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中应用2~5cm的小切口暴露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暴露对23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于伤后3~12h内急诊手术。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随访6~72月,平均25月,按Amer—Lindholm法评定标准,优20例,良3例。结论急诊手术中应用小切口暴露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应用微创Kessler缝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资料,手术中采用横行小切口显露跟腱断端,Kessler缝合法经皮缝合修复断裂跟腱,35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9个月(6~24个月).评价指...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和制动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跟腱内侧小切口,显露并对合断端,使用克氏针、钢丝自制矩形框架,远离断端经皮固定,稀疏、平顺缝合断端,术后踝关节休息位有限制动。结果获得随访的39例,采用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34例(占87.18%),良5例(12.82%)。未发生术后再断裂、皮肤及肌腱坏死、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矩形框架,小切口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踝关节休息位制动是一种较好的闭合性跟腱断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腓骨长肌腱移位重建跟腱的术式,并在临床应用于20例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跳跃伤12例,砸伤4例,踏空伤及自发伤各2例。均为陈旧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1天~3个月。全部患者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完全性断裂4例,不完全性断裂16例。结果:临床应用20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随访18~24个月,无再断裂发生,无皮肤坏死等手术并发症。按照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优良率100%,跟腱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跟腱对于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合并跟腱区皮肤缺损的跟腱及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法 对跟腱断裂及跟腱断裂合并感染、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共52 例行跟腱修复合并皮肤缺损皮瓣修复,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后随访11 个月至5年, 平均2年。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14例;差6例。结论 跟腱断裂修复及皮肤缺损局部筋膜蒂皮瓣修复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应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的35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电话或复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3例;年龄15~47岁,平均31.4岁;完全断裂30例,部分断裂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3h~7日,手术均采用Krackow缝合法修补跟腱,术后踝关节跖屈位长腿前托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5~6年,平均3.9年。采用Arner-Lindholm临床疗效评定法,优3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7.14%。术后差1例为出院后在个体诊所提早拆线而致伤口感染,局部瘢痕愈合。术后无再断裂和跟腱粘连。结论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疗效肯定且Krackow缝合法操作简单,满意的疗效离不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和康复指导。但单纯Krackow缝合法不适合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自发性跟腱断裂病例,根据术中分型,Ⅰ型6例,Ⅱ型21例,Ⅲ型12例,Ⅳ型4例,Ⅰ型和Ⅱ型跟腱断裂采用Kessler法端端缝合或足跖肌腱加固缝合,Ⅲ型和Ⅳ型跟腱断裂采用翻转腓肠肌腱和足跖肌腱加固缝合。术后膝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跖屈位,石膏托外固定6周。拆除石膏托后功能锻炼。结果经随访9~24个月,采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0.7%。无切口感染,切口延期愈合2例,跟腱再断裂3例,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1例失去随访。结论自发性跟腱断裂病理基础复杂,手术治疗可探查损伤的程度和确切地修补断面,是治疗自发性跟腱断裂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结合带线锚钉改良Krackow缝合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常规跟腱内侧切口结合Krackow缝合法进行跟腱修补,B组采用微创切口结合锚钉改良Krackow缝合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均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77±10.34)mL,切口长度为(4.21±1.18)cm,手术时间为(40.56±11.45)min,住院时间为(8.69±3.18)d,愈合时间(5.28±1.16)周,且总优良率为92.50%,均优于A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切口结合带线锚钉改良Krackow缝合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1月-2015年1月间,收治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31例,经术前查体和MRI检查证实,均为新鲜完全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小切口皮下缝合方法修复跟腱手术治疗,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结果:对所有31例患者,按Arner 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25例、良6例、无感染及无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需早期手术治疗,小切口皮下缝合是一种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较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有效保护跟腱血运、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小腿及足踝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Krackow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的2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均采用Krackow缝合法,术后予踝关节跖屈位短腿前托石膏外固定,配合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8个月。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评价临床疗效,优23例,良5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按照AOFAS评分,优22例,良5例,可1例。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跟腱再次断裂、跟腱愈合不良等。[结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闭合性跟腱断裂解剖特点及断裂部位,时间观察,分析几种修复方法的疗效。方法:对于新鲜跟腱断裂我们建议行端端改良keseler缝合法加细丝线腱束缝合法,跟腱短缩小于6 cm的陈旧性断裂采用Abraham v-y缝合法,跟腱短缩大于6 cm的陈旧性断裂采用屈趾肌腱结合近端腱束缝合方法完成修复。结果:本级45例均为Ⅰ期愈合,2例发生术后跟腿断裂,1例术后发生再断裂。结论:跟腱缝合方法改良keseler缝合法加细丝线腱束缝合法简单有效、实用,是跟腱修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小切口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缝合术,小切口组则予以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时治疗效果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小切口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小切口组切口感染或皮缘坏死、延迟愈合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患者跟腱粘连、腓肠神经损伤、再断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应用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小切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情况。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台州骨伤科医院影像学证实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43例,根据富血小板血浆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小切口联合注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6ml对急性闭合性断裂的跟腱进行修复,对照组仅采用经皮微创小切口修复急性闭合性断裂的跟腱;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跟腱断裂评分(ATRS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43例病人全部得到随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RTS评分、AOFAS-AH评分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ARTS评分、AOFAS-AH评分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微创小切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能更有效的促进断裂跟腱的修复,加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吕志华 《吉林医学》2008,29(5):435-435
跟腱断裂是创伤中常见损伤,由于创伤严重或创口处理不当,术后常常引起感染,加之此处皮肤很簿,跟腱一旦造成外露,经久不愈合,引起跟腱坏死,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院自1990年-2006年6月共收治20例跟腱断裂后感染致跟腱外露,通过邻近皮瓣移位及外踝上皮瓣岛状转移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急性跟腱断裂采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治疗与Krackow缝合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保定市第二医院2005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39例,其中使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的患者16例(小切口组),使用常规切口Krackow法缝合的患者23例(常规切口组)。术后石膏固定3周,同时进行功能锻炼,随访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①术后跟腱再断裂、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切口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1%(6/23),小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小切口组Arner-Lindholm功能评分优良率[87.5%(14/16)]高于常规切口组[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后两组间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和Krackow缝合法均适用于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早期3个月内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较Krackow缝合法恢复快,术后6个月则无明显差别。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2 cm的微创切口应用Achillon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Achillon跟腱缝合器治疗2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并随访.根据术前查体和MRI检查结果,判断跟腱断裂部位,在断裂部位采用2 cm微创切口显露断端,置入Achillon吻合器夹持跟腱近侧断端,引入缝线;同法...  相似文献   

17.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22例下肢跟腱区皮肤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22例患者中,跟腱闭合断裂手术后皮肤坏死6例,跟腱开放性损伤8例,跟部外伤4例,慢性溃疡创面4例。结果:22例中20例生长良好,2例皮瓣末端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跟腱区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采用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术后6周去长腿石膏后托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术后随访1年,采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结果:13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生硬和跟腱再次断裂等发生;2例肌皮瓣皮肤发生部分坏死,行植皮术后延期愈合。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优9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67%。结论:采用腓肠肌肌腱皮瓣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能较好地恢复跟腱的功能,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季伟  李海峰  阮狄克 《北京医学》2012,34(5):361-362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7年65例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5例,发生并发症者12例,急性跟腱断裂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2例。其中跟腱再断裂3例,均给予再次手术治疗,术式为端端吻合+跖肌腱加强,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感染不愈合3例,给予再次彻底清创及换药处理或皮瓣转移后伤口愈合;皮肤坏死2例,行换药处理或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后治愈;术后跟腱粘连及踝关节僵硬4例,通过加强功能锻炼,术后6~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伤后治疗的延误、术中操作不当及跟腱本身因素等是导致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跟腱伤后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微创操作及术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跟腱延长术后切口皮肤坏死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慧敏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148-149
目的探讨避免跟腱延长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较好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间进行的104足跟腱延长术按双盲法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内外侧“Z”形跟腱延长的手术方法,另一组采取前后侧“Z”形跟腱延长的手术方法。对两组术后切口皮肤坏死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方法切口皮肤坏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后侧“Z”形跟腱延长组术后切口皮肤坏死明显少于内外侧“Z”形跟腱延长组。结论对避免跟腱延长术后切口皮肤坏死而言,前后侧“Z”形跟腱延长术明显优于内外侧“Z”形跟腱延长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