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甘油—加压素 硝酸甘油是强效静脉扩张剂,对动脉也有轻微扩张作用,在输注加压素时给予硝酸甘油可以抵消加压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同时它可以降低由加压素诱导的高门静脉阻力,从而增强加压素使门脉压减低的效果。从硝酸甘油和加压素联合应用的两细临床对比试验结果来看,是令人鼓舞的。若能证实,这种联合用药可以成为治疗严重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疗法。在加压素—硝酸甘油的研究中,亚硝酸甘油由静脉给药或舌下给予,其剂量要调整好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由于硝酸甘油从皮肤吸收不可靠,故经皮肤给药方法已有疑问。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42-4843
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0例。大剂量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万U/BID,连续应用7d;而常规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BID,连续应用7d。两组患者在给药前和治疗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C);检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大剂量乌司他丁组PT、DD和FIB明显下降,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PLC计数比较,大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二组患者肝肾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对脓毒症导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临床,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对中重症铜绿假单胞菌患者的疗效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年龄18~60岁的中重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判断需要给予美罗培南连续治疗的51例患者,获得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三组:大剂量30min输注治疗组(A组)、大剂量3h输注治疗组(B组)和小剂量3h输注治疗组(C组),每组各17例患者,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首要疗效标准为给药72h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次要疗效标准包括抗生素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事件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72h后,白细胞计数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温下降幅度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当天,B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统1.0g剂量时,持续输注3h给药方式对体温的控制、临床治疗疗效以及细菌清除方面优于持续输注30min给药方式;而每8h应用美罗培南0.5g持续输注3h与每8h应用美罗培南1.0g持续输注30min相比具有非劣效性。  相似文献   

4.
2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新型手术.通过对受体进行直接、持续性给药,可明显降低镇痛药剂量,大幅提高镇痛效果,且明显减低药物不良反应.介绍了对2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术前着重做好疼痛评估、筛选实验和镇痛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症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监测与处理,做好镇痛泵护理.2例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下降≥5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30例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缓解期ALL患者进行HD-MTX连续24 h静脉输注,于第36小时四氢叶酸钙(CF)解救,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对症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治疗,达完全缓解(CCR)。结论:HD-MTX治疗ALL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不同用药时间在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将单次剂量为1 g的美罗培南溶于50 ml生理盐水以微量泵输注治疗,泵注时间为30 min,每8小时1次;B组延长输注时间并缩短用药间隔(单次剂量750 mg),输注时间改为60 min,每6小时1次;两组日用药剂量均为3 g。结果两组患者中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罗培南在保证给药剂量不变的前提下,缩短用药间隔和延长输注时间能提高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萍兰  李萍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66-1368
目的:通过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IVGG)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不良反应,探讨输注过程中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接受治疗的78例患儿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寒战10例,高热8例,全身皮疹4例,胸闷气急6例,头痛头昏2例。结论: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质,掌握正确的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输注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是避免、减少并发症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指标监测指导下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肝素抗凝效果.方法:将105例DIC评分≥3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栓弹力图(TEG)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和安慰剂组.TEG组与APTT组于入院当天给予肝素连续输注,TEG组根据R值调整肝素输注剂量,APTT组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因,至今仍无特效治疗药物。脓毒症患者常存在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C治疗可以清除脓毒症时产生的活性氧,抑制活性氧对蛋白质、脂质及DNA的氧化损伤,同时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免疫支持、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血流的作用。静脉注射高剂量维生素C可能是脓毒症潜在的有效辅助疗法。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维生素C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有效性、安全性、不良反应、使用剂量、联合治疗以及目前已经开展的临床试验,为静脉注射高剂量维生素C应用于脓毒症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输注维生素C对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CBM、CNKI电子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8月以来关于维生素C治疗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患者318例。Meta分析结果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82,95%CI(0.48,1.38),Z= 0.76,P= 0.45]。漏斗图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静脉输注维生素C不能改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式下的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本院要求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试验组采用小背景剂量大追加剂量的给药方式即8-2-20-8给药方式:给予首剂8 mL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后按2 mL/h混合液的速度持续输注背景剂量;另外,每20 min快速注入8 mL混合液.对照组采用大背景剂量小追加剂量的给药方式即86-20-3的给药方式:给予首剂8 mL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后按6 mL/h混合液的速度持续输注背景剂量;另外,每20 min快速注入3 mL混合液.两组分别于行无痛分娩前及第二产程评估疼痛评分(VAS评分),记录第二产程时长,测定婴儿乳酸值.[结果]两组产妇行无痛分娩前及第二产程的VAS评分、婴儿乳酸值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大背景剂量小追加剂量的给药方式比较,小背景剂量大追加剂量的给药方式可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长,且对婴儿无明显不良影响;是比较适合初产妇分娩镇痛时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血小板受体CD62P表达情况以及替格瑞洛的抗炎作用及其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32只,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组(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低剂量给药组(low dose, LD):给药剂量为10 mg/kg、高剂量给药组(high dose, HD):给药剂量为50 mg/kg, 每组8只。假手术组大鼠仅进行开关腹并剥离盲肠处理, 脓毒症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采用CLP法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 给药组分别按照10 mg/kg及50 mg/kg用量进行替格瑞洛灌胃给药, 假手术组及脓毒症组则按照1 mL/kg进行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分别于手术前12 h及手术后12 h两次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各组大鼠造模后24 h经腹主动脉取血并采集病理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血小板表面受体CD62P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6、TNF-α水平;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LDH水平;并检测转氨酶、肌酐、白细胞水平;对心肌组织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最近德国学者报道了在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剂量亚硒酸钠进行辅助治疗可降低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脓毒症的发生与氧自由基增加及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有关,于是他们认为应用大剂量的抗氧化剂(亚硒酸钠)可以改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由德国11家医院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协作完成。该研究共纳入249例确诊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m(APACHEⅢ)评分〉70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万古霉素的最佳给药方式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总结万古霉素持续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CoI)与间歇输注(Intermittent Infusion,InI)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成年患者的疗效差异。通过对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了万古霉素持续输注和间歇输注的随机化临床试验(RCTs)和观察性研究文献,比较评估两种给药方式的病死率、临床治愈率、不良反应和血中药物暴露量[间歇输注时  相似文献   

15.
王新莉 《天津护理》2009,17(1):59-60
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检索各国研究资料发现,给药错误的发生率达17%-23%。其中的错误共分9种,如错误的药物、错误的剂量、错误的给药途径等等。其中包含了错误的静脉用药方法。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有19万人死于吃错药。如何用药?用多少药?如何尽可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合理用药?这是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不同保存方式的机采血小板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后需要进行大剂量的化疗,以杀灭体内大量的原始细胞而达到临床缓解的目的,伴随着大剂量的化疗,患者常伴有白细胞减少、发热、出血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一直为十分棘手的问题.随着成分输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机采血小板因含有较高浓度的血小板(每单位治疗量含血小板>2.5×1011)而成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治疗方法.我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分别输注常温保存机采血小板和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并对输注两种不同保存的血小板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不同输注法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临床医学》2007,27(4):63-64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能力受损,出现脑充血和颅内高压,极易产生脑缺氧。异丙酚可有效维持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脑氧供需的平衡,降低脑氧代谢,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旧。。靶控输注(TCI)是药代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机相结合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给药技术,能很好地实现静脉用药个体化,减少并发症,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选择重型颅脑手术患者,利用异丙酚靶控输注与首负荷剂量加恒速输注对脑氧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选择我院5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和试验组(大剂量氯吡格雷),评估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前、用药后12h及24h后,试验组血小板聚集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应用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显著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群体药代、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为斗受体激动药.其N-酰基端含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进行不饱和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及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的影响,在血管外分布广泛,稳态时分布容积远小于其他阿片类药,持续输注后半衰期(context sensitive half time)不受输注时间长短的影响,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作用持续时间短和可控性好等特点,是理想的静脉麻醉靶控输注药物。但临床研究发现瑞芬太尼有呼吸抑制、肌肉僵硬、血压过低、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并具有潜在的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给药速度和方法对其麻醉效能及副作用有明显影响.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凯时三种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芳  廖润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21-4621
目的 分析凯时(前列地尔注射液)临床常用的3种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03-2010-12采用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整理,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中,凯时从输注0.9%氯化钠溶液输液器的侧壶中加入,快速滴完的给药方法引起的不良反应最低.结论 前列地尔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故临床上应加强监测患者用药情况,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