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子和方药学术要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璠 《光明中医》2002,17(6):38-39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宗师 ,是一个伟大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对中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略述其学术观点 ,以期有益于今日方药学发展 ,以期对临床方药的应用有新的启迪。1 发展七方十剂理论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共录方 441首 (不含《三消论》中 8方 ) ,开宗明义第一篇 ,即是“七方十剂绳墨订” ,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张子和“七方”方剂分类法 ,远绍难内 ,近承成无己 ,又受河间之…  相似文献   

2.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之一 ,为攻邪派代表。七方十剂 ,是方剂分类的理论标准 ,在组方时基本未被历代医家采用。张氏对七方十剂理论进行论述 ,是从弘扬攻邪三法及临床运用出发 ,并未完全依此分类方剂。1 七方新义依子和之说 ,大方有二 ,小方有二 ,缓方有五 ,急方有四 ,奇方有二 ,偶方有三 ,复方有三 ,把方剂分七类。涵括了方剂的整体配伍、药品数目分量、君臣配伍比例、药性气味厚薄、毒性峻缓、治疗效应、剂型、服用量等内容。李时珍《本草纲目》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而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较大。仅以张氏发挥部分 ,…  相似文献   

3.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临床善用汗、吐、下法治病疗疾 ,故为攻下派代表 ,又称为“攻邪派”。七方十剂 ,是理论上类分方剂的标准。实际上 ,七方只是一种概括方剂构成类型的理论 ,所以组方时基本被历代医家采用。亦未见有按七类分的方式。十剂是按功能主治来类分方剂的一种模式。张氏对七方十剂理论进行了论述 ,但却是从弘扬攻邪三法及临床运用出发 ,并未完全依此类分方剂。七方十剂 ,体现了张子和不仅在方剂理论上 ,而且在临床实践中 ,对方剂学的发展卓有贡献。1 七方新义依子和之说 ,大方有二、小方有二、缓方有五、急方有四、奇方有…  相似文献   

4.
张子和《儒门事亲》的方刺专论《七方十剂绳墨订》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子和在《儒门事亲》卷十二列下剂33首,“燥门”润下方4首,“独活于内门”录泻下方6首,(与前重复一方)共计42方,但不包括《神效名方》中下剂的一些下方和子和常用的舟车丸、浚川散、涤肠汤等方。对于和下剂作一简要回顾,以期对现代方剂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七方十剂理论在宋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方、十剂是方剂学中两种重要的方剂分类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七方现知最早见于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它在宋代医学教育中广为运用;十剂源于唐代陈藏器的药之大体十种,在北宋《圣济经》中,其概念由药之种扩大为剂。七方十剂对后世方剂功效分类有很大的影响。文章重点论述了七方十剂在宋代的发展,并试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方剂分类,历来推崇“七方”、“十剂”之说。“七方”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大、小、缓、急、奇、偶、复。至宋成无己在他的《伤寒明理论》中才明确提出“七方”之名。“十剂”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出自北齐徐之才的《药对》,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但两书均已佚失,无从查考。据《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医述》等书记载,“十剂”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  相似文献   

7.
张子和骨伤用药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其攻邪理论自成体系 ,其在骨伤科的用药颇有特色 ,略述如下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卷十五《神效名方》中录有创损方 9首 ,卷十二《三法六门方》中录有 1首 ,在卷十五中录有破伤风方 7首 ,其中内服方 4首 ,外用方 3首。有“刀箭药”、“万圣神应丹”、“接骨药”、“圣灵丹”、“接骨丹”、“接骨散”、“乳香散”、“辰砂夺命丹”、“蜈蚣散”等 ,足见子和在骨伤方药之显著成就。张子和对骨伤科疾病 ,辨证施药 ,对后世影响颇大 ,不但在卷十五、卷十二两卷专列方剂中有明确阐述 ,而在《十形三疗》医案中 ,也有详细…  相似文献   

8.
方剂分类《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又说:“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这说明立法处方,应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适当地配伍药物,斟酌剂量。后人引申其意,定名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七方中除复方外,都是相对而言的。以后,又有“十剂”的分类。关于十剂的来源,最初是指药物的功用而讲的,如《雷公药对》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后人借用为方剂的分类,如宋代《明理论》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现将“七方”、“十剂”(指药物功能而  相似文献   

9.
《中医方剂学》部分 1.试述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意义,并举例说明之 2.试述方剂加减变化的种类及其意义 3.试述“七方”的含义及临床运用,并举例说明之 4.试述“十剂”的含义及临床运用,并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病“十八反”配伍禁忌之理论在中医发展史上本来是不存在的,《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著作中均可找到其在临床中运用的证据。从临床治病实际出发,只有彻底消除王怀隐、张子和等人提出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理论,才能真正将临床治病提高疗效落到实处,本文列举数则经方合方辨治鼻咽疾病的验案来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   

11.
方剂二字,初见于祖国医学文献——内经,至真要大论中曾经记载了“七方”的制方法则。所谓“七方”即:“奇、偶、缓、急、大、小、复。”这个制方法则、是根据疾病的远、近、上、下、轻、重和它的复杂性来决定的。例如说:“近者奇之,远者偶之”。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重方”就是“复”方。中医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发展了医疗应用的具体方剂,成为中医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方剂组成,就是依据“七方”的基本原理而制定的。迨北齐徐之材更系统地进一步发展了补、泄、轻、重、宣、通、滑、濇、燥、湿(后人增入寒、热)“十剂”。因而有“七方为体,十剂为用”的说法。这就是中医“方剂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傣医方剂是遵行傣医学理论,根据一定的组方原则的组合,是傣医应用单味药治疗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与技法是傣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关傣医学的文献《阿尼松桑顺细点》、《登达格》记载“八大医派”创立的“八大要方”,迄今为止,傣医方剂的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傣医方剂的特色。1傣医方剂的内容1.1以傣医理论为指导:傣医方剂是在傣医药的核心理论“四塔”理论指导下进行分类统方,具体分为:调四塔总方;调风塔方、调火塔方、调水塔、调土塔方;雅解方;其他方等四大类,临床常用方剂有200…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思华  姜建国 《中医杂志》2003,44(4):305-307
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药是否合理,配伍是否精当,是方剂是否有效的关键。张仲景医书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其方剂也是后人推崇倍至的“经方”。本文拟就张仲景方的组方特点浅析如下,以期对研究方剂配伍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借鉴。1 主攻明确,药少而精《伤寒论》全书113方,共使用89味药物,超过10味药物的方剂仅有2首。《金匮要略》全书205首方剂中,1~6味药组成的方剂有 160首,约占方剂总数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活血化瘀法导源于《内经》一书,“病在脉,调之血”,“疏其血气,令其条达”, “留者攻之,血实者宜决之”。至汉代张仲景对这一治法有了新的发展,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创立了抵当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等许多活血化瘀的著名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直沿用至今。唐宋以来,亦有所发展,其中金元四大家之张子和在《内经》气血流通为贵的指导下,采用了下法,从而使“(?)瘕下而营卫昌”。至清代,王清任继承了前人的成就,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活血化瘀理论,并自拟了用之有效的方剂。成为活血化瘀的专家。为了发掘、提高这一理论,笔者对其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各种活血化瘀法加以归类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中药学》是方剂的基础知识方剂是按配伍原则用中药组成的。我国药物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多以方剂形式出现。第一部医籍《内经》总结出辨证立法、施方用药、配伍宜忌等理论,并载方13首,为《方剂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中药性能是组方的理论基础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内容,它指导着方剂的选药、配伍、应用禁忌。如补益剂以补养药为基  相似文献   

16.
痛泻要方,中医知名方剂名称。此方具有调和肝脾、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肝旺脾虚病证。痛泻要方最早记载于中医典籍《丹溪心法》,因主治痛泻被普遍认为是治疗肝脾不和证泄泻的经典方剂。但对痛泻要方证的治疗机制的注解,历代医家存在不同的认识。开阖枢理论首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文章另辟蹊径,从《黄帝内经》的“开阖枢”理论来探究痛泻要方证的病因、病机、组方机制,以三阴三阳“开阖枢”对痛泻要方病证进行解读,以期进一步挖掘痛泻要方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的方剂分类方法至今未得到全面的认识,然而其内容实则非常丰富。金代成无己所谓"七方"之说,其最早记载就在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之中。这种七方分类法从此之后却并未见使用。文中通过辨疑释难,不再将奇方与偶方置于方制理论的层面进行认识,而是以奇方与偶方的分类为例,分析《黄帝内经》中的方剂分类理论,提出《黄帝内经》中存在方剂阴阳分类法的观点。将方剂按照其药味数量之单骈、作用力之峻缓分为阴阳相对的两类,可以重新审视现有的方剂分类理论,以提供中医方剂研究的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永敏 《光明中医》2003,18(5):37-38
金元四大医学科学家、攻邪学派代表张子和《儒门事亲》中记载有许多诊治咽喉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理论 ,现仅就其外治咽喉病的作一探讨。1 首次总结喉风病症的诊治  《儒门事亲》张子和在“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一文中 ,详论了喉舌咽部疾患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在《世传神效名方》中专设“齿咽喉”节 ,仅列第二 ,可见子和对咽喉病的重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张子和首次总结了喉风八症 :单、双乳蛾 ,单喉闭 ,子舌胀 ,木舌胀 ,缠喉风 ,走马喉痹 (实为七种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此基础上补充扩大为喉风十八症。清·郑梅涧《重楼玉钥》衍…  相似文献   

19.
张子和痛随利减在骨伤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良 《光明中医》2003,18(3):42-42
“痛随利减”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家攻邪学派张子和运用下法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尤其是在骨伤科运用 ,现略述如下。希冀研究张子和高超临床技艺 ,有益于启迪现代临床骨伤科诊疗思路和提高治疗效果。1 “痛随利减”的提出“痛随利减”就是疼痛随着峻泻攻下而减弱。这并不是张子和最早提出的 ,但却是张子和把这一泻下治疗指导思想运用的最好 ,系张子和从睢阳高大明、侯德和两位前贤采风学来的。在张子和攻邪学派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中 ,张子和多次强调论述。子和在卷一《七方十剂绳墨订》中曰 :“诸痛为实 ,痛随利减。……实则泻之 ,实则散…  相似文献   

20.
<正>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配伍适当药物,规定合宜剂量,制成一定剂型的成方。中医方剂的数目繁多,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历代依据方剂的性质,从不同角度,进行按系统归纳,便形成了各种分类方法。综合方剂的分类法,大致有七方分类、按方剂功能分类、按主治病症分类、按类方分类、按剂型分类、按临床学科分类等,现分述如下。一、七方分类主要是以病情轻重、病位上下、病情缓急、药味奇偶等作为方剂分类的依据,从而把方剂分为大、小、缓、急、奇、偶、复等七类。这种分类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到金代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才明确为“七方”。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