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急性缺血病灶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2006年3-10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2例TIA患者有DWI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1.6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min(OR,6.9;95%CI,3.2~23.4),运动障碍(OR,4.8;95%CI,1.9~19.2)和失语(OR,7.8;95%CI,1.9~27.9)是DWI异常的预示因素。52例有DWI异常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结论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MRP)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就诊的100例疑似TI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P诊断。对比患侧、健侧脑灌注参数指标、不同病情脑灌注参数指标,并分析MRP技术诊断效能。结果:TIA患者患侧CBF、CBV明显低于健侧,MTT、TTP明显高于健侧(P<0.05)。不同病情患者CBF、CBV、MTT、TTP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危险程度越高,CBF、CBV水平越低,MTT、TTP越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100例可疑患者中,确诊阳性病灶77例,阴性23例,MRP敏感度90.91%(70/77)、特异度82.61%(19/23)、准确性89.00%(89/100)。结论:MRP应用于TIA中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敏感度及准确性,可精准鉴别患者及病情进展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68例TIA患者,在发病24 h内进行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WI阴性组(阴性组,n=36)和DWI阳性组(阳性组,n=32)。阳性组患者在7 d内复查MRI,根据复查结果再将其分为TIA组(n=14)和脑梗死组(n=18),并测量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 ADC值)。结果阳性组不同程度血管狭窄的比率高于阴性组(50.0%比16.7%,P〈0.05);TIA组的ADC值为(635.53±32.36)×10-6 mm^2·s^-1、r ADC值为(83.56±4.11)%,高于脑梗死组患者的(489.35±56.78)×10^-6 mm^2·s^-1、(61.34±5.47)%(P〈0.05)。结论血管狭窄与DWI阳性病灶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联系,DWI阳性患者病灶中ADC值有适度下降的病灶更容易逆转恢复。MRI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出TIA患者的病变部位、损害范围等情况,可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张文华 《临床医学》2013,33(1):50-5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和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经抗血小板、抗凝、降纤对症综合治疗后未发作;6例发展为脑梗死,4例颈内动脉系脑梗死,2例椎基底动脉系脑梗死,其中1例脑干严重梗死死亡.结论 影响TIA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在TIA发作中起重要作用,对TIA患者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危险因素有效治疗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抗凝、降纤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2004-08~2005-0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58.1±12.2)岁。均符合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诊断标准[1]。1.2临床特征均为急性起病,每次发作持续时间5~180m in,其中5~10 m in 22例,10 m in~1 h 6例,>1 h 4例。反复发作24例,仅有1次发作8例。刻板发作19例,非刻板发作10例。颈内动脉系统22例,椎-基动脉系统10例。1.3病因与临床分型血流动力学型21例,微栓塞型11例,本组未见梗死型病例。1.4危险因素高血压25例,吸烟21例,运动过少20例,血脂异常17例,糖尿病15例,房颤2例。1.5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动物实验表明,短暂性的非致命的脑缺血又可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此,临床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预先的TIA对后继脑梗死是否有保护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病例来源于1998-06/2001-09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从1 006例中选择病程超过1个月者673例,按照预先是否发生同侧的TIA及其持续时间分为TIA短于20 min组,TIA 20~60 min组和无TIA组,并于病程1个月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评分,评定预后,分析预后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首次TIA与脑梗死间隔时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脑梗死患者恢复情况.②TIA发作次数与脑梗死预后关系.③首次TIA发作距脑梗死出现间期与脑梗死临床预后关系.结果脑梗死前有同侧TIA发作,且TIA<20min时、Ⅰ级预后所占比例(72%,36/50)明显多于TIA 20-60min者(54%,12/22)和无TIA者(53%,313/591),但仅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x2=6.75,P<0.01);脑梗死前同侧的TIA发作2或3次者,Ⅰ级预后比例(72%,26/36)较高,与无TIA者有显著性差异(x2=5.07,P<0.05);同侧的TIA发作与脑梗死间隔在1周内者,Ⅰ级预后比例明显高于无TIA组(x2=5.48,P<0.05).结论脑梗死前发生的同侧TIA可能产生缺血耐受现象,对后继发生的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实验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可遗留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提出脑血流量及其分布与认知活动关系密切的假说.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验证其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设计:病例一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病科,神经电生理室、核磁室。对象:选择2002—01/2003—06在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和门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例,均为男性,右利手,年龄45—78岁,平均(68.1&;#177;8.4)岁。对照组33例,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男性,均为右利手,年龄45~77岁,平均(67.8&;#177;8.6)岁。方法:应用事件相关电位、老年认知功能量表[包括定向、识记、广度、回忆1(有无联系)、长记忆、动物名、划销与计算、分类与类同、临摹、语言和回忆2(有无关系)等11项内容,根据原始分查不同年龄组的T分转换表.消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再根据受试者的教育水平查教育T’分表,消除教育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可根据T’分及百分位水平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1对两组对象进行检测评估,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事件相关电位检测结果。②老年认知功能量表检查结果。③脑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3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3例正常体检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事件相关电位检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336.2&;#177;34.2)ms,(311.3&;#177;44.2)ms,t=5.9453,P〈0.05]。②老年认知功能量表检查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广度、回忆1、长记忆、动物名,计算,回忆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9.7&;#177;11.9),(47.4&;#177;12.0)分;(54.5&;#177;14.8),(61.8&;#177;14.5)分:(61.1&;#177;78).(64.7&;#177;1.7)分;(59.4&;#177;11.0),(64.7&;#177;8.8)分;(50.0&;#177;14.7),(58.1&;#177;14.2)分;(44.6&;#177;15.4),(53.2&;#177;17.8)分.t=4.151 0-7.2928,P〈0.05~0.011。③脑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33例(94%,33/35)脑动脉有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狭窄和闭塞。其中椎动脉广泛性狭窄占54%(19/35);大脑前动脉(双侧)、中动脉(双侧)、后动脉(双侧)狭窄和闭塞的分别为40%(28/70)、59%(41/70)、47%(33/70);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双侧)狭窄和闭塞的分别为5.71%(2/35),5.71%(4/70).结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并有多种认知功能障碍,尤以记忆损害突出。②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脑动脉狭窄和闭塞,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持久的脑血流低灌注与此密切相关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常见,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脑缺血研究的深入,发现传统定义将症状持续24h为标准扩大了TIA的诊断范围,将一部分脑梗死误诊为TIA,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根据TIA新定义的观点,对TIA患者应尽早做诊断检查和开始治疗,TIA和脑梗死都是脑缺血的严重状态,须积极干预和治疗。本文综述了TIA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数据库有关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评价入选文献的质量并提取相关资料,用RevMan4.2.2软件对24 h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控制率、72 h 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控制率、治疗期间脑梗死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临床研究文献,病例总数11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尿激酶能够显著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 h内控制率(OR=7.79,95%CI 5.76~10.55,P<0.00001)、72 h 内控制率(OR=6.38,95%CI 4.64~8.77,P<0.00001),显著降低治疗期间脑梗死发生率(OR=0.12,95%CI 0.06~0.24,P<0.00001),但治疗期间尿激酶组出血发生率显著增加(OR=8.05,95%CI 2.6~24.9,P=0.0003).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次数和脑梗死发生率,但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在评价血流异常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TIA发作频率将58例临床确诊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分为单发组(12例)和频发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A和ASL成像,评价TIA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及脑灌注状况.结果 频发组发生血管狭窄合并ASL异常的患者33例(71.74%),单发组1例(8.33%).TIA频发患者血管狭窄合并ASL异常发生率高于单发患者(P<0.05).结论 血管狭窄合并灌注异常是TIA频发发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MRA与ASL联合运用,可一次完成血管狭窄及灌注异常的诊断,对确定TIA发作原因、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TIA患者120例(TIA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0名(正常组)。两组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观察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PFO)。以左心室在3个心动周期出现来自右心房的微气泡信号≥5个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结果 TIA组与正常组少量、中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能有效诊断PFO;PFO右向左分流量的大小与不明原因的TIA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的增强模式及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及再发TIA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选择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厚度>2.5 mm的61例患者进行CEUS检查,随访至少18个月,并将患者分为再发病组与未再发病组。患者18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服药依从性、二维超声及CEUS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再发病的因素按强度大小排列,分别为CEUS特征、高血压、药物依从性、高血糖及二维超声特征。结论 CEUS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灌注模式进行评估,并对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进行预测,对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预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频发组与非频发组间基底动脉管壁差异.材料与方法 将经过头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ABCD评分标准和ABCD2评分标准,测定179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AB-CD2评分法和ABCD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699。179例TIA患者中≤2分者29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零;评分为3分者22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9%;评分为4分者58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4%;评分为5分者5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2%;评分≥6分者17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65%。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组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4%、32%和65%(P<0.05)。结论ABCD2评分法的预测价值高于ABCD评分法,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肿瘤ADC值的变化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经穿刺活检证实的6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800 s/mm2.根据病理结果 将前列腺外周带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测量每个分区的ADC值,癌区与非癌区之间行ROC分析,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结果 65例前列腺癌的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分别为(1.19±0.30)×10-3 mm2/s和(1.79±0.3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4,P<0.01);ROC曲线上临界点取1.44×10-3 m2/s,诊断的敏感性达84.30%,特异性为64.00%.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347,P<0.01).结论 前列腺癌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ADC值有可能用于评价前列腺癌的分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诊断中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灌注指标与DWI ADC值的相关性,从影像学角度评估前列腺癌微循环灌注水平与癌组织增殖的关系。方法对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检查,获得双侧外周带癌区与非癌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计算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最快强化率(Rmax)和ADC值,分析DCE-MRI灌注指标与ADC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癌区和非癌区Tmax、SImax、Rmax分别为(17.13±3.33)s、(1.60±0.26)%、(9.31±2.43)%和(34.20±11.53)s、(1.20±0.18)%、(4.00±1.52)%,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7.50、13.38,P均<0.01);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分别为(0.91±0.18)×10-3mm2/s和(1.62±0.13)×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1)。前列腺癌癌区Tmax与ADC值呈正相关(r=0.53,P<0.01),SImax和Rmax与ADC值均呈负相关(r=-0.33、-0.46,P均<0.01)。结论前列腺癌DCE-MRI灌注指标与MR DWI ADC值具有相关性,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定位、定性及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动态增强MR及DW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MR平扫、增强及DWI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测量 ADC值。结果 59例共检出62个纤维腺瘤病灶,其中类圆形29个,分叶状33个;58个病灶边缘光滑;12个(12/62,19.35%)病灶于压脂T2WI 上可见低信号分隔。在动态增强图像上,2个病灶无或轻度强化,60个明显强化,其中34个(34/60,56.67%)可见低信号分隔,35个(35/60,58.33%)病灶呈离心模式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I型43个(43/62,69.35%),Ⅱ型15个(15/62,24.19%),Ⅲ型2个(2/62,3.22%),Ⅳ型2个(2/62,3.22%)。DWI上高信号病灶45个(45/62,72.58%),等信号17个(17/62,27.42%)。共测量52个病灶的ADC值,为(0.79~2.78)×10-3 mm2/s,平均ADC值为(1.67±0.38)×10-3 mm2/s,95%可信区间为(1.56~1.78)×10-3 mm2/s。结论 乳腺纤维腺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30例及对照组30例行DWI检查(b值=800 s/mm~2),测量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及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的 ADC值,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①肿瘤组织、瘤周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494±0.273)×10~(-3) mm~2/s、(1.631±0.281)×10~(-3) mm~2/s和(1.778±0.237)×10~(-3) mm~2/s.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间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以肿瘤组织平均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限(1.622×10~(-3) mm~2/s)作为诊断胰腺癌的上限阈值点,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86.67%、80.00%、84.62%、76.47%,ROC曲线下面积Az=0.800.结论 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间平均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测量ADC值对于诊断胰腺癌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