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海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7,21(6):724-724,726
目的:探讨系统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清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肺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按Naruke肺淋巴结分布图对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除。结果:30例手术患者中心型肺癌19例,周围型11例;鳞状细胞癌12例,腺癌10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1例。清除淋巴结170组,阳性94组(55.3%)。其中病理证实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76.6%)。结论:系统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除在肺癌根治手术中具有降低术后转移率,提高生存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但皮肤转移罕见。我科于1992年收治此种病人3例,现报告如下。例1 男性,50岁,哈萨克族。因咳嗽、痰血、声音嘶哑入院。体检:左锁骨上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左前及左后胸壁可触及6~7个蚕豆大小皮下结节,质硬,活动差。入院胸片示左肺上野纵隔旁有一团块影,边缘毛糙。纤支镜检查可见隆突增宽变形,左上叶开口处可见乳突状新生物,刷检见未分化小细胞癌。胸壁皮肤结节活检亦报告为未分化小细胞癌。诊断为肺癌合并皮肤转移。经全身化疗后1周皮  相似文献   

3.
肺癌伴肥大性骨关节病10例 X 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0~68岁,平均53.5岁。8例行肺叶切除术;1例经支气管镜取活体组织检查确诊;1例取右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活检诊为肺腺癌转移。病理诊断鳞癌5例,腺癌4例,未分癌1例。周围肺癌6例,中心型肺癌4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6 7岁1999年 3月 18日因刺激性咳嗽伴痰中带血 0 5a入院。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颈静脉及胸壁静脉怒张 ,颜面及头额部水肿阳性。右上肺野叩诊浊音 ,听诊呼吸音弱。胸CT片示 :右肺门不规则块影 ,边缘见小毛刺征 ,其内密度不均 ,呈分叶状。右肺上叶不张 ,肿块约 4cm× 6cm× 3 5cm。气管前、上腔静脉后方隆突下及右肺门见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示 :右肺上叶支气管新生物完全堵塞管口 ,表面糜烂 ,出血。胸部CT诊断 :右肺中心型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伴上腔静脉压迫梗阻。病理诊断 :鳞状细胞癌。术中所见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肺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概率,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327例行完全性切除的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淋巴结是否存在跳跃性转移将327例患者分为跳跃转移阳性和阴性2组,对2组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概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27例患者中有跳跃性转移112例,发生率为34.25%(112/327)。右肺上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41.03%(32/78),右肺中下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29.66%(35/118),左肺上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46.58%(34/73);左肺下叶癌跳跃转移发生率为18.97%(11/58)。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概率较高,尤其左肺上叶癌发生跳跃转移的概率最高,认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是必需的,尤其对于左肺上叶癌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肺癌合并高钙血症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男性,72岁,汉族。1998年1月12日因“咳嗽、胸闷、气短1个月”收住内科。入院后,X线胸片示:左肺中央型肺癌,左肺上叶不张;CT示:左肺肿瘤,隆突下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气管镜示:隆突增宽,左上叶口有草莓样肿物生长,管腔完全阻塞。活检病理报告:低分化鳞  相似文献   

7.
王丹  张虎 《中国厂矿医学》1999,12(2):136-137
肺癌是否停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原发性肺癌病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CT与病理村服分析。以了解CT对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22例均选自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0月根治手术的肺癌病人.摘除纵隔及肺门淋巴结76组、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32岁~68岁,平均年龄50.5岁。腺癌6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1例.腺鳞癌4例。2.方法攸用美国产98川op卜kLF机.扫描山肺尖至横流连续扫描,层厚1()n。n。,层距1()nlm。以淋巴结直径大于1门。…  相似文献   

8.
吕斌  张维  陶磊 《安徽医学》2002,23(3):27-28
目的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2月~2001年7月27例肺癌手术切除的患者,术中同时行同侧纵隔淋巴结广泛廓清术,所取淋巴结分别分组、标记、固定,然后石蜡包埋,切片镜下观察.结果本组共廓清纵隔淋巴结172组,其中42组病理证实有癌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4.4%.分布为肺上叶肿瘤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2.4%,其上纵隔、下纵隔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7.4%、15.2%和27.3%;肺下(中)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8.8%,其上纵隔、下纵隔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18.9%、18.8%和37.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在施行肺癌根治切除术时,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应加同侧纵隔淋巴结的广泛廓清,才有利于增加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廓清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肺癌完全性切除,并根据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结果:全组N2转移率22.9%,两组以上N2转移13例,占N2转移的52%。肿瘤不同大小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33.3%和34.0%。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跳跃性N2共12例,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纵隔的转移规律,因此,除T1期高分化鳞癌外,其余分期及类型NSCLC均应行系统性同侧纵隔淋巴结(N2)廓清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模式.方法 通过对68例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临床资料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肿瘤位于肺上叶,50.0%发生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33.3%发生隆凸下淋巴结转移;腺癌、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2.4%和14.3%(P =0.018),腺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鳞癌的1.73倍(OR值为1.73);淋巴结转移同瘤体大小密切相关,瘤体最大直径在1.0 cm以下、无纵膈淋巴结转移和无胸膜受侵,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尤为显著(P<0.01).讨论 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应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选择性区域纵膈淋巴结清扫,精准合理的纵隔淋巴结清扫可提高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现将经上级医院支气管镜及手术证实的130例肺癌患者的胸部平电做以分析。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83至1993年130例肺病例。其中中心型肺癌90例,周围型肺癌37例,纵隔型肺癌2例;肺泡癌1例.现就中心型、周围型肺癌的X钱表现列表如下:一、中心型肺癌gO例X线表现肺门增大增浓42例.阻塞性肺炎39例,肺不张65例.阻塞性肺气肿3例.合并胸积腔积液6例,纵隔成肺门淋巴结转移13例,肺内转移5例。二、周围型肺癌37例,X线征象:有密度、较高、轮廓清、分叶与凹陷、短细与长毛刺、兔耳征、空洞。讨论上述资料表明中心…  相似文献   

12.
黎瀚  邱悦 《中外医疗》2011,30(21):99-99
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位于肺门附近,是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部恶性肿瘤。中心性肺癌的手术切除难度较大,选择手术只能做全肺切除术,患者通常难以承受,并且由于中心型肺癌病程多较晚,局部外侵,纵隔淋巴结转移等原因,手术效果不尽理想,且容易发生骨转移。笔者以1例应用人工血管移植及支气管成形技术探讨了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42例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CT征象并进行分析。结果 1.发病部位:中央型30例(左肺20例,右肺10例),周围型12例(左肺6例,右肺6例)。中央型和周围型神经内分泌癌在发病部位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86,P=0.086)。2.影像学特征,肺内神经内分泌癌多呈分叶状,密度可以均匀或不均匀,气管阻塞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淋巴结转移常见。肺内周围型神经内分泌癌与中央型神经内分泌癌在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大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P=0.0008)及小细胞肺癌和类癌(P=0.0023)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内神经内分泌癌以中央型多见,多呈分叶状,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51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清除的2535枚淋巴结(LN)中,434枚(17.1%)发生转移。第1l、10、8、7、6、4、2组淋巴结转移率(LNR)均较高,第9、5、3、1组LNR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期患者LNR较低。中央型肺癌LNR(50.5%)较周围型(27.1%)高(P<0.01)。上叶肺鳞状细胞癌纵隔LNR较下(中)叶高。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易发生上纵隔组转移;原发病灶位于肺下叶者除下纵隔组外,亦可出现上纵隔组转移。跳跃性纵隔LNR为19.5%。结论: 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有关,且伴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中对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应重点清扫上纵隔组LN和下纵隔第7组LN;对下(中)叶者,除下纵隔组LN外,也应清扫上纵隔组LN。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5岁,因"右上肺癌综合治疗后3年"返院复查。患者于2009年9月1日因"咳嗽气促10余天,加重2天"入住我院胸外科。入院诊断为:右上肺肿物,考虑恶性可能性大。入院后完善检查,9月3日PET/CT提示右肺上叶肿块,纵隔内气管前、隆突下、肺门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考虑为右上肺周围型肺癌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9月4日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右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舞钢职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肺门淋巴结清扫加肺切除术,治疗组给予系统性纵膈淋巴清扫加肺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以及转移率等。结果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1.27%,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9.27%;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1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2 a发生脑转移,1例全肺切除患者1 a后复发支气管残端癌,转移至隆突,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3例患者出现对侧肺转移与肝转移。治疗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同侧胸膜转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转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用临床细胞学检查发现6例早期癌:隐性肺癌3例、胃癌1例、结肠癌1例、肾盂癌1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60岁。痰涂片中连续发现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细胞。在两个月后CT检查见肺下叶有阴影。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右下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直径小于2cm,未见淋巴结转移,属隐性肺癌。患者术后7年健在。  相似文献   

18.
陈伟坚  杨宁 《微创医学》2004,23(5):626-627
我院胸外科于1995年2月至2004年2月间施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12例,术后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9例,女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病变均为中心型肺癌,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1例.肺癌位于右肺上叶9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例.分期:T2N2M0 6例,T2N1M0 3例,T3N1M0 2例,T3N0M0 1例.本组病例术前常规胸片、胸部CT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5-1996年在肺癌病人中应用静脉复合麻醉行肺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45-62岁,平均50.7岁。左肺中心型肺癌2例,左肺上叶癌2例,右肺上叶癌1例,右肺下叶癌1例,右肺中心型肺癌1例。左肺上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4例,右肺上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1例,右肺下叶切除加气管、支气管成型术2例。7例术前有心电图异常3例。麻醉选用硫喷妥钠、安定、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插入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仔细调整支气管导管位置,使患侧肺完全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外科治疗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2月,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对198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将淋巴结行病理切片,HE染色明确是否有癌转移.结果 清除淋巴结993组,转移113组,其中第10站、第11站共淋巴结转移43组,纵膈淋巴结中转移70组.纵膈淋巴结转移中第7站淋巴结出现转移24例,第4站淋巴结出现转移11例,第3站淋巴结出现转移9例,第5站淋巴结出现转移7例,第6站淋巴结出现转移7例,第8、9站淋巴结出现转移各2例.同时有第7站和其他站淋巴结转移者共19例.结论 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上纵膈淋巴结和隆凸下淋巴结在肺癌中转移几率大,为提高生存率,无论上叶癌还是下叶癌手术均必须清扫上纵膈淋巴结和隆凸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