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诱导行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于常规氯安酮、羟丁酸钠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进行.Ⅱ组经快速诱导,于声门下置入细硅塑管,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呼吸,普鲁卡因或丙泊酚复合琥珀胆碱维持麻醉,术中监测SPO2、BP、HR、ECG.比较术中两组一次气管镜置入率、屏气呛咳、苏醒时间及SPO2<90%情况;术后由手术医师用VAS100mm对麻醉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有10例1次插入气管镜,Ⅱ组有14例.术中Ⅰ组有3例发生屏气,6例发生呛咳,而Ⅱ组只有1例呛咳,无1例发生屏气;SPO2<90%Ⅰ组有6例、Ⅱ组有3例 ;苏醒时间Ⅰ组为58.4 ±20.9min,Ⅱ组为13.8±4.6min;手术医师满意率Ⅰ组为82.8±11.5mm,Ⅱ组为97.6±9.9mm,P<0.05有明显差异性;Ⅰ组术中有1例发生喉痉挛,Ⅱ组则无.25例取出气管异物,5例未取出,术后有2例咳出.结论快速诱导后声门下置硅塑管控制呼吸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术,声门暴露良好便于气管镜的插入,术中不发生屏气、呛咳,病人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但术中及术后均需加强监测(尤其是SpO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与我科现常用麻醉方法比较其优缺点.方法 4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S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维库溴铵麻醉组(K组).术中持续监测记录SpO2、HR、BP及ECG,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S组置镜前后的心率、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组置镜前后的心率、血压与K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苏醒时间上,S组与K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麻醉方法,都有满意的肌松效果,声门显露充分,无呛咳、屏气现象.结论 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可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声门显露充分,无呛咳、屏气现象,避免置镜困难,减少声门气道水肿及损伤;可较好的去除气管置镜引起的剧烈心血管反应,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在停药后,可迅速的麻醉苏醒,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更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γ-羟基丁酸钠与丙泊酚在小儿气管异物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γ-羟基丁酸钠与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8例,分别采用γ-羟基丁酸钠(γ组)和丙泊酚(P组)麻醉。观察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前、置镜前、退镜时的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置、退镜时,术中、苏醒期有无屏气、呛咳等情况。结果:P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γ组(P〈0.05);术中循环呼吸变化两组相似;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P组置镜呛咳例数明显少于γ组(P〈0.05);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组低于γ组(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安全的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行硬质气管镜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顺式阿曲库铵组(B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置镜(T2)、取异物(T3)、苏醒时(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屏气、呛咳、术中血氧<90%例数、喉头水肿及舌后坠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间血液动力学参数及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B组置、退镜时屏气、术中呛咳、术中屏气、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龚华渠  叶占勇  巩固 《四川医学》2012,33(2):215-217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并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作比较.方法 确诊为气道、支气管异物的患儿3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D组为右旋美托咪啶组,R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观察患儿入室时、置入气管镜前、置入气管镜后HR、MAP、RR、Sp02,观察置入退出气管镜时、术中及术后喉痉挛、屏气、呛咳等情况.结果 D组及R组患儿用药后较入室时MAP、HR明显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术中R组RR、SpO2值明显低于D组;术中D组发生喉痉挛、屏气、呛咳明显低于R组(P<0.05).苏醒时间D组较R组约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七氟醚和γ-羟基丁酸钠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探讨应用于该手术更加适合、安全有效、并且方便的麻醉手段。方法随机给予我校附属一院全麻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不同的麻醉方法.并按照主要麻醉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分成七氟醚(S组,n=27)和γ-羟基丁酸钠(γ组,n=50)2组。并比较2组术前、置镜时、术中、退镜时及术后苏醒期的BP、HR、SpO2、RR、有无屏气、呛咳,以及挑喉置镜条件好坏、苏醒时间长短、喉水肿、舌后坠、哭闹躁动、呕吐等情况。结果2组患儿入眠时间无明显差别,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喉水肿、喉痉挛、心动过缓等现象;但七氟醚组的清醒时间较γ组明显缩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呛咳及屏气、苏醒期屏气及舌后坠等并发症也明显少于γ组;另外,诱导入眠时间、置退镜时屏气、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性等方面也优于γ组。然而,七氟醚组术后哭闹或躁动的患儿明显较γ组多,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更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监测记录入室到苏醒期间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呛咳、喉痉挛、屏气、SpO2<90%、术后恶心呕吐、舌后坠、躁动的情况;记录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各时点以及组间的MAP、HR 、SpO2 及R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K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高于S组(P<0.05).K组的出入镜次数较S组多(P<0.05),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长于S组(P<0.05).结论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不良反应少,手术及麻醉恢复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海安县中医院60例ASA Ⅰ级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成丙泊酚组(P组)和γ羟基丁酸钠组(γ组).术中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并观察术中呛咳、喉痉挛、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呕吐、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顺利完成手术.P组诱导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γ组(P<0.05),两组屏气、呼吸暂停、Sp02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躁动、呕吐发生率γ组大于P组(P<0.05),术中两组麻醉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效果理想且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刘冬冬  李萌  杨义 《中原医刊》2011,(19):110-110,112
目的比较氯胺酮、地西泮和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探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住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地西泮麻醉,B组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中呛咳和屏气发生例数、术中呼吸暂停发生例数、麻醉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B组患儿术中发生呛咳和屏气、呼吸暂停例数少,麻醉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一咪达唑仑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郭建忠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893-894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50例气管异物患儿分别采用γ-羟基丁酸钠(1组,n=23)和丙泊酚醉(P组,n=25)、比较麻醉诱导和苏醒的时间、术中循环呼吸变化、术后并发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P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1组(P〈0.05);术中循环呼吸变化两组相似;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P组置镜呛咳例数明显少于1组(P〈0.05);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组低于1组(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的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呼吸道异物115例手术麻醉和术中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及围术期有关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6年间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115例的麻醉方法: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结合咽喉、气管及支气管表面麻醉方法同时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及心电图。结果:麻醉经过平稳,围术期死亡率低于1%。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选用静脉复合麻醉结合咽喉、气管及支气管表面麻醉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盼盼 《当代医学》2021,27(2):39-41
目的分析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螺旋CT冠状位平扫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本院接收的51例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螺旋CT冠状位平扫技术和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情况、检查时间、舒适度和CT影像表现。结果螺旋CT检出异物45例,支气管镜检出异物46例,诊断符合率为97.83%。行螺旋CT检查时间明显短于支气管镜检查所需时间,且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支气管镜检查(P<0.05)。结论在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中应用螺旋CT冠状位平扫技术检查可迅速获取清晰、准确的气道异物相关信息,检查效率高且安全舒适,可作为检查可疑支气管异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梁军  赵祯 《西部医学》2011,23(6):1113-1114,1116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异物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婴幼儿(83.33%),男女之比为2∶1,右侧(41.67%)略高于左侧(48.33%),以食物性异物为主(86.67%);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影像学检查对深部异物有较高的漏诊率,易造成误诊误治。12例深部异物经电子支气管镜取出,48例气管、Ⅰ级支气管异物经电子支气管镜定性定位后由硬质气管镜取出,合并的肺炎、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在异物取出后经支气管灌洗、抗感染等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深部支气管异物治疗及双侧肺段上叶开口内硬质气管镜无法窥及的死角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非金属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疑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异物位于主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14例;左主支气管7例;左右主气管内均有1例。异物中花生米碎片12例,葵花籽及西瓜子5例,蚕豆及青豆各1例,软糖和碎糖各l例,栗子、塑料帽、苹果皮、米粒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重建后图像能明确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及异物与气管壁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气管及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无创伤、定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收集本院1993年1月~2004年12月12年间359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以1~2岁年龄组最常见(67.7%);植物类异物最常见(92.3%);经小儿气管镜下取出异物者349例,行气管切开术3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救治的关键是及时明确诊断,准确选择手术时机和麻醉方法,熟练细心的技术操作,特殊异物的正确处理以及术中窒息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成琦  成钊  吴淑华  胡克非 《安徽医学》2007,28(2):116-1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不典型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支气管螺旋CT的冠扫和轴扫诊断,并与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1例患儿螺旋CT显示右侧支气管异物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例,主气管异物1例。11例患儿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其中右侧支气管花生米异物2例,西瓜子2例,左侧支气管西瓜子异物5例,葵瓜子1例,主气管异物1例完整西瓜子一枚。与螺旋CT结果一致。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在螺旋CT扫描上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喘和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首选支气管CT检查,排除有无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全面了解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制定健康管理对策,预防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3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2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的年龄段、性别、临床表现、影像观察、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 以年龄较小的儿童(小于5岁)居多;从异物种类上看,5岁以内小儿以有机异物(直径较小的坚果类植物性食物,如:瓜子、花生等)为主,6岁以上以无机异物(特殊异物,如:笔帽、图钉等)为主.治疗上以支气管镜手术为主,少数短期直径小异物可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支气管镜不易取出者需开胸取异物,极少数患者可自行咳出.建立健康管理对策,并大力宣传,可有效的预防异物发生.结论 及时诊断并确认异物位置,做好手术准备,选择正确的麻醉和手术方式,可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顺利取出率.建立健康管理对策,加强监护人看护及安全教育宣传,可减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X线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9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97例气管支气管异物,9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并对异物部位、大小、性质及胸部X线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着重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胸部X线表现的认识及对异物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赵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62-564
目的探讨对非洲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在非洲尼日尔共和国尼亚美国家医院工作期间收治的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90例的临床资料及其诊治经过。结果 81例患儿在全麻下行硬支气管镜检查并将异物成功取出,痊愈出院;1例在就诊时因窒息而死亡;两例手提脚头朝下拍打背部,咳出异物;两例麻醉后因无手术器械而放弃手术;两例插管麻醉意外死亡;两例转外科开胸手术治疗。结论非洲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因地域、国情具有特殊性,异物多为中空型玩具,呼吸困难的情况少,且症状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应用硬气管镜诊治,可代替气管导管,既可手术也可麻醉和通气、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是诊治非洲(包括我国贫困地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兔单肺通气导致的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单肺通气组(组Ⅰ)和单肺通气+姜黄素组(组Ⅱ),每组6只。于实验前七天开始灌胃给药,组Ⅰ给予对照剂,组Ⅱ给予姜黄素40mg/kg,每天早晚各一次。两组动物均气管切开插入单腔气管导管(ID:3.5mm)建立右侧单肺通气模型,采用容量通气模式(潮气量 12 mL/kg,呼吸频率40 min-1,I:E=1:2)并模拟左侧开胸手术。先双肺通气30min,再单肺通气3h,恢复双肺通气30min。监测两组兔血气及气道峰压,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取左、右肺组织观察形态学变化并评分,测定左右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并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检测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组Ⅰ相比,组Ⅱ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0.01)、双侧肺损伤评分、肺组织中NO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SOD活力升高(P<0.05)。同组内左侧肺损伤评分、NO、MDA水平高于右肺(P<0.05),SOD活力低于右肺(P<0.05).【结论】单肺通气可导致兔肺氧化应激损伤,且非通气侧肺损伤程度较通气侧肺严重;姜黄素40mg/kg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所致的双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