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该技术使得从假说驱动的研究方法转变为研究后产生新的假说。再没有必要提前确定将要研究的基因或基因组。取而代之,研究人员可以检验整个基因组成一实际上是几个有机物和全部与某一特殊生物过程有关基因组,可同时被辨认。反过来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做一比较,此改变同时伴随着研究术语的改变。人们不再只是简单的研究基因表达。用基因芯片,笔者现在可进行基因学研究。也就是将大量基因同时表达出来。最初,基因芯片被用于某些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生物过程的研究,如细胞周期调节或疾病的分类,如癌症。然而现在随着基因芯片的普及和研究领域的增加而致费用减低,使得基因芯片技术被应用于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当今已被用于农业研究,毒素学和食品检疫等研究领域。另外,尽管基因芯片起初是被设计基因表达的检测,现在它们被用于基因突变,蛋白质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在过去几年中,蛋白质、细胞、组织及小分子芯片相继出现,使基因芯片技术进入更广泛的研究领域。该综述意在一般性回顾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重点描述与基因有关的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同时涉及实验设计及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2.
Graves病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Graves病和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5~2000年5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确诊为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Graves病37例(69.8%),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6例(30.2%).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81.2%(13/16),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和血清中TGAb、TPOAb滴度高于单纯Graves病者.术后1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高达56%.结论对临床已确诊为Graves病而TGAb、TPOAb滴度较高者,要注意是否与桥本甲状腺炎同时合并存在.在选择外科手术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是一种衰老性疾病,虽然可能没有临床症状,但它是弥漫性血管疾病的一种表现,许多ARVD患出现肾外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ARVD是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见原因,也是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接受透析程序治疗的最常见肾病诊断之一。在这些患中,肾损害的原因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ARVD患死亡率高,尤其是那些有肾功能衰竭。本综述了相关的肾外血管疾病与ARVD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ARVD患肾功能和死亡率的影响,同时也回顾了最新的ARVD患肾功能不全的可能发病机制的有关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冠脉损伤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63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不同类型川崎病患儿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63例KD患儿中,典型KD 41例,不完全KD 22例,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19例,其中典型KD为34.15%(14/41),不完全KD为22.73%(5/22),两组患者CA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典型KD的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显著高于不完全K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WBC、中性比例、HGB、PLT、CRP、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儿童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0例白塞氏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病变,包括较少见的心肌梗塞、夹层动脉瘤,并加以分析。认为此病在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可呈多种形式,如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狭窄与闭塞、动脉瘤,亦可累及冠状血管,表现为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其心脏病变可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病等。但本质仍为全身性血管炎的一部分。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确诊主要依据白塞氏病其他临床表现,如口腔及阴部溃疡,眼及皮肤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鞍钢在职职工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及易患因素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对95912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史、吸烟、血压、糖尿病、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等数据的分析,前瞻性得出受检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分层概率。结果:冠心病1910例(占1.99%)、脑血管病607例(占0.63%)、吸烟19453例(占20.28%)、糖尿病788例(占0.82%)、高血压31698例(占33.05%)、高脂血症8347例(占8.70%)、体重超重55462例(占57.83%)、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3.5者10487例(占10.93%);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概率多分布于极低危(68.14%)和低危(5.75%),中危(0.87%)占很小的比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概率多分布于高危(44.23%)、中危(23.21%)和极高危(10.51%),无低危和极低危。结论:鞍钢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大健康知识宣教力度,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1禽流感疫情 2006年6月1日,丹麦Funen县Tommerup的一家孵卵所的鸡、鸭子和鹅群中暴发了一场低致病性禽流感。该疾病是由丹麦兽医和食品研究所通过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确诊的。  相似文献   

8.
牙周疾病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周疾病是由菌斑微生物所引起的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龈炎(仅侵犯牙龈组织)和牙周炎(侵犯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多种组织),牙龈出现炎症,牙周炎时还表现为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后可导致丧牙.  相似文献   

9.
101例儿童川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住院确诊的101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患儿中男79例,女22例,比例为3.59∶1;5岁以下儿童多见,占89.11%;发病全年散发,以3~4月份最多。口唇潮红皲裂是仅次于发热的重要临床表现;卡斑红的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9.70%,心脏损伤不限于冠状动脉,还见于心肌、心内膜和心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效率为91.09%。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应用IVIG对川崎病治疗及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15%,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1.65%,孕产妇病死率为0.01%。围生儿病死率为34.78%。结论: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普遍进行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及不恰当的扩溶治疗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应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适时终止妊娠。当一般治疗不能改善临床症状时,应果断终止妊娠,以挽救产妇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