口达到完全栓塞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时,26例丝裂霉素、卡铂、碘油乳剂均能较好地沉积在瘤体内其余7例瘤体内栓塞剂沉积不好其中3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1d出血停止。结论 对于肝细胞癌合并HAVS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必要的检查手段,栓塞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对出血部位行选择性DSA,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插管术及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条。 结果所有病例DSA均显示出血阳性征象,表现为对比剂外溢、血管增粗、扭曲等。栓塞术后21例出血立即停止,1例宫颈癌大出血患者10 h后再次出现大出血,遂行第二次栓塞术,效果满意。1例咯血患者不完全止血,术后配合内科积极治疗后出血停止。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DSA对诊断急性出血有较高价值,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能迅速、有效止血,且并发症少,可作为急性动脉性大出血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铃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来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处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和留置导管灌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维持12h止血治疗。结果 DSA诊断阳性率75%(24132),其中肠伤寒2例,肠结核1例,血管性病变14例,肿瘤7例。阳性者介入手术成功20例,手术成功率83.3%,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对诊断不明确或保守治疗无效的下消化道出血有着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9例患者采用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结果:DSA检查阳性19例占60%。其中肿瘤7例,动脉瘤8例。弥慢性肠黏膜病变和球溃疡出血3例,Crohn’s病1例。13例DSA检查阴性占40%。对19例(包括DSA阴性7例)采取动脉栓塞或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10例得到完全止血,9例止血不彻底。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动脉血管加压素灌注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