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在诊断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病理证实的9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特点。结果 90例胃间质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良性26例,潜在恶性29例,恶性35例。肿瘤大小不一,良性或潜在恶性者偏小,直径多小于5cm,恶性者偏大,直径多大于5cm。平扫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密度,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者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而恶性者实性部分多呈明显强化。90例胃间质瘤患者中良性肿瘤边界均清楚,而恶性肿瘤中6例边界清晰,43例边界不清。结论胃间质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cm和4.3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结果本组中胃间质瘤7例,小肠间质瘤16例,结肠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1例,难以确定部位者5例。31例中良性3例,交界性6例,恶性22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实性者6例,不均匀实性者14例,囊实性混合者11例,有2例有钙化灶。增强扫描有3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内有斑点状变性坏死灶;25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区。3例良性者为均匀类圆形实性肿块,直径<5cm。交界性与恶性者形态、大小、密度等无明显差别,肿瘤直径均>5cm。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肿块,定位准确,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螺旋CT扫描.结果:13例GIST发生在胃10例,十二指肠1例,肠系膜2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8例;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良性GIST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评价CT和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结果:16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9例,空肠3例,回肠、食管、直肠及后腹膜各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10例。CT和MRI表现:粘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者强化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者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结构侵犯。结论:CT和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血管造影三维重建(3D-CTA)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3D-CTA表现。结果:11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2例和良性1例;肿瘤起源于空肠3例、回肠7例和十二指肠1例。CT平扫示良性间质瘤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均呈明显增强,良性者较均匀,恶性者不均匀,静脉期示肿瘤仍有明显增强;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结论: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3D-CTA能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并有利于肿瘤定位。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3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生长方式、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腹水等征象)。结果23例均为单发,16例良性、7例恶性;病变位于胃11例,小肠8例,结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0.8~15.9cm,平均7.3cm大小。1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均匀性强化12例,11例不均匀强化。腹水2例,肝转移2例,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为胃肠道壁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多比较小,圆形,边缘光整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轻度强化。恶性GIST常见腹水、肝内转移灶、分叶状肿块、中心液化坏死及不均匀明显强化等征象。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21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5例,回肠4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者8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呈高,等,低混杂密度者1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10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数小囊状坏死者5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6例,21例GIST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4例,肿块直径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0例肿块内有坏死,5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检查对于GIST的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亦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32例肿瘤均为单发,良性5例,潜在恶性10例,恶性17例。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性肿块,形态类圆形或不规则,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者强化均匀,边界清楚,恶性及潜在恶性者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结构侵犯。结论 CT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指导制订治疗方案、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相应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总结病灶特点,并与既往PET/CT报告及病理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8例间质瘤,原发瘤灶均为单发,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10例,3例良性病变PET显像均为阴性表现,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15例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核素异常浓聚灶,CT表现3例良性间质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影,潜在恶性及恶性间质瘤CT表现不一,多数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区,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少部分病灶内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大部分病例可准确定位、定性诊断,少数病例定位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不明确。结论PET/CT在对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鉴别间质瘤良、恶性,且一次扫描可判断肿瘤有无转移,但对于间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上还有一定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春生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0):1053-105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的特点。结果良性9例,恶性16例。胃部18例,食管1例,空肠4例,回肠2例,均为单发病灶。CT表现:(1)平扫,表现为圆或类圆形肿块影,9例良性肿块,8例边界清晰,16例恶性中11例边界不清,7例边缘呈分叶状,2例可见小钙化。(2)增强,25例肿瘤实质可见强化,以动脉期强化明显,但静脉期强化范围较动脉期广,其中15例肿块边缘模糊。结论螺旋CT是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平扫结合增强检查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CT表现及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 IST患者CT资料。结果117例患者共118个间质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胃56例,小肠40例,食管6例,结直肠6例,肠系膜3例,后腹膜2例,来源不明5例。肿瘤大小1.7~18 cm。<5 cm者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5 cm者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小片或大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内伴发气体者17例,伴有钙化13例,12例伴有转移。随访37例,23例发生复发和/或肝转移。结论CT检查在G IST诊断及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CT对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均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其中11列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3例中发病部位位于空肠者6例;良性间质肿瘤5例,恶性间质肿瘤8例;4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钡餐造影表现为黏膜皱襞变平或破坏12/(12/13)例,肠腔偏侧性狭窄7(7/13)例,肿块内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4(4/13)例,CT表现为腔外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10(10/11)例,肿块内出现明显的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6(6/11)例,增强扫描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强化。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沿小肠长轴发展的偏侧性肠腔狭窄、伴有多发性溃疡或(和)不规则腔外肿块内有多处低密度征象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5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肿块直径<5.0cm者3例,直径≥5.0cm者7例。呈类圆形2例,呈多分叶状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4例,低度恶性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表现有一定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并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钡餐造影和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和CT表现,其中经数字化胃肠钡餐造影15例,多层螺旋CT检查16例。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部16例,小肠14例,直肠1例。恶性20例,良性10例,交界性1例。良性肿块直径均小于5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cm17例(17/20),小于5cm3例(3/20)。钡餐造影表现为胃肠黏膜皱襞推压变平或破坏13例(13/15),偏侧性充盈缺损或肠壁不清、缺失、肠腔狭窄14例(14/15),病变区可见溃疡形成,位于腔外或部分腔外6例(6/15)。CT均可见软组织块影(16例),位于腔内或腔外,呈圆形或分叶、不规则形。良性密度均匀,呈均匀性强化,恶性密度大部分欠均匀,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11例,明显不均匀强化,胃间质瘤肿块内可见钙化影5例。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偏侧性腔壁不清或缺失以及肠腔狭窄,黏膜皱襞推压变平或消失,肿块内的钙化及腔外钡斑或溃疡是其诊断重要的征象,CT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